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火了,一個“Master”就顛覆了整個圍棋界,再發展下去,機器人是不是真要干掉人類了?
從長遠來看,這還真是有可能的。無論是互聯網亦或者是移動互聯網,其本質都在于打破中介壁壘和信息不對稱,從而提高效率。但互聯網畢竟只是工具性的,相比互聯網,AI可能能更進一步,幫人去思考和做決策,讓人類輕松穿過冗雜的數據海洋,抵達彼岸。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復雜重復的工作被機器人干了,分析和思考能力也被機器人學去了,人類的價值也就被重新定義了。
當然,這個話題有點扯遠了。從大的行業趨勢來看,人工智能走向商業化可能起碼需要3、5年的時間。不過,這并不妨礙在一些垂直細分領域,在一些小的點上率先實現突破,走入商業化,走向尋常百姓家。譬如我們熟悉的阿里、京東等電商,率先將人工智能應用到網購之中;又譬如最近新出現的一款人工智能企業服務應用——Super CPD, 據說能讓企業APP運營者以后再也不用加班了。納尼?!這是怎么做到的?我們來分析下。
據了解,Super CPD是一個基于機器學習的智能投放系統,其強大之處在于,它會自動學習企業運營者的投放策略,通過學習歷史數據以及運營者對成本、位置、時間的設定,計算當前的競爭情況,給出最適合的投放方案進行投放。這意味著,企業運營者可以培養一個適合自己產品的投放機器人或者私人投顧,你只需要告訴它想要達到的投放目的,至于怎么用最省錢的方式去和同行競爭該位置,交給機器人就可以了,它會幫你做出性價比最好的投放運營。
這么講可能有點抽象,APP的CPD模式(Cost per download)和百度競價其實很像,我們不妨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有5家企業的APP運營者想要投放應用商店某推薦位,都想用盡量低的價格拿下好位置,原本4家的心理投放價格可能是10元,但在這種多方博弈的局面下,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最后投放價格可能會被推高到20元,造成多輸的局面。而Super CPD則由于其人工智能的強屬性,可以在全局監測、實時計算競爭壓力的基礎上,調整投放策略,最后用11甚至10.1的價格鎖定投放標的,大把鈔票就被省了下來。而對運營者個人來講,也可以從實時且繁雜的數據監控工作中解放出來,痛痛快快地去休息去度假,從這個角度來看,Super CPD也算是一款有情懷的良心應用了。
話說回來,Super CPD或者說人工智能與以往人力相比,優勢可能在于這樣幾點。
機器與人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持續處理重復性事物且完全不需要休息,這也是人工智能進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復學習,直到超越。筆者前段時間在討論阿爾法狗問題時就認為,阿爾法狗之所以能完敗李世石、橫掃60位圍棋冠軍,很大程度是基于接近1億次棋局的模仿和推測出來的,這些棋局人類一輩子也下不完。Super CPD同樣如此,它可以無時無刻都處于工作狀態,代替人力進行加班,實時盯著APP投放市場的競爭狀態,以便做出最佳選擇。
其二,人工智能在計算能力方面顯然也遠遠強于人力,從目前的應用市場來看,30家主流應用平臺、海量的應用數據、實時的變化和分析都是對人力的巨大挑戰,這種事情交給人工智能再適合不過。據了解,Super CPD一秒鐘可以完成100萬次數據計算,每天可以處理15T數據,再匹配上“智能”的策略學習能力,做出最優決策成為可能。
事實上,相較于阿爾法狗,Super CPD依托的這種策略學習和進化能力看起來更加“人工智能”一些,畢竟阿爾法狗面對新局面應變能力很差,其學習過程也“沒有高層思維和概念”。倘若Super CPD未來持續在策略學習方面進行強化,從而真能幫人去思考和做決策,那就真的厲害了。
當然,人工智能未必真能解放人類,但Super CPD以上這些特點卻足夠解放一部分加班狗群體了,起碼APP運營者不用加班了吧,機器人代替人類處理重復、復雜的工作,消除時間疊加繁復的工作流程,運營者可以從更高緯度全面思考投放運營的新規則,這讓運營工作得到全新的提升。而目前人工智能商業化主要方向之一的自然語言處理會解放一部分程序猿、翻譯加班狗,機器與機器人學習在智能醫療、智能汽車等方面的演進也會解放一部分醫生、司機加班狗……等等。
上個月滴滴發布了一個加班最狠的互聯網公司排行榜,BAT等一眾互聯網巨頭集體躺槍,這兩天京東又宣布要投入7500萬支持春節期間的加班員工,筆者倒是覺得,以后大家不要再秀加班文化了,以后Super CPD這樣的“加班狗”治愈神器必然會越來越多,未來的互聯網公司搞不好再也與加班沒半毛錢關系了呢?一切皆有可能。
曉楓說,游走在科技與人文之間,新浪創事記、虎嗅、百度百家、砍柴網、搜狐、艾瑞、品途等專欄作者。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