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中旬以來,p2p網貸平臺經歷了巨大的震蕩,平均每日有兩家平臺出現問題。杭州、南京、深圳、天津雷潮此起彼伏,昨日零錢罐、錢爸爸、多多理財陷入輿論的漩渦,受聯璧金融爆雷的影響,斐訊的經銷商京東商城也被數百名維權者所淹沒。p2p平臺到底怎么了?作為受害者我們還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錢嗎?
p2p平臺爆雷原因各異,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
第一就是政策,既有互聯網金融的政策,也有國家大政策。從去年開始,p2p方面的監管政策開始收嚴收緊,網貸行業也開始洗牌,資質不夠的平臺小部分被迫淘汰,但大部分平臺還在運行,直到今年6月份。全國政策方面就是金融去杠桿,使得信用處于緊縮周期,這就造成社會融資成本高,企業的債務違約風險攀升,導致網貸項目回款逾期甚至停止還款??梢哉f去杠桿造成的連鎖反應不僅僅是對p2p市場的影響,更是對股市、樓市甚至整個投資市場造成沖擊,p2p必然卷入其中。
第二是加速類龐氏的平臺被清算。雖然p2p網貸平臺經過幾年的發展,合規的越來越多,但是仍然有不少騙局的存在,通過假標來進行借新還舊的騙局。此次雷潮的爆發使得民眾迫切想把錢收回到自己手上,銀行都怕擠兌,何況這些類龐氏的平臺了。
第三點就是平臺為了收益投向高風險產品,到期收不回款。以390億P2P平臺牛板金為例,前董事孫啟亮等人聯手虛構標的項目,用投資人資金開發房地產。結果逾期,宣布清盤。
平臺爆雷,受害者還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錢嗎?
目前p2p平臺爆雷無非是逾期、清盤或者直接跑路。首先對于逾期來說,做好的結果就是等待一段時間后悔進行兌付,無非損害一些時間上的成本,但是這需要投資者緊盯平臺,防止出現平臺跑路。
對于清盤的處理結果來說,除了承擔時間成本,還有一定的風險。一般p2p平臺清盤基本需要兩至三年的時間,每月回款比例在1%到10%之間。還款完成期間,時間上的煎熬是必須的,但這幾年的時間或許會出現無法兌現的情況,不少宣布良性清盤的平臺在還款幾期之后進行跑路。所以清盤需要監管,要確保公司能如實履行自己的責任。。
至于互聯網平臺最嚴重的跑路,基本上就是意味著資金鏈斷裂。就當下的環境而言,高管卷走資金出走國外并不多見。這基本意味著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再者就是平臺失聯后進行報警,警方經過立案調查,根據平臺的違規違法性質定罪,凍結變賣相關資產,在結案進行按比例償還。投資者只能選擇登記和等待,回款比例不定,通常在30%左右。
如果你遇到自己的p2p平臺爆雷,只要積極維權,合法的范圍內進行最大的努力,相信我們的人民警察、經偵、法院會給我們一個合理的答復。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