FM365網站的隕落是互聯網界廣為談論的事情。FM365在1999年初誕生在我們軟件事業部,作為副總,我自然是很清楚它的來歷。到了2002年,FM365就全部交給我分管,所以,我也很清楚它的隕落。
和業界猜想的相反,FM365網站的隕落主要來自于聯想的互聯網藍圖非常宏觀,一個門戶網站還滿足不了它的胃口,它要做更大的互聯網。而在做大的過程中,它遇到了AOL(美國在線),而正是與AOL合作中的種種問題,才導致聯想互聯網業務的徹底失敗。
2000年初,FM365還沒有隆重推出的時候,聯想就在考慮一件事情:怎么才能夠做一個最領先的互聯網業務。當時,全球的互聯網領袖不多,其中一個是微軟的MSN,另外一個是AOL。而YAHOO由于和方正結盟,所以不在考慮之列。
和兩家開始談判的過程中,AOL卻顯示了真正老大的地位:吞并了時代華納。AOL-時代華納模式當時被認為最好的模式,因此,也就堅定了聯想和AOL結盟的決心。
聯想和AOL的談判是艱苦的,這種艱苦來自于雙方做事的方式、思維方式等等的區別。而在談判的同時,FM365隆重推出(2000年4月18日),并在2001年初進入中國門戶前五名。
與FM365同時啟動的還有一塊業務,就是聯想的ISP業務,聯想在這塊的投入不亞于FM365網站。聯想的ISP業務是和中國電信全面合作,在全國實現163賬號的接入和漫游。連電信自己也沒有做到這一點,而聯想做到了。在聯想電腦中預置一年的免費上網服務,上網后,進入FM365網站。一年免費的上網到期后,由聯想提供續費,從而開始了ISP的業務。與此同時,FM365作為水平的門戶,所有頻道再做成垂直門戶,這樣,就構成了聯想互聯網業務的藍圖:三點一線(上網服務+水平門戶+垂直門戶)。所以,大家看贏時通、看新東方、看北大附中網校等等,都是這些垂直門戶的組成部分。
這樣一個“三點一線”的藍圖和AOL是不謀而合的。AOL就是以“上網接入”方式,提供內容增值的模式。用戶會按月付費的模式得到一個賬號,利用該賬號從專用的客戶端上網,客戶端中集成了AOL提供的所有服務:新聞/娛樂/教育/財經/視頻等、搜索、郵件、聊天室、IM(及時通訊)、新聞組等等,整個就囊括了現在的SNS系統。當然,你也可以訪問別的網站等等。
這個模式到現在看都似乎天衣無縫,在那個時候自然更是無可非議的。所以,在2001年互聯網世界大蕭條的時候,聯想加緊了和AOL的談判,雙方終于在2001年6月初隆重發布合作框架:雙方各投資一億美金,成立合資公司,大做互聯網!
所以,業界盛傳的聯想放棄了FM365和互聯網業務的說法是欠妥的。相反,在互聯網大蕭條的時候,聯想是大大追加了投資,以實現其宏偉的互聯網夢想。
但是,合資公司出現了致命的問題。核心的問題是:AOL要求的許可費高到了合資公司永遠都無法賺錢的程度!而正是這些問題才導致了聯想互聯網戰略的真正失敗。
相關背景介紹:
2000年4月,FM365誕生,其后,聯想又與AOL聯姻,宣布入巨資共同經營FM365網站。在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后,FM365先后經歷了裁員、轉型,依舊無法扭轉困厄局面。在2003年底,其域名www.FM365.com甚至“易幟”。業內認為,這是由于域名注冊到期忽略續簽而被香港一公司購下,成為一個包含五花八門內容的書簽網站,一時間業界沸沸揚揚,致使聯想方面大感被動。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