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去年至今,在內容行當,中國互聯網誕生的最大變量,莫過于由短視頻和直播兩個風*織的移動視頻的迅猛崛起:在短暫的一年光景,新的內容形式,組織樣態和商業模式的頻繁涌現,無一不在標志中國“移動視頻時代”的真正來臨——要知道,以“時代”作為后綴的最大意涵,是因為移動視頻并未局限于幾個產品僅僅依靠“勢能”爆發(過去一年曇花一現的產品不在少數),而是直接推動了整個信息傳播產業的集體躍遷。
也同樣在短短一年,移動視頻產業鏈被飛速而高效地縫合:專業人士和機構的陸續入場;MCN模式被大量復制;頭部玩家的馬太效應日趨明顯;粗制濫造者逐漸被驅逐出主舞臺,優質內容的稀缺價值慢慢浮現;緊隨消費升級而來的垂直類內容的依次井噴……變化之快令旁觀者眼花繚亂。
嗯,在剛剛結束的由一下科技及秒拍主辦,GMIC協辦的“2017移動視頻峰會”上,圍攏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人,創業機構和平臺方,通過趨勢探討和案例分析,再次表達了如下共識:移動視頻是內容領域的最大風口,上車請趁早。百度視頻CEO胡浩就在會上直言:“在2017年如果在視頻行業創業,如果沒有短視頻這三字,基本上不要跟投資人聊了。”
2017年,中國每天短視頻播放預計能達到100億次。相較于“長視頻”內容向網綜和網劇的沉重轉身,短視頻創業或許是更睿智的選擇——事實上,當意識到短視頻與直播等多元內容呈現方式與媒體的邊界已不再分明,諸位傳統媒體人選擇順勢而為,趕在紅利期消退之前加速轉型,這次峰會上,新京報社長戴自更就表示:“視頻是新聞的終極表達,這是傳統媒體轉型的最后機會。”這樣的論述令人印象深刻。
當然,必須承認,至少與YouTube花費十年構筑的視頻生態鏈相比,中國移動視頻尚處于一個幼弱的蓄勢期:創作者總規模不夠大;相比圖文領域,優質內容的比例還有待加強;在商業模式和變現效率上也處于起步階段……正因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平臺為創作者的“賦能”,是讓整個移動視頻生態繁盛的最關鍵因素。
玩家眾多,梯隊分明
在平臺一端,將玩家一字攤開,不難發現,當年短視頻第一梯隊中,拋去今年4月掉隊的微視,基本只剩下秒拍和美拍兩個老資格玩家;而在新銳玩家中,既有令所謂“殘酷底層”歡呼雀躍的快手,亦有今日頭條這種自帶海量用戶的狂熱入局者;而在第一矩陣之后,還簇擁著包括土豆和百度在內的緊隨者。
這并不難理解,當終點的旗幟如此明顯,賽道自然變得擁擠。
在“2017移動視頻峰會”上,數據分析機構QuestMobile的 CEO周煜程為人們剖析了盛世之下的梯隊劃分:國內移動視頻行業月度用戶總規模正在向10億邁進,短視頻同比增長率高達58%,而根據QuestMobile不久之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顯示,秒拍以2.76億月覆蓋用戶數和5877萬日均用戶覆蓋數排在短視頻行業首位,快手和今日頭條視頻分列二三——周煜程特意提及的是,若將整個視頻行業當做統一市場,秒拍排在騰訊,愛奇藝和優酷之后位列第四,這無疑意味著: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當所謂“國民總時長”固定,在搶占用戶注意力的時間戰場,長短視頻正在短兵相接。
無獨有偶,在通過市場現狀,用戶分析,典型廠商和市場趨勢等不同維度詳盡分析之后,易觀上個月發布的《中國移動短視頻市場專題分析2017》也顯示:秒拍以61.7%的用戶滲透率排名行業首位,頭條視頻(53.1%)以及快手(43.2%)位居其后。
所以不難發現,賽道雖較為擁擠,但早已梯隊分明:中國短視頻平臺方格局初步確立,秒拍,快手和頭條視頻形成穩固的第一方陣,其中秒拍領跑。作為最早布局短視頻領域的玩家,經過幾年深耕——尤其去年至今的躍進式增長,官方數據顯示:秒拍日均覆蓋用戶數已超過7000萬,日均視頻播放量達30億;平臺擁有超過40個垂直領域的5000多位專業內容創作者;另外,秒拍已經同2000多家MCN公司,視頻創業團隊和網紅經紀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入駐的明星及大V超過3000人,所有明星粉絲累計達到20億(包含重復粉絲數);入駐的媒體,自媒體和PGC創作者也已經超過10000家。
平臺方的自我期許
當依附在平臺的資源越多,數據量越來越大,也就不難理解領跑者對于行業責任的自我期許:如你所知,在諸如流量傾斜,行業規則指引,內容孵化和商業化支持等方面,秒拍已深嵌在移動視頻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試圖達成與每一方的共贏。
不妨逐一拆解來看。最值得一提的無疑是在內容扶持上的投入:早在2015年底一下科技就聯手新浪微博投入1億美金扶持內容創業者,而在去年一下科技E輪融資發布會上,又宣布拿出10億人民幣用來鍛造短視頻的上下游產業鏈,先后兩次投入巨資勢必令創作者頗為受益。
當然,就像在投資市場,對創業者單純的資本扶持已稍顯守舊(還需提供其他資源),他們也試圖從多個維度助力內容創作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線創作者平臺,通過創作者平臺,視頻作者可以一站式完成視頻上傳,剪輯、管理等全部流程,降低內容生產者寶貴的時間成本,在高度化分工協作的時代打造內容長板。
另外如前文所述,依托于數據之上的“經驗之談”對整個行業都大有裨益。去年6月起,秒拍便開始發布原創短視頻榜單,后續又增發垂直榜,影響力榜,風云榜和MCN榜,如今已成為整個短視頻行業最重要的標尺之一:多種榜單一方面幫助頭部玩家提升商業價值,同時為正在彷徨的創作者樹立標桿,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投資人篩選更優質的投資對象。
此外如你所知,最近幾年,數據為王的時代,不同領域頭部玩家都選擇發布行業報告作為企業責任的某種彰顯,短視頻亦如此?;邶嫶箢^部用戶數量和海量樣本統計,秒拍年初發布了“2016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成為行業首個針對短視頻內容創業層面的完整權威發布。報告從去年短視頻行業現狀,創業生態,商業環境和2017年行業展望四個層面充分解析短視頻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白皮書提出了對2017短視頻內容發展預測的幾個趨勢:譬如,更多PGC作者涌入,頭部公司逐漸形成,內容將日趨向專業化和垂直化發展……如今2017年已過去四個月,上述預測都已成為現實的翻版。而對于秒拍而言,這種預測倒也談不上多少“神奇”,畢竟作為領跑者,其對于未來無疑有著相對清澈的認知。
畢竟,就像熊彼特的創新經濟學理論,每次重大革命都將對原有生態帶來破壞,整個生態需要時間適應與接受,但一旦跨越某個臨界點,自然會引來大規模的投資需求,社會資源也都會向新領域傾斜,而這也會引發新的消費需求。
毫無疑問,作為一次載體遷移和傳播革命,在短視頻領域,正在發生相似的故事。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于用文字優雅的文章,為您提供談資與見識;微信公號:李北辰)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