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創業網(公眾號:iadmin5)9月3日報道,手機掃碼取廁所如今漸漸普及在車站、公園廁所中,但對于一些沒帶手機或者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怎么辦呢?
有專家指出,公共服務引入高科技,應該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但也應該避免成為門檻而將一部分人擋在門外。
去年3月,為規范游客使用廁紙,天壇公園部分公廁推出“人臉識別廁紙機”,市民站在機器特定的識別區,通過屏幕識別人臉,機器下部會自動出紙。隨后,“人臉識別廁紙機”也相繼進入醫院等其他公共場所。然而本來很便利的服務,卻加入了限定條件,據悉,這是為了防止少數人多拿廁紙。
但掃碼用紙卻把一些急需用紙的人擋在門外,這種便利是不是也在某些方面給大家造成了不便呢?
由于廁紙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公共服務、公共意識問題,因此需要從管理設計上需更精細化,不能一味地追求科技感,更重要的是為了方便所有人使用。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