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
“我(當時)都建議他別做手機,哈哈哈……”
這是網易CEO丁磊在今年烏鎮互聯網大會接受采訪時,談到好友劉作虎時說的一句話。
手機行業近幾年成為國內各個廠商激烈廝殺的戰場,特別是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首次超過了功能機銷量,互聯網模式風起云涌,傳統廠商紛紛投身線上,開拓疆土。以線上銷售起家的小米成了眾家效仿的對象,在互聯網手機最高峰,深圳至少有1000家注冊手機企業,而如今大多已經不見蹤影。一個個新品牌誕生的同時,帶來了殘酷的紅海,努比亞、小米、榮耀……少數依舊存活的品牌中,也包括了丁磊“建議別做手機”的劉作虎和他創始的一加。
然而,與其他存活的品牌不同的是,劉作虎帶領的一加,三年來幾乎一路在其他品牌所奔走的方向中獨行著自己的路。并在12月17日,迎來了成立三周年的紀念。
獨行:以產品為核心不追求性價比
低價、高性價比、機海戰術、無品牌溢價……這些都是互聯網手機約定俗成的核心教義了,但一加雖然也投身于互聯網手機大潮當中,但是并沒有順著這樣的商業邏輯走下去。
一加的第一臺手機OnePlus 1,售價1999.99;OnePlus 2售價1999;OnePlus 3售價2499;最近剛剛發布的OnePlus 3T,2699起步。都不能算是低價,然而從OnePlus 1開始,剛剛成立的一加,便以自己產品在手機行業的洪流中存活了下來。
今年發售的OnePlus 3,盡管有所準備才正式發布,但直到半年之后,OnePlus 3 一直處于脫銷的狀態,每一次開放售賣,都迅速在官網、電商渠道上瞬間售罄。
一加不走機海戰術,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個點上,劉作虎說,“毫無疑問,買一加就是買旗艦”。今年發布的OnePlus 3,直接引領了安卓手機進入6+ 64G的大內存時代,剛剛發布的OnePlus 3T更是將CPU升級至目前最高的高通821,配合最高6+128G的容量。無論OnePlus 3還是3T,劉作虎表示,至少兩年內都不會在配置上過時。
不僅配置上問鼎,在做工上,一加也極盡苛刻的要求。對顏色、對材質、對厚度、對設計的一次次試驗,每一代一加的產品面世,都會帶給人驚艷。OnePlus 1的懸浮屏還有Babyskin手感;OnePlus 2可拆卸的多材質多主題后蓋;OnePlus 3的全金屬機身細膩手感,還有首創無需按壓的指紋home鍵,在iPhone 7上面也出現了相似的設計。因此,不少人對劉作虎和一加對用戶體驗的敏銳直覺和敢于開創的勇氣感到深深的折服。
并不低廉的售價,卻因為優異的配置與做工,以及由此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的信任,逐漸轉化為品牌溢價,使得一加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眼中相當具備性價比的產品;性價比并不是一加所追求的,產品本身才是一加去關注的,不過隨著產品品質的提升,“意外”地具備了性價比。
這或許是從一加身上,能夠讓行業發現另外提升性價比的方向:不需依賴降低價格,提高產品品質,一樣能具備性價比。
獨行:天生國際化直面全球市場
無論是如今風華正茂的小米還是華為,都是在國內取得市場之后,再向海外進行拓展。然而相比這種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一加則是另一番的思路。
一加從建立之初,就天生注入了國際化的基因,整個創業團隊誕生時,就擁有來自19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員工,被美國著名科技產品測評家Walt Mossberg (業內人稱“莫博士”)稱為“最有硅谷味的中國公司。”一加從第一代產品OnePlus 1就以“旗艦殺手”這樣大膽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并一直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如今,一加已經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地區,在歐洲、美洲、印度等地更是成為高端手機的代表,每一次產品發售,都引發了用戶如同搶購蘋果手機一般的排隊熱潮。
例如在諾基亞的故鄉芬蘭,當地人對諾基亞有著很深的感情,但這個保守的國度卻為一加敞開了胸懷。一加與芬蘭電信運營商ELISA合作,OnePlus 3連續3個月銷售渠道排名第一。
而在印度,不少中國品牌鑒于印度的消費能力較弱,都以低端產品進入,但一加仍然以高端旗艦機的定位來到印度市場。事實證明,一加非但沒有在印度遇冷,反而受到熱捧,進入印度僅僅一年便殺入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前三,印度成為一加增長最快的海外市場。最近在印度正式發售的OnePlus 3T,20萬用戶同時線上購買,不到1分鐘便已售罄。
對海外用戶來講,或許談到中國品牌,會聯想到華為、小米,但一加在他們心目中,已經是一個國際品牌,并不僅僅屬于中國。一加的海外路線都在說明,國產品牌國際化的道路,并不一定需要先在國內尋求市場,天生國際化的中國品牌,只要品質上不將就,一樣有機會在國際上獲得認可。
獨行的人,不代表背離
沒有誰敢說,中國的手機行業往哪個方向走就是絕對正確的,因此在當中獨行的人,并不代表著背離了一切。只是在人群中獨行的人,總會有許多彷徨與不安,沒有堅定的信念與勇氣,還有與之匹配的能力,很難一直走下去。劉作虎和他創辦的一加,正在用他們的三周年,一點點地跟行業證明著自己一直堅持的方向。
今年的手機行業也正在漸漸出現轉型,向著高端制造業“以產品為核心競爭力”的路線轉變,或許劉作虎的一加無法復制,但他獨行所堅持出來的方向,是原本這個行業應該走的方向,還是因為他的堅持而影響了整個行業的潮流呢?
不管如何,至少目前行業從紅海中出現一線轉機,相信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