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內容付費2018行業峰會暨小鵝通一周年慶典在北京舉行,數十位演講對話嘉賓,以及超過800位內容付費行業從業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知識付費。

吳曉波、咪蒙、林少、郝景芳、李丹陽、田君琦、青音、盧熠翎、紀中展、崔璀、馬敬軍、李榮茂 、曹洪雯、劉雪楓、張遠晴、海浪、王不煩、秦朝、白婕、姚飛、鮑春健、樊曉星等嘉賓分享了他們的實踐心得、付費產品剖析以及行業趨勢判斷。
以下為峰會部分演講摘錄:
小鵝通創始人 鮑春健

小鵝通成立一年發展到16萬注冊用戶,這些客戶創造了6億流水,為5000萬人提供知識付費,其中付費用戶450萬人。頭部依然有優勢,但中長尾內容創業營收比例也在慢慢提高,去年1月份占比不足10%,現在已經已超過50%。
一年的觀察中,我們一些有關知識付費的數據分享給大家。在知識付費用戶畫像上,女性付費用戶占比62%;付費用戶年齡段主要集中在30——39歲,占比54.25%;付費用戶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杭州、鄭州等一線和省會城市。
在用戶付費行為方面,83%的知識商品通過專欄形式售出;產品定價最高的是財經樓市類,均價達到314元;通過邀請卡、推廣員等營銷工具帶來的營收占到總營收的20%以上;付費用戶活躍時間段主要集中在早晨7點和晚上10點。
小鵝通接下來一年會繼續提供專業的技術與服務,會提供更專業數據工具,深扎微信生態和小程序,助去中心化賦能。小鵝通也會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為母嬰、心理等細分行業提供更多解決方案。我們準備API開發出來,成為一個IT基礎的設施。
著名財經作家 吳曉波

我是小鵝通產品的第一個產品體驗者,我們也很高興一年來自己包括自己十幾萬內容開發用戶,在小鵝通的幫助下,在2017年看到了知識付費市場的蓬勃發展。
中國可能各個階層之間的話語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不可能提供一個產品給到所有人,能做的是,我們用內容本身,盡可能低的流量成本,能夠精準地找到用戶,這是所謂圈層化的過程。找到用戶以后再通過工具變成有價值認同感的社群,這大概是能夠幫助國家一點小小的進步。
中國有了知識付費這個概念,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了小程序,有了小鵝通以后,我們這些做內容的人確實實現了一次解放。所謂今天的知識時代大概是這三句話,用新的工具、讓好的知識、找到對的人和圈層。
著名自媒體人 咪蒙
用修文物的態度來做產品。我們一個音頻課程包含了13萬的用戶調研, 5000人的全流程參與+100位職業顧問+15項標準工序+3輪用戶測試+3次課程升級+4次大型復盤。
通過13萬用戶調研發現用戶痛點升級,用戶不再關心為什么,而在乎怎么辦。這是我做音頻產品的原因。其實內容行業不管是做新媒體也好、知識付費也好,我們需要用標準化的工具去產生非標準化的產品。把一個課程賣到10萬份需要4天,但是要成為10W+可能需要15750個小時,真誠為用戶提供有效價值就是我們的方法論。
十點讀書創始人 林少
內容付費時代,可能要從一種流量思維轉變成產品思維。根據十點讀書在這一年多做課程的經驗,在流量接近的情況下,內容付費產品會更重產品質量,這是有關產品銷量更重要的因素。到內容付費的時代,除了流量思維,我們要有課程服務的思維。
在和其他機構、同行交流之后得出一個結論,在三年后,內容付費這個市場有可能會跑到300億的規模。對于整個市場來講,有可能是一個時代級的機會。過去知識是通過書籍、雜志、培訓的方式去傳遞,到了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覺得是有一個全新的機會,把過去的知識生產成全新的交付方式,它可能是一個音頻,也可能是一個專欄,也可能是手機里面的視頻,就是有這么一個時代機會把大量的知識重構。等到三年后市場進入一個成熟期之后,這個市場會像現在的出版市場、電影市場一樣出現越來越專業化的分工。
樊登讀書會聯合創始人田君琦
樊登讀書會的成功有三個秘密,第一個秘密叫做渠道為王,通過線下,像賣洗衣粉一樣賣知識,保證中國的每一個縣都能找到樊登讀書會;樊登讀書會的第二個秘密是團隊互信,給年輕人犯錯的機會;做知識服務不要產生服務焦慮,我們做得事情是幫助大家節約時間。
年糕媽媽創始人 李丹陽
每一個平臺能賣出的課,長得都不同。像十點讀書的課程一定是根據它的用戶來定制的。我們在過去的這么長時間里每天都要看一萬多條用戶評論,手工回復兩千多條,跟用戶進行深度的持續互動,完全知道我的用戶在想什么,以及過去那么多的文章已經替我們做了很好的前期測試,就是哪些點是媽媽需要的。
如果大家想去做這樣的知識付費,可能都要想一想,你的用戶到底是誰?每個群體的用戶都有它的調性所在,都有他關心的東西所在,他都有前期的教育基礎在那兒,所以你才能做相應的課程。
牛氣學堂創始人 海浪
成交場景決定轉化效率。當我們把一個課程制作完成之后,有多種方式去來推廣這門課程。比如說通過圖文推送、朋友圈轉發,不同成交場景下用戶的認知、感知、轉化效率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價格、不同的產品轉換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客戶關系決定了產品的體系。對于今天所有做知識付費、做會員、做內容的人來說,都需要思考怎么拉近你和學員之間的關系。怎么把陌生的粉絲發展成你的關注者、購買者,最后發展成你的會員和高級會員,甚至合伙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發現隨著關系的升級,你和客戶的關系在提升,不僅是成交效率在提升,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東西。在這過程當中需要思考,怎么樣在不同的階段設計不同的產品,去匹配不同的關系。
童行計劃創始人、雨果獎得主 郝景芳
從自己的經歷來看,我相信知識付費是可以做教育的,它可以讓人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有條件的。
我們現在處在知識付費的1.0版本,教得更多的是一些實用技巧,就是我們學了以后馬上每天就能上手的技巧,這樣的知識非常的快速,很適合我們現在1.0版本。
到了知識2.0版本,如果我們真的希望知識付費能夠教一些深度的內容,它一定需要系統的知識體系,需要這一門課從頭到尾把這一門領域講清楚,從深刻的概念開始講起。
知識付費3.0需要定制的成長方案,不僅僅講一些課,還需要給你成長方案,讓你去練習、輸出,讓你用自己的方式把學到的知識轉化,以及它需要有晉級。能夠學完基礎課之后學高級課,再學專題課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付費對標到教育課堂。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