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節長假剛過,要說年后開工互聯網最受關注的新聞無疑是“weixin.com”域名仲裁案。該域名注冊于2000年4月21日,幾經周轉,于2015年4月13日轉手9秒社團創始人李明賬下。交易金額達到了3000萬,可謂天價。2015年12月1日,騰訊正式向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香港秘書處提交仲裁申請,通過三位仲裁專家的最終結論,“weixin.com”域名最終判定為騰訊仲裁成功,被轉移至騰訊手中。
騰訊于2011年推出微信產品,經過五年的發展,如今微信已經成為改變即時通訊軟件格局顛覆移動互聯網發展模式的一款產品,微信生態對于整個互聯網的影響,大家有目共睹。微信火熱的背后,騰訊一直使用weixin.qq.com這個二級域名作為微信的官方網站,并沒有采用獨立域名。毫無疑問,weixin.com與微信的商標、品牌都存在著巨大的關聯。沒能取得該域名使用權相信也是騰訊自身一直唏噓的事情。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微信也曾向“weixin.com”持有者報價,但并沒有收購成功。
域名仲裁案一直屢見不鮮,如前幾年的阿里巴巴仲裁“aliweibo.com”的案例。這次騰訊仲裁“weiixn.com”之所以備受業內關注,一是仲裁主角為騰訊,且該域名是微信品牌相關的天價域名。二是此次仲裁事件爭議頗多。 既有認定“weixin.com”持有人惡意持有該域名的觀點,也有為李明抱不平,認為該域名注冊早于微信品牌誕生,并且不存在惡意使用的行為。
雙方觀點各執己見,而千萬域名被仲裁拿走,無疑是損失慘重的事情,豈能善罷甘休?因此李明也正式向北京海淀法院提交法律訴訟,期望通過法律途徑再度奪回該域名的所有權。
“weixin.com”域名仲裁案的爭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也是域名仲裁的主要依據。
騰訊方仲裁的理由一是爭議域名完整包含投訴人的“weixin”商標,而“weixin”是 “微信”漢字商標的漢語拼音。 二是被投訴人對爭議域名并不擁有任何權利或合法權益。三是被投訴人對爭議域名的注冊和具有惡意。
而李明反駁的理由一是域名是“先注冊原則”,原告在中國大陸沒有任何“weixin”商標,除了中文“微信”商標,而且注冊時間都比weixin.com的注冊時間晚,“weixin”不僅僅是微信的拼音,也是其他常用漢語詞組的拼音。二是使用用途不具備惡意,更不是惡意注冊的,域名沒有意圖出售,亦沒有做商業使用。“weixin”商標的申請日及注冊日,均晚于爭議域名的注冊日,即2000年11月21日。三是 3、2015年12月3日在投訴通知之前,一直在對爭議域名所指向的網站做微調,比如網站左上方圖案加上“非官方”一詞,在網站的底部亦已明確標注網站的版權屬于“北京將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聲明網站“與騰訊微信無任何關聯,非騰訊微信官方網站”。
從雙方的爭議我們不難看出,最大的爭議在于一、weixin.com早于微信品牌前注冊。域名注冊后的轉手到底屬不屬于新注冊。二是域名本身的用途是否屬于惡意和混淆商標品牌。按照通行的域名管理辦法中,過戶轉手并不屬于新注冊。而三位域名仲裁專家中有兩名依據此前的一些域名仲裁案例認定weixin.com轉手李明,時間晚于微信品牌上線,屬于新注冊,因此不擁有任何權利或合法權益。只有一位域名仲裁專家給出了反對意見,少數服從多數。
對于域名使用是否具有惡意,這個爭議就更大了。weixin.com被李明收購后,推出微信開發者社區,雖然李明在仲裁前多次更改網站,并注明“非官方”字樣,也表示僅僅是交流社區,并沒有從事商業運作,不影響微信生態。但畢竟該域名從事了微信相關的業務,對于域名仲裁十分不利。
多方爭議下該域名最終還是被仲裁給騰訊旗下。目前李明最后的希望則寄于國內的法律訴訟渠道能否給出不同的判決,從而在域名奪回中出現轉機。此次的域名仲裁案件,先不管最終花落誰家。對于整個域名投資市場還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域名終端投資需謹慎,盡量避免仲裁糾紛
一直以來終端市場都是域名投資的火熱領域。此次仲裁案件一出,無疑給終端投資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此前域名終端投資仲裁案例也不少,像之前阿里巴巴就通過仲裁的形式得到了一系列阿里相關品牌的域名使用權。在域名仲裁中,互聯網巨頭由于其品牌、商標相關的保護措施較多,本身其品牌影響力和資本優勢在域名仲裁中就占據了主動權。域名投資者則處于弱勢一方,一旦出現仲裁糾紛,很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二、.com域名投資有一定影響,仲裁在香港,法律維權在大陸。
此次微信域名仲裁案,我們可以看到.com的域名仲裁受理為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仲裁提交地在香港。無論是仲裁提交和仲裁判決都不在大陸。而.cn域名的仲裁則不同,屬于CNNIC管理。域名仲裁在香港,法律維權在大陸,無論是仲裁判定的依據和相關法律法規均存在不同之處,對于.com域名的投資,多少會有一定的影響。
三、投資域名的使用問題,我是用還是不用,用在何處?
“weixin.com”收購后推出微信開放者社區,雖然持有者一再聲明并未做商業用途,且注明非官方。但畢竟是做了微信相關聯的業務,且微信的品牌給該域名帶來了巨大的流量。這一點在仲裁中被認定為惡意,成為騰訊仲裁成功的重要依據。了解域名投資市場的都知道,很多域名的投資收購,要么是考慮品牌價值,期望再度轉手獲取利益。要么就是想利用該域名已有的品牌價值,從事相關的業務獲得流量。這其中勢必會涉及到一些大的品牌的商標侵權和惡意注冊。我投資了這個域名,是做站還是不做,做什么站,可能以后會成為域名投資的一個慎重考慮了。
“weixin.com”的最終歸屬目前還存在一定的變數。不管是騰訊,還是李明,雙方均有在理和不在理的地方。相信該仲裁案還會得到持續的關注。而對于域名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案例不一定是壞事,可以讓投資市場進一步了解域名仲裁和相關品牌商標知識,避免域名投資仲裁糾紛。
文/A5揚揚 A5站長網總編輯,關注互聯網創業圈,品牌營銷、媒體合作請聯系微信/QQ:8136128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