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在改進用戶體驗、便利群眾的同時,風險也隨之發生新的變化和轉移。一些不法分子逐漸將黑手伸向移動支付用戶,其作案手段專業化、團伙化,通過網絡聯系,素未謀面的不法分子也可以分工協作,逐漸形成黑色產業鏈。瑞銀信等支付機構要在積極推進移動支付服務創新的同時,加強交易監測和風險識別,保障支付業務安全,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
2019年是移動支付產業異常重視風險控制的一年。11月,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移動支付網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在深圳順利召開,會議齊聚超500專業人士,圍繞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數據安全、監管科技、反電信詐騙、反洗錢、金融信息安全、人臉支付安全等話題展開討論。3月,央行發布85號文,進一步加強支付管理防范電信詐騙。此外,反洗錢是今年上半年的重中之重,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不斷呼吁重新修訂《反洗錢法》。
今年以來政策面持續加碼,監管文件密集出臺,尤其是伴隨著斷直連、備付金、反洗錢等政策的相繼落地,支付行業正朝著合規化方向發展。為了保障人們支付安全,《電子商務法》也特別指出,支付指令發生錯誤的,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應當及時查找原因,并采取相關措施予以糾正;造成用戶損失的,電子支付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支付錯誤非自身原因造成的除外。支付機構在內外承壓的情況下,行業馬太效應愈加顯著,中小支付機構的生存空間將逐步被碾壓。相反,賬戶側的微信、支付寶雙巨頭、收單側的銀聯商務、瑞銀信等大型支付機構的市場地位將更為穩固。
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瑞銀信一直堅持以安全、合規為底線,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支付科技為依托,自主研發并持續優化線上、線下結合的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瑞銀信風控系統通過對海量交易模型的分析,能夠快速辨別每筆交易的真偽,擁有“實時風控、準實時風控、批量風控”三層風控能力,從合規內控、反洗錢、準入審核,到交易監控、風險應急處置全流程覆蓋,并實現處理過程智能化、自動化,全力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和支付體驗,高效服務千萬級用戶。與此同時,瑞銀信體系內擁有數道防火墻,系統運行部與清結算部單獨運營,確保避免重復支付等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移動支付的方便和創新,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未來,瑞銀信將繼續嚴抓支付安全,不斷提升風險防控水平和能力,始終把對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要求放在首位,同時在合規經營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支付產品和場景,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安全、便捷的支付解決方案。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