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商 >  電商培訓 >  正文

零售電商平臺的 “抗疫”能力

 2020-02-12 10:31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本文為證券市場紅周刊2月7日紙質雜志刊發稿件,原標題《從零售電商平臺的 “抗疫”能力看美團的損失和受益》(原文有刪減,本文為完整版)

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考驗著每個行業及每個企業。在我重點研究的零售電商行業,本文將重點分析平臺型企業的“抗疫”能力,也就是零售電商平臺在這樣極端的不確定性*中的抗風險能力。

在零售電商行業,各類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均屬于平臺,電商企業像美團、阿里、拼多多均是平臺。

此次疫情中除醫療相關的品類之外,就是外賣、生鮮食品、酒店旅游、出行這些與疫情關聯度高的重點品類,隨著深圳確診一例外賣小哥的新冠患者,讓近半年來在港股增幅迅猛的美團倍受關注。

接下來將以美團為重點案例進行深度分析,在疫情期間平臺企業的影響和抗風險能力。

零售電商平臺的能力和主要成本

作為平臺,美團和阿里、拼多多、購物中心一樣,其核心能力主要是商家的組織協調,其次才是平臺本身的營銷和運營管理、訂單履約。

這些能力讓一家平臺在*發生之后,風險損失能降至最低,因為這些能力并不涉及“存貨管理”。

平臺主要成本是一次性投入的建設成本,以及后續的部分升級迭代的新增成本和維護成本。這些后續新增成本和維護成本中,互聯網平臺主要是人力成本和服務器及帶寬成本,購物中心主要涉及材料和建設成本。

平臺主要成本具備“邊際效用遞減”:德國經濟學家戈森曾提出一個有關享樂的法則: 同一享樂不斷重復,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 由此演變出經濟學中著名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后,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

其次是部分持續的獲客成本,包括營銷支出和降低補貼。

從美團的財報數據來看,平臺主要成本和其它成本表現為運營支出、營銷支出和技術投入。

由于沒有“存貨管理”,所以涉及商品采購和管理相關的人力、損耗、折舊等成本并不需要平臺承擔。

從成本的角度來分析,平臺型企業的損失是非常小的,特別是像美團、阿里這些平臺主要成本已經遞減多年的成熟平臺來說更是如此。

而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大都是自持物業,除了平時簡單的維護成本之外(許多還是臨時工),并無更大的額外成本。

反而是平臺上的商戶會因疫情遭受重創,例如美團的酒旅商家,由于在美團訂單量的大幅下降(其它平臺同樣如此),這些商家仍然需要承擔酒店、景區、車輛等租金及日常維護、折舊等涉及各項“存貨管理”的成本。

美團的損失和受益

當然,由于這些品類的訂單大幅下降導致平臺現金流和營收的減少、利潤的下降同樣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考慮到具體的平臺業務占比,損失有所不同。

從美團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來看,其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收入為61.81億元,占據季度營收22.5%,占比雖有大幅提升,但相比餐飲外賣來說仍然較小。

從美團針對此次疫情發布的《所有境內訂單可免費取消,啟動1億元應急服務保障金》 的旅行訂單應急服務政策來看,雖然該品類受到訂單下滑的影響,卻由于平臺性質不至于造成嚴重損失。

如果沒有此次疫情,那么按照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的同比增速39.3%,換算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速,由于是春節假期預計這部分營收極有可能達到80億至90億元的規模。

如果此次疫情能在2月底結束,美團在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的訂單預計最高損失將達到60億至70億元左右。 一旦3月出現報復性消費,這個最高損失將大幅下降至30億至40億元左右。

其次是受影響的餐飲外賣業務,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營收156億,占據著其季度營收57%的比例。

考慮到比例超過57%且在春節期間,哪怕沒有此次疫情,參考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在春節期間外賣的訂單量都會有所下降。

隨著深圳外賣小哥被確診為新冠病例,毫無疑問會進一步導致外賣業務量的下滑。

隨著美團推出“無接觸配送”的服務,這個下滑趨勢將有所緩解,且隨著疫情人數的增加,繁忙的醫務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外賣需求將大幅提升。

截至1月27日,美團外賣“無接觸配送”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184個城市上線,預計2月10日后將覆蓋全國大部分城市。

美團外賣“無接觸配送”覆蓋城市名單

由于外賣屬于“日頻”剛需,考慮到新增的醫務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外賣需求,結合原本第一季度外賣訂單本身就會少于其它三個季度,本次疫情對美團外賣訂單的影響已減至最低程度。

長遠來看,用戶不能出門,觸達新用戶更廣,而對老用戶,疫情期間更加高頻使用到家服務,從而使得滲透率大大提高,甚至有可能進一步占據用戶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外賣的“無接觸配送”服務沒有額外增加成本,且從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來看,外賣業務占比高且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疫情中,很多高端小區和醫院等都希望有取餐柜,對智能取餐柜的推廣也有推動作用,未來或許能擴展到更多場景中去。

美團外賣騎手正在真功夫取貨,準備給醫護人員送餐

最后,美團的新興業務在此次疫情受益非常大,包括“美團閃購”(美團跑腿、送菜等業務,相當于超市的到家業務,生鮮食品品類的到家需求劇增)、第三方服務(提升餐飲企業經營能力的系統等服務,疫情時期服務企業更重視練內功)、B2B采購(快驢平臺)、金融業務等。

第三季度,為美團“拓展邊界”的新業務總營收由2018年同期的35億元增長65.4%至57億元,該營收已經非常接近到店及酒旅業務的61.81億元。

預計此次疫情將使得新業務進一步得到增長,初步估算2020年第一季度這部分新業務或能夠彌補到店及酒旅業務的營收損失。

結 語

1、截至2019年9月30日,美團提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1億元,預估2019年第四季度現金流將更高。 美團現金充足使得突發重大事件的抗風險能力大大提升,美團作為平臺在此次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

2、美團的新業務在此次疫情中大為受益,帶來大量變現機會,如餐飲管理系統服務性收益等,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到店及酒旅業務的營收損失。

3、無人配送有機會加速應用,美團在無人技術的投入將在未來得到更高回報,體現出長期價值。

4、由于3月將公布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然這些數據不受疫情影響,考慮到12月提前預定的酒旅訂單及年底外賣訂單的增長,3月公布的2019年全年盈收數據并不受此次疫情影響,對市場而言是利好。

4~5月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時,消費信心已經恢復,疫情的心理影響降至低點,加上新業務對沖,相信對美團的影響也較為有限。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