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積極尋求版權合作,網易云音樂終于意識到自己不行了?

 2020-09-15 17:28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文/東方亦落

網易云音樂最為人稱道的是它的社交生態構建,基于網易產品優秀的評論傳統加上著意在社交方面發力,網易云音樂迅速躋身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頭部隊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網易云音樂版權薄弱的劣勢暴露。

不過網易云音樂也意識到了版權的重要性,開始在近年分更多精力去爭奪版權。

最近的一次是9月14日,網易云音樂宣布與BMG(貝塔斯曼音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音樂IP深度開發、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領域開展合作。BMG成立于2008年,是德國貝塔斯曼集團旗下全球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及音樂版權管理公司,管理著全球300萬首歌曲的錄音及詞曲版權。

能與BMG合作,對網易云音樂彌補版權方面的短板大有裨益,用戶可能也就不必再忍受自己在網易云音樂里收藏的歌曲說不定哪天就會變灰的狀況了。

網易云音樂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是因為走了一條比較“討巧”的路,避開版權的不足,強調“體驗”與“態度”。這種方式在初期極其有效,網易云音樂小而美的模式和獨特的風格如同一股清流,迅速吸引了許多用戶。

然而隨著用戶越來越多,網易云音樂也迅速“出圈”走向大眾,此時初期的模式就受到了挑戰: 由于版權的缺失,許多歌曲紛紛下架,當用戶打開自己精心收藏的歌單,卻發現變灰的歌曲越來越多,對于用戶體驗無疑是種嚴重的傷害。而網易云引以為傲的評論區也充斥著越來越多的“段子手”、“抑郁癥患者”,虛偽、浮躁與戾氣日漸加重,真情實感的評論越來越難得一見,這從根本上就讓網易云音樂崛起的“套路”難以為繼。

而網易云音樂的對手QQ音樂則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版權,加上QQ音樂背靠巨頭騰訊,使得QQ音樂在2018年就已經擁有了英皇、樂華、華誼、燦星等一眾大牌唱片公司的版權,后來又通過與阿里的合作獲得了滾石、寰亞等唱片公司的版權。在歐美音樂方面有環球、華納、索尼,在日韓音樂方面與SACRA MUSIC合作獲得優質的日本動漫曲庫。

到2019年,QQ音樂的曲庫數量超過4000萬首,而網易云僅有2000萬首,差距拉得已經相當大。這對于網易云音樂是非常致命的,作為一個在線音樂平臺,社交屬性強、氛圍好固然是加分項,但前提是用戶要能夠在平臺中找到他們想聽的歌,否則用戶還有什么理由留在這個應用里?而這種情況下社交氛圍再濃、情懷再多也沒什么用。

不過好在網易云音樂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近幾年也陸續與滾石唱片、華納、環球音樂、吉卜力工作室等達成合作,拿下不少音樂版權,此次網易云音樂與BMG的合作還能為其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如今的在線音樂戰事已經進入了更為激烈的下半場,音樂流媒體、音頻流媒體、視頻流媒體,語音直播+社交、視頻直播+社交......用戶與內容間的交互愈加多元化。例如一首爆款歌曲,它的傳播途徑可能是線上發布之后再通過社交媒體擴散,或者是被短視頻直接帶火。各種傳播形式有機結合,這意味著音樂平臺需要形成更完整的生態體系與聯動機制,才可能在更為激烈的在線音樂下半場戰事中獲得機會。

QQ音樂在這方面已經有所行動,搭建全面的音娛生態,強化多渠道合作。例如與B站聯合建立了“干杯計劃”、“Up主培養計劃”,與快手開展“音樂燎原計劃”等。

所以還在彌補版權差距的網易云音樂需要更加努力,在“補課”的同時也得注重多元化發展。 用戶最是懷舊也最是“無情”,作為消費者,當然是哪個平臺的綜合體驗更好就用哪個。對手很強大,用戶很“善變”,網易云音樂真的需要加把勁了。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