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消費趨勢增強,“萬物到家即時可得”成為了消費新常態。這創造出不可忽視的場景潛力,也在無形中讓龍頭企業的發展質量走到突破點。
3月11日晚,“第三方即時配送第一股”順豐同城發布公告稱,預期實現2023年全年盈利,且凈利潤不低于約人民幣6000萬元。這意味著順豐同城繼去年中期率先盈利后,再次成為行業第一家全年盈利的企業。對即配行業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因為在此前,虧損就像圍繞在即配行業頭頂的烏云,“規模不經濟”問題長期存在。順豐同城實現正向盈利突破,頗具里程碑意義。
(圖源:順豐同城2023年正面盈利預告)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指出,基于即時零售近年來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22年的3倍,劍指萬億。長期來看,即配訂單量未來可能超過快遞單量,空間依然廣闊。
要高質量承接越來越復雜多樣的需求、滿足客戶的期待,即配行業必然要持續升級自身的服務模式和能力。以順豐同城的盈利實踐為參考,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變得更加明晰。
順豐同城全年盈利即配場景的拓展是基礎
商業總是一體兩面?;谌肆﹂_展業務,一度讓外界形成了一種“即時物流的商業模式想象力有限、盈利很難”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即時配送服務的邊界可以大幅拓展,以此實現規模效應與業務質量的“量質齊升”,最終作用于業績的改善。順豐同城,恰恰是在這種提升的基礎上,最終實現了全年盈利。
業務結構方面的變化最為關鍵。華創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即配行業從餐飲外賣場景快速向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等多元非餐場景滲透,拉升了行業天花板。而在這個過程中,順豐同城確立了多個場景中的長期優勢。
非餐場景配送下,不同品類的履約要求跟餐飲標準化的方式有較大差異。順豐同城的目標是打造“第三方全場景平臺”,所以其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配送網絡本身能夠承載長距離、貴、重、非標等不同的一些配送要求,也就是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的變化。這樣一來,頻次、場景、價值都得到了升級,多種能力協同融合,后續承接更多業務的潛力更大。
(圖源:華創證券)
典型的例子是,順豐同城去年上半年多個零售品類的收入增長超過了100%,其中包含醫藥、寵物、珠寶等過去相對“冷門”的品類。例如在去年下半年,順豐同城推出了一體化醫藥配送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依托倉配接駁直送到店的“四輪+二輪”多元運力組合運輸模式、直連多端系統等基礎設施,實現了對醫藥新零售和互聯網醫院的覆蓋,客戶與收入因此而增長。
在對全場景業務模式的思考與建設中,順豐同城令餐飲和非餐行業商家的多樣化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也反哺了自身的業務體系。一方面強化著規模效應,一方面靠訂單密度的提升、訂單結構的豐富、訂單分布的優化,提升人效和產出,實現降本、增效、擴規模同步發生,步入盈利區間。
并且,B端的客戶會傾向于選擇合作已經穩定合作的、服務有保障的即配企業,因為后者的可靠性更強,還能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定制服務等價值。對順豐同城這種頭部企業來說,獲得長期訂單和客戶的概率更大,繼續在不同垂直領域里收獲認可。
(圖源:順豐同城)
C端吸引用戶的邏輯也有類似之處,華創證券在一份研報中分析發現,順豐同城的活躍商家、消費者增速都高于活躍騎手增速,活躍消費者數量在2020年到2022年三年間的CAGR甚至是騎手指標的兩倍有余。因為順豐同城提供了全面的代辦、取送等業務類型,高度契合用戶痛點。
顯然,順豐同城的品牌效應、服務能力和市場需求的增長疊加,帶來了紅利的共振。在人力成本線性增長的情況下,業務池高速擴容,盈利潛力就會放大。
如何理解順豐同城長期改善的驅動力?
即配行業市場大、機會多,但落到業績的評價點上,業務規模無外乎由單客戶需求頻次、客戶數量等幾個因子交叉組成的一張“網”決定。在使用者這一端,即配行業的一項服務、一個品牌好不好,也離不開時效、質量等評價指標。
所以,行業的長期改善,包括順豐同城業績扭轉的原因,也就是從商業模式“反推”市場到底需要什么,再去精進業務和服務。
這有助于解釋為何行業在順豐同城之前,遲遲等不到破局者:它們要么缺乏足夠多的業務場景,死磕一對一配送這樣的人力代勞型業務,缺乏增值點和想象空間,客戶及其付費的增長“網”都不夠大;要么則是由于業務模式或平臺原因,整體偏向單一、集中場景,導致人效不易得到全時段、多場景的最大化發揮。
對比之下,順豐同城顯得更為開放。它敏銳地捕捉著市場上的消費者和商家需求,靠調動、整合、協同用好資源,適應環境并抓住機會。
(圖源:艾瑞咨詢)
從量化角度看,一方面,即時零售市場潛在增速高,即配規模本身可以隨市場需求的增長而增長,這是由客觀因素決定的;另一方面,由于當前消費場景中流量分散化、多極化特點突出,商家更希望強化多渠道布局而非捆綁單一渠道,以求增長突破。對于提供基礎設施級服務且不與商流綁定的順豐同城來說,中立第三方優勢持續凸顯。
目前,順豐同城的合作伙伴覆蓋抖音、阿里、微信、滴滴等,包括抖音團購配送、小時達、直播電商、阿里天貓超市小時達和半日達服務,以及滴滴同城小件快送服務等。順豐同城能夠提供不同的定制化運力和差異化方案,適應多品牌和多渠道需求。
(圖源:抖音小時達)
比如,麥當勞、瑞幸等品牌必然會在多個渠道布局銷售,但在私域在內的多個生態中,它們都選擇了順豐同城。后者既不和客戶在任何平臺的流量轉化上構成潛在競爭關系,又能提供高質量甚至定制化服務。去年雙十一,順豐同城全品類配送單量再創新高,恰恰說明市場的選擇越來越明確。
如果用去年中期業績報告會上的披露,那就是順豐同城實現了連接上游參與者的“份額、深度、廣度”方面均為行業第一。所以,在影響即配市場規模的幾個因子上,順豐同城已經用業績證明了優勢,且潛力依然值得看好。
做好“新基建”服務長遠剛需
去年,美團外賣宣布與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達成合作,體現了消費社會對穩定的基礎設施的需求,而這很可能要經歷長時間的共建歷程。同理,客戶的需求本質上并不是專門指向順豐同城,只是順豐同城的能力更完善,它對運力“新基建”的理解和投入,帶來了回報。
比如在公開案例中,順豐同城曾為山東“金濤海鮮”這種地方性的海鮮商家提供過“直播電商+即時零售”履約方案;去年11月,順豐同城依托“豐配云”即時物流系統,為烘焙品牌21cake搭建了運力管理方案,智能化調度全渠道訂單。今年春節期間,順豐同城不僅在為永輝、天虹、叮咚買菜等各年貨采購渠道的履約保駕護航,還開設年夜飯專區,把香格里拉、南京大牌檔、海底撈外送等大牌餐飲一鍵送到家。
(圖源:順豐同城)
無論需求大小,商家總能在順豐同城找到合適的基礎設施和方案。順豐同城更主動強化專送服務,在服務質量這種非量化的部分,讓客戶滿意。
所以,從客戶層面看,順豐同城既能滿足頭部大客戶需求,也能為腰部和下沉市場的客戶提供適宜的解決方案,這構成了價值最大化的基礎,釋放了其基礎設施的競爭力。而根據2023年上半年財報,順豐同城即配服務全網時效達成率高達95%,即使在節假日高峰波動也小于2.5個百分點。這種服務的穩健性,又是基礎設施所必需的底色。
為此,順豐同城打造了一系列底層設施,夯實即配業務開展的基礎能力。例如前文提到的“豐配云”同城即時物流系統,再比如順豐同城城市物流系統(CLS),一張數據網涵蓋智慧業務規劃及營銷管理、騎手融合調度及智慧訂單分發、智慧運營優化三大核心功能。
(圖源:順豐同城)
類似的精密的數據體系,讓順豐同城運力+場景解決方案可以更好地落到實處。它們一方面實現了訂單層面的動態調度,在多個行業、場景中優化配送網絡,讓訂單和騎手實現最優匹配,提升配送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幫助實現著對商圈的精準洞察,可以融合商圈內資源進行運營、規劃、分發,為商家、消費者都帶去更好的體驗。
因此,順豐同城所做的長期建設,具有廣泛意義。于自身,這是可以長期復用的基礎設施,也最大化了資源價值;于商家和行業,順豐同城提供的解決方案滿足了不同場景下的配送需求,也有能力跟隨市場變化,提供新的服務。
即時配送市場的規模仍在繼續擴大,而場景也會繼續多元化。市場對即配企業服務能力的考驗不會停止。在順豐同城上演的業績逆轉中,仍有許多關鍵點,值得行業保持長期思考。
來源:港股研究社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