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名校貸發布校園貸詐騙數據報告:涉案金額高達5496萬

 2017-06-23 10:50  來源: 互聯網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隨著三部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出臺嚴令,校園貸市場的部分亂象及整治的必要性再次被熱議。近期,名校貸發布國內首份《校園貸詐騙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匯總整理了2016年4月至今所有有據可查的校園貸詐騙案件,數據之驚人,更令人深感監管與教育同行的重要性。以下為《報告》要點:

一、案件發生頻次高,涉及廣

2016年4月至今,見諸報端的校園貸詐騙案達到41起,涉及全國22個省市,平均每月曝光2-3起。吉林、江蘇、湖南、安徽、山東發生至少四起校園貸詐騙事件,屬于該類型案件的高發區域。

據不完全統計,僅匯總時有據可查的校園貸詐騙案的受騙人數就約合3679人,涉案金額高達5496余萬元。

二、內蒙古“800元能買蘋果手機”案影響最大

2017年年初,因輕信“800元能買蘋果手機”,近千名內蒙古大學生陷入校園貸騙局,受騙人數和涉案金額均高于其他案件,影響巨大。

內蒙古校園貸詐騙案的始末:

1、學生輕信“800元能買蘋果手機”與騙子簽訂合作協議;

2、學生在分期網站購買至少兩部手機交給騙子,再支付800元“手續費”,就可以獲得其中一部;

3、騙子承諾會幫學生還清分期網站所有欠款;

4、騙子將到手的手機變現,用于支付部分欠款,制造還款假象;

5、騙子在替學生還款2-3期后攜款跑路;

6、學生收到分期網站的催款電話,才知自己已無辜背債,甚至出現了還款逾期的信用污點。

三、詐騙者“借口”多且學生占比高

詐騙者誘騙大學生借款或分期購物的借口五花八門,以刷單沖業績為主,占比高達50%。詐騙者以此為由騙取大學生的身份信息進行套現,用來滿足自己膨脹的消費欲望或達到其他不法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跟其他校園類詐騙不同,校園貸詐騙的實施者49%為學生。而學生能夠成為校園貸詐騙的實施者,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部分學生膨脹的虛榮心,強烈且不計后果的消費欲望;

2、部分大學生缺乏務實精神,存在投機取巧的心態,妄圖通過捷徑迅速走上“人生巔峰”,而不管是否會付出道德和法律的代價;

3、學生比較了解校園貸平臺的操作流程;

4、借助“校友”或者“同學”的身份,詐騙分子更易于獲得學生的信賴(所謂的“學長學姐”乃至“輔導員”施騙,在校園貸詐騙案件中并不罕見)。

四、大學生深受“好處費”蠱惑

51.22%大學生陷入校園貸騙局主要是因為“好處費”誘惑。一般情況下,幫忙“刷單沖業績”能獲得500-2000元不等的好處費,加之騙子承諾“錢不用你還”, 大學生會在利益的驅使下,對這樣的致富方式心存僥幸或抱有幻想。為了獲得更多的“好處費”,部分大學生發展下線,拉攏他人借款,從受騙者變成了施騙者。

五、大學生消費觀與信用意識亟待教育

《報告》中,名校貸依憑對高校學生訴求的了解,以及對校園金融工具的熟識,給大學生提出了五點建議。主要包括:

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在沒有經濟獨立之前,用高消費滿足“虛榮心”,甚至當做炫耀的資本是極不可取的一種行為;

2、在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明確自身是否確有需求,是否具備還款能力,是否將借款用于正規用途。只有理性借款,按時還款,才能真正享受到超前消費的益處;

3、為了“好處費”等小營小利而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借款或分期購物,還妄想他人(不管是誰)會替自己還錢,這種做法是要堅決抵制的;

4、遇到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情,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騙子的一面之詞,包括公章、合同等資料。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身份復印件要注明使用用途,防止盜用;

5、注重信用培養,不要有“進入社會再培養信用”的想法,更不要幻想“欠錢不還”“逾期沒事”......隨著社會征信系統的完善,個人信用行為將越來越公開,個人征信與買房、買車、辦理信用卡、甚至出國、報考公務員等都息息相關;負面信用記錄會存在5年,對于大學生而言,一旦形成污點,邁進社會的第一步便會處處受阻。

據了解,名校貸于4月中旬宣布7月1日暫停新增校園貸業務,更名“名校貸公益”,全面轉型校園公益事業。本次報告是以“名校貸公益”為主體推出的首個內容,名校貸希望社會各界通過直觀的數據認識到校園貸反欺詐教育形勢的嚴峻。名校貸轉型后,也將聚焦校園反欺詐知識教育和金融工具的引導使用,通過言之有物的案例將金融常識的科普日?;?。“盡管我們不能再通過借貸撮合信息服務幫助學生實踐金融,但是卻可以借助反欺詐意識的培養和財商的教育,幫助學生在接觸金融工具時少走彎路。”名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