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樹大招風,一點兒也不假,此前默默無聞的紅芯瀏覽器因一則融資新聞被放在聚光燈下,宣傳內容不實,認錯態度敷衍,“微創新”還是“偽創新”之間的爭議讓其飽受非議。紅芯瀏覽器到底是“微創新”還是“偽創新”呢?
昨天,游離在主流瀏覽器廠商之外的“紅芯”公司宣布完成2.5億C輪系列融資,其主打產品就是紅芯國產瀏覽器,我們贊嘆融資額巨大大同時,也激起了對這個“非主流”瀏覽器的興趣。
在其融資公告中宣稱:紅芯瀏覽器主打“基于自主可控”和掌握“瀏覽器核心技術”,是紅芯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的一款國產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安全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是“打破美國壟斷”,“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因其安全性而倍受青睞的紅芯瀏覽器,業務已覆蓋高端制造、能源、交通基建、金融、政府軍工等多行業,“紅芯瀏覽器已成為國務院、國資委、中車集團、中遠海運、國家電網、比亞迪、海信、中糧可口可樂、深圳能源、金融街等500強政企機構的工作平臺標配”。而對編程知識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完全創造自己瀏覽器內核的難度是極大的,互聯網巨頭都不能保證創造自己瀏覽器的內核,而名不見經傳的紅芯瀏覽器能做到,真是令人振奮的一件事,然而記下來的扒皮讓人大跌眼鏡。
一位測試紅芯瀏覽器的網友直言道:“安裝文件解壓之后是谷歌Chrome瀏覽器,感覺就是用谷歌瀏覽器套了層外殼,跟360瀏覽器、UC瀏覽器的做法沒差別。”不少網友直接將其比喻當年的“漢芯”。對此,紅芯瀏覽器官方回應,紅芯瀏覽器確實基于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開發,現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了創新。
“微創新”還是“偽創新”?
紅芯宣傳的內核“打破美國壟斷”被狠狠打了臉,其“中國芯”的宣傳自然是欺騙用戶,除此之外,紅芯瀏覽器到底算不算創新?
如果把紅芯瀏覽器比喻成當年的“漢芯”其實是不準確的,“漢芯”事件是赤裸裸的造假,換上自己的標志騙取國家科研經費。紅芯事件,說到底只是一個商業行為,相信此次曝光后,其投資者和合作企業能更加慎重的考慮以后的合作。知情人士說紅芯瀏覽器主要的創新都是在功能層應用層,這么看來也不是那么不堪。最終如何定性,需要業內專家和相關部門來裁定。
總而言之,紅芯可能確實有“微創新”,但是其標榜的“打破美國壟斷”“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等等宣傳又是赤裸裸“偽創新”,這種行為必須繩之以法,才能以儆效尤。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