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嚴格的材料審核、現場考察和評審,中關村軍民融合信息裝備產業促進會,由北京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國民經濟和裝備動員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經濟動員辦”)批準成為“北京市國民經濟和裝備動員重點單位”,并于2019年3月22日在中關村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基地進行授牌儀式。依托促進會及其中關村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建立國民經濟和裝備動員重點單位,是國民經濟動員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國防動員的重要工作內容。

首家依托社團組織建立的“北京市國民經濟和裝備動員重點單位”
此次依托促促進會及服務平臺建立的國民經濟和裝備動員重點單位是本市首家依托行社團組織等建立的經濟和裝備動員骨干力量,是市經濟動員辦和促進會在國防動員領域的一次探索和創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促進會及服務平臺將按照“平戰結合、軍民結合”的原則,堅持開拓創新,積極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為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任務”的信息和裝備動員提供有力支撐,為軍隊保障社會化深入開展提供良好服務。注重不斷培育和積蓄新質動員力量,增強平戰轉換能力,編好動員預案,加強人才培養,推動軍民兩用技術的研發、應用與宣傳推廣;依法依規政策組織開展動員工作,安時、保質、保量完成上級機關下達的動員任務。
促促進會及平臺將自覺接受各級國民經濟和裝備動員辦公室的監督與指導,努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國家經濟和國防安全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加快建設區域特色的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推動前沿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在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及軍方相關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中關村軍民融合信息裝備產業促進會攜手創客天下集團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中關村軍民融合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也是北京市首批硬科技孵化平臺。服務平臺自2017年7月啟動以來,共服務“*民”企業200余家、“民參軍”企業150余家,成功孵化“巡飛彈”、“裝甲車發動機空氣分離器”、“戰場核生化監測”、“戰場地理信息系統”、“臨近空間飛艇平臺”等多個國際領先、填補國內技術空白、軍方需求強勁的軍民融合項目。舉辦30多場軍民融合項目路演,為40余家企業融資近15億元,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家,為企業增加產值近20億元,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服務模式。
服務平臺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平臺集成了大量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防科工知識產權轉化專利、軍方實際研發需求、軍民融合科技成果等,以數據資源為核心,以市場化運營為手段,專業化服務為保障,打破軍民融合領域的數據壁壘,形成軍地兩用科技資源的協同創新能力。線下平臺中關村軍民融合(西三旗)創新創業基地總面積20000平方米,自啟動以來,入駐70余家軍民融合領域企業。

中關村軍民融合(青龍橋)創新創業基地
同時,為促進北京市軍民融合產業集聚發展、加快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軍民融合創新空間,2018年9月份,線下平臺二期中關村軍民融合(青龍橋)創新創業基地正式啟動,基地毗鄰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和中央黨校,總面積約30000平米,定位于科技軍民融合成長期的企業深度服務與產業落地服務。行業涉及電子信息、網絡安全、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無人系統等,預計基地將入駐科技軍民融合企業近百家,實現年產值50億元,帶動青龍橋地區 “高精尖”產業集聚和快速發展。
服務平臺制定了“5181”目標,即5年服務1000個軍民融合項目,助力80%的入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打造1000億市值產業集群,成為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的軍民融合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逐步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貢獻力量。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