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治理與精準技術圍剿下,直播電商虛假營銷的生存空間正被急速壓縮。
核心治理數據披露
2025年7月1日,抖音電商發布最新公告,宣布自5月以來處罰違規達人超1000名,清退涉虛假宣傳商家超500戶,凍結傭金、封禁帶貨權限等處置覆蓋全鏈條。平臺強調,對“0粉開通帶貨權限”等黑產渠道零容忍,并已配合公安機關追溯多起詐騙案件。
此次處罰是平臺2025年“打假”專項行動的階段性成果。2024年至今,抖音電商已累計清理160萬個水軍賬號,日均攔截水軍評論超250萬條,并清退“假大師”商家超500個、欺詐類達人超1000個。
典型案例:從“假大師”到“三無產品”的全面圍剿
1. 字畫古玩造假產業鏈覆滅
犯罪團伙仿冒“文宣部主任”“博物館鑒定師”等身份,以“書畫進萬家”“假一賠十”為噱頭銷售偽劣字畫,抖音電商封禁賬號后向公安機關報案,追回受害者損失并抓獲嫌疑人。
2. 功效虛假宣傳遭重罰
漯河某電商宣稱洗發水“生發”、身體皂“祛痘祛斑”、軟膜粉“防曬美白”,因無法提供科學依據,被罰1萬元并責令整改;
茂名網紅戴某虛假宣傳阿膠產品,被重罰30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80萬元。
3. 商品溯源造假
四川“修善農貨”將工廠生產的粉條標注為“農家自制”,經消費者舉報后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2000元;云南某公司用虛假“低糖”標簽誤導糖尿病人,違反《廣告法》被查處。
平臺治理升級:技術+制度雙重防線
準入機制強化:商家需通過動態資質核驗,珠寶、保健品類目必須通過專業認證考試;
分級動態管理:按粉絲量、交易額對商家分級,頭部賬號需定期考核,違規者降級或永久封禁;
AI全天候監控:利用人工智能識別虛假宣傳話術,實時攔截違規商品鏈接;
消費者賠付保障:推出“假一賠三”政策,優化客服響應效率。
政企協作構建長效治理網絡
抖音電商與多地市場監管、公安部門建立數據互通機制:
湖北網信辦處置“穿警服引流”“虛假擺拍”等違規賬號,行政拘留3人;
昆明市監部門查處醫美廣告違規使用藥品名稱、食品虛構功效等14起案件;
2024年至今,平臺配合警方偵辦字畫古玩詐騙案10起,涉及商家406家。
未來方向:從懲戒到生態重構
“治理虛假營銷是場持久戰,需與社會各界共建清朗空間。”抖音電商負責人在公告中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惡意批量造假、黑產教程傳播、跨平臺欺詐三類行為,升級溯源技術并開放用戶“一鍵舉證”通道。
專家點評
當流量紅利見頂,虛假宣傳的短期利益正被長期信任成本反噬。抖音電商以數據化治理取代運動式整頓,標志著直播電商進入“合規溢價”時代——誰能在泥沙俱下中率先構建透明生態,誰就將贏得存量競爭的關鍵籌碼。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