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塵埃落定,阿里巴巴動物園大家庭又多了一員,考拉入駐了。
北京時間9月6日,網易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同時,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云音樂此輪7億美元的融資。投后,網易依然擁有云音樂絕對控股權。
一個嗷嗷待哺的新生兒,在網易的滋養下,長大成人,成為國內市場份額最高的跨境電商之一,到如今各自珍重,開啟一段新的征途。網易考拉是如何一步步長大的,通過公開資料我們搜尋到一些歷史,碎片化的為大家還原網易考拉的重要歷史時刻。
“當時,蕾姐在杭州總部敲起了戰鼓。杭州的同事拍了視頻,分享到群里,我們在寧波看得特別振奮,就好像在現場一樣”。說話的是網易考拉1號倉員工何超,時間是2016年雙11,“蕾姐”自然就是網易考拉的CEO張蕾。在她的帶領下,一只狼性考拉迅速長大成為業界第一。
張蕾曾開玩笑說,自己帶領的是一群披著考拉皮的狼。在競爭激烈,巨頭環伺的跨境電商賽道中,網易考拉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離不開整個團隊的狼性拼搏,其彪悍的戰斗作風一度被認為很像阿里 。文化契合最后變成市場巧合,網易考拉與天貓國際最終分占行業第一和第二。
狼性文化表現在市場上就是殺伐果斷。
據媒體報道,2016年4月8日,《2016年跨境稅改新政》開始實施,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
四八新政對海淘領域影響很大,甚至有創業團隊直接倒閉,考拉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了堅持,只要已經預定的訂單全部不撤單,商品到了港口的(滯納和轉運)費用全部由考拉承擔。“我們在合作中要尋找好的合作伙伴,先成就他人,繼而成就自己。”
讓網易考拉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消化了四八新政帶來的影響,甚至實現了危機中彎道超車。
事后回憶時,張蕾說道:“越是危難的關口,越要和合作伙伴一起挺過去”,正在基于此,網易考拉才能夠憑借“閃電戰”、“殲滅戰”和“持久戰”三大戰役,改寫跨境電商行業格局。隨著消費市場的進一步升級和新品市場的崛起,網易考拉正在進入一片全新的海域,天高海闊。
1
取道跨境電商
2014年7月,海關總署出臺了兩份公告,為跨境電商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據,丁磊從中看到了新的機會。那幾年,是移動互聯網潮起時,也是消費升級風起時,丁磊有了一些新思考。 從不輕易出手的網易開始密集出手,網易考拉便在其中,從有想法到調研到決策只用了一周時間。
那一周時間里,張蕾全國各地到處飛,在各個保稅區做調研,在與丁磊密集溝通后,他們覺得這是一場閃電戰,要快,要搶窗口期。
網易考拉立項之后做的第一個重要決定就是“搶倉”和“搶品牌商家”。事后來看這個決定對于促成網易考拉牽手天貓國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那一周的調研中,張蕾發現“保稅區的面積有限,是稀缺資源,所以考拉在成立之初,就迅速搶占國內最多的保稅倉資源”。
根據艾瑞《2019年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網易考拉自營保稅倉的數量是15個,小紅書和唯品國際是5個;自營海外倉網易考拉占據18個,小紅書只有4個,唯品國際是5個”。張蕾認為物流是阻礙行業發展的重大阻力,要提供優質服務就必須有倉。
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網易考拉開始搶品牌客戶,方法就是解決品牌商家入華的后顧之憂。針對不了解中國市場的境外品牌,網易考拉包攬了選品、通關、物流、倉儲、運營等在內的所有事,品牌方只需要提供商品即可, 通過自營直采+精選,網易考拉俘獲了一大批全球品牌。
網易考拉以自營直采模式為核心,在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和辦事機構,目的是與全球眾多一線品牌和優質供貨商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另一方面,網易考拉也會與海外綜合電商平臺合作,如日本樂天等。
做這一切最終的目的,是讓好貨盡快到網易考拉的碗里來,到客戶的家里去。速度是第一,品質是基石,落到實處是強大的供應鏈能力。
2
堅持自營直采
最初上線的時候,網易考拉也允許第三方賣家入駐,但是“在產品備貨和物流響應速度上,自營模式更勝一籌”,于是網易考拉最終決定了走自營模式,自營模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 相比已基本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國內電商市場,跨境電商是信息不對稱重災區。
同樣一個產品,網易考拉給消費者提供的是品牌直采,其它跨境電商平臺的搜索結果則指向了30家價格不一的供應商,自然是網易考拉更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堅持自營模式也成為網易考拉吸引歐洲品牌的一個重要因素。自營模式是杜絕假貨的最好途徑,這是歐洲品牌看中的。
“他們都經歷了幾代人的傳承,經歷了比較長的經濟周期,看到了經濟爆發式增長可能會帶來的一些問題, 所以更關注品牌、品質如何長期的傳承下去。”張蕾表示,在網易考拉之前,也有平臺在歐洲砸過錢,“但都不在一個溝通頻段上”。他們更傾向于和品牌直采的平臺合作。
2017年,丹麥國寶級品牌,擁有131年品牌歷史的有機商品之王Irma超市在網易考拉獨家上線旗艦店,丁磊表示:“讓中國的新消費回歸*的狀態”?;诖?,網易考拉啟動30億歐元的“歐洲戰略”、澳新招商會、5000億日元的“日本戰略”和30億美元的“美國戰略”。
那一年的雙11商家大會上,張蕾宣布:“我們拿下了行業市場份額第一”。說完便紅了眼眶,“沒人知道這個過程,我們付出了什么”。
拿下了市場份額第一的網易考拉在第二年宣布改名,之前叫“網易考拉海購”,之后才是“網易考拉”。同時,網易考拉啟用了全新的品牌LOGO和Slogan——我的美麗世界。這意味著網易考拉正式從單一跨境電商平臺升級為匯聚全球商品的綜合電商平臺。
改名背后,是對新時代的預判。在2018年的上海進博會“跨境進口全球趨勢高峰論壇”上,張蕾表示,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正迎來“黃金窗口期”,未來2-3年跨境進口貿易將幫助品牌打破原有行業壟斷,并重新建立各分類消費者品牌選擇的排名心智。所有的一切都將重來。
3
黃金窗口期
時間似乎又回到了2014年,那年8月,丁磊提出要做跨境電商,于是找來張蕾等人做決策。在經歷了一周密集出差后,他們認為“欲做從速”,因為有窗口期。五年過去了,網易考拉再次做出預判, “黃金窗口期”聽起來激動人心,但同時意味著更多變化,這將是終局之戰。
為了搶占這個黃金窗口期,網易考拉在進博會上與超過110家企業完成累計近200億人民幣的商品采購協議,與近10家代表性品牌簽署戰略升級協議。同時,網易考拉開始了一站式服務保障體系的建立,希望減輕全球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時的風險和擔憂,成為對接海內外的窗口。
跨境電商平臺,本質上其實是一個“上新”平臺,更是一個品牌推廣平臺。張蕾認為,“只給商品標一個好價格,其實是玩兒不轉的,需要豐富的媒體手段做助力”。 所以網易考拉對外一直強調自己是“媒體型電商”。從這一點上來說,網易考拉和全面啟動新品戰略的阿里很像。
在今年4月舉辦的天貓TOPTALK超級品牌私享會上,天貓總裁、淘寶總裁公布了三大戰略:新品戰略、新客戰略和品牌旗艦店升級。這和網易考拉的戰略方向高度一致。貓淘有6億日活用戶,7500萬重度新品消費群體,而網易考拉最不缺的就是新品和重度新品消費群體。
網易考拉牽手天貓國際,是一次主動伸手的結果,標志著網易服務化能力的對外開放,最終的結果將是網易考拉、網易和阿里三方共贏。
從戰略的角度講,網易考拉在跨境電商市場上已經做到極致,未來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搶在黃金窗口期關閉前讓大局落定,最快的方式就是找一個同樣強大的合作伙伴,在生態和優勢上互補,阿里是那個最合適的標的。 同時,網易也將回歸現金流高速增長。
網易能夠成為中國互聯網遠古時代的幸存者,至今依然盤踞在中國十大互聯網上市公司排行榜上,靠得就是這種時而激進時而務實的風格。
2015年,為了給網易考拉背書,丁磊在致用戶信中寫道:“網易在中國經營18年,目前市值近150億美元,誠信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當網易考拉與天貓國際牽手的消失坐實的時候,網易的市值已躍升至343.42億美元。市值不斷攀升背后,是穩健增長的營收和持續優化的利潤。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