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醫美市場不相信“無邊界

 2020-08-30 09:25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二季度財報公布后,美團的股價應聲上漲,目前市值已達到1.56萬億港元。股民們在慶祝的同時,卻少有人關心美團是否被高估了。

從千團大戰,到與餓了么、百度外賣爭奪外賣市場爆發的風口,最后獨占六成市場份額……雖然美團的成績有目共睹,但人們在談論美團時,仍然還是有一個疑問:美團有沒有邊界,如果有,又會在哪里?換句話說,美團還能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講嗎?

從團購到外賣、共享出行、金融服務……,一個又一個的新故事在為美團的未來添磚加瓦的同時,也埋下了一顆又一顆的暗雷。

最近美團平臺上被曝光的諸多醫美亂象,正是這種隱憂的證明。

近日監管部門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美團點評旗下的上海漢濤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因未制止違法廣告發布,而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9.46萬元,以及罰款9.46萬元。而這并不是美團醫美業務第一次爆出負面消息,存在的問題也不止涉及廣告。

醫美亂象非首次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本次被處罰的漢濤公司與漢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互誠公司均為美團點評旗下公司。其中,漢濤公司是大眾點評平臺的運營主體。

決定書顯示,大眾點評被罰是由于平臺上存在,被列入監管名單的毒性藥品。從2017年7月開始,部分大眾點評平臺的合作商戶在大眾點評平臺對外發布“衡力瘦臉針”“BOTOX 保妥適”“肉毒素瘦臉”等廣告內容,上述衡力及保妥適品牌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劑,已于2008年7月21 日被原衛生部及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列入毒性藥品管理,依法不得做廣告。

而經監管部門查明,共計有 17 家大眾點評平臺的合作商戶分別在大眾點評APP或網站上發布了涉及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廣告,上述廣告內容均由上述商戶自行設計制作并上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眾點評平臺上出現違規藥品之前的2016年6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曾發布了明確的警示提醒,不當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可能會引起肌肉松弛麻痹,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的癥狀。消費者應到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醫療機構或醫療美容機構進行注射美容。

至于漢濤公司在這件事中的的角色,判決書上的描述是,漢濤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五條“公共場所的管理者或者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利用其場所或者信息傳輸、發布平臺發送、發布違法廣告的,應當予以制止”的規定,構成未制止違法廣告發布的行為。

可見,作為平臺運營方的漢濤公司,并沒有盡到應盡的監管責任。

實際上,這并不是美團系的醫美業務第一次被處罰,更不是第一次被爆出存在亂象。

廣西綜藝旅游頻道的《法治最前線》節目曾報道過一起醫美事故,消費者小玥在美團平臺上看到了“慧醫堂”這家連鎖美容店。今年5月在美容師的推薦下做了“光子嫩膚”項目,但隨后發生了面部大面積燒傷的情況。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給出初步診斷結果是:身體體表<10%燒傷,顏面部1.5%。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對美團平臺投訴中,就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針對醫美業務的。

無獨有偶,今年7月,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公開了多個醫療美容警示案例,強調了“溶脂針”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監督科科長劉洪表示,“美白針”、“溶脂針”等在中國沒有正式批準,并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正規守法的醫美機構和醫生不會給就醫者注射這類產品。劉洪表示,不少愛美人士不了解醫美機構是否具備相關資質,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美容院是不允許開展注射手術的”。

然而即便監管部門三令五申,美團平臺上仍然存在“美白針”、“溶脂針”等非法項目。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從媒體曝光以及被官方處罰的案例來看,美團平臺上的醫美板塊亂象繁雜,而這些亂象的誘發原因,其實是有可循的。

首先,美團醫美平臺上存在大量不具備正規資質的機構。正規資質指的是,被收錄到全國醫療機構庫的醫療機構。

以芙艾醫療美容為例,這家入駐美團兩年,評分達5分的機構,就不在國家衛健委醫療機構庫中。也就是說,芙艾醫療美容并不是正規機構,而它又堂而皇之的在美團平臺上營業了兩年之久。

其次,部分商家在宣傳用語上存在夸大,甚至采用非法項目吸引不知情的消費者。漢濤公司這次被處罰,就是鮮明的案例。

另外,在廣告上打擦邊球、入駐機構沒有資質的情況,不僅存在于美團醫美業務中,在外賣業務上也有類似的情況。

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在北海市簽約的1691家餐飲商戶中,有313家證照不全,但仍在美團外賣APP上經營。當監管部門要求報送資質不全的違法商戶時,美團并未如實報送,經責令整改后仍然存在漏報。這表明,美團平臺上的監管漏洞存在已久。

在廣告方面,今年1月17日,美團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就因在廣告中對商品性能、功能、產地、用途等沒有準確、清楚或明白表示,而被罰款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方面并非對平臺上的醫美亂象毫不知情,甚至在今年8月份,還發起了醫美行業的“自律公約”,提出正規資質、正規信息、正規醫生、正規藥械、正規服務等“醫美五正規”。

然而從央廣網以及消費者在平臺上的反應來看,“醫美五正規”并沒有發揮多少作用。就在漢濤公司被處罰后,央廣網又再次做了回訪,發現美團平臺上仍然存在類似的違規內容。

總的來看,美團醫美業務之所以亂象頻出,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平臺方把關不嚴。

這就帶來了一個疑問,為何美團要對屢次被爆出負面新聞的醫美業務“鍥而不舍”呢?

醫美不“美”

實際上,美團之所以要做醫美業務,其實有著“難言之隱”。

首先,業務上的風險讓美團不得不不斷地推出新業務,醫美業務就是如此。

具體來看,美團在業務上的問題主要問題是核心業務增速放緩。作為支柱業務的外賣業務,在商家、用戶兩端的增速都已開始放緩。

以2019年為例,美團全年四個季度交易用戶的增速分別為2.85%、2.62%、3.12%、3.37%,與2018年的5.27%、9.55%、7.12%、4.73%相比下滑明顯。

全年的情況也是如此,美團2019年全年交易用戶的增速為12.5%,2018年時高達29.3%。

2019年美團外賣旺季的活躍商家數的環比增速1.72%、5.08%,而在2018年時還是13.33%、5.45%。

可見,美團進入醫美行業是不得不為。

其次,醫美行業的特殊屬性也是促使美團進入的重要原因。醫美行業的突出特點有兩個,市場規模大且滲透率低、行業利潤高。

在規模方面,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規模將達到3150億元。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滲透率低,與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市場相對成熟的10%左右的滲透率相比,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在2%左右,還有著5倍的發展空間。

在搶占市場方面,美團用的是其所擅長的平臺模式,即左手消費者右手醫美機構。這種模式確實起到了快速搶占市場的作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美團醫美醫療業務已覆蓋近400個核心城市,付費合作的醫美及醫療類機構數量達到了11000家,覆蓋皮膚管理、抗衰老、玻尿酸多個細分品類。但這種模式也帶來了服務質量問題,從媒體的曝光和有關部門的處罰來看,唯流量論的后果正在逐漸顯現。

在利潤方面,我們以已上市的醫美行業公司華熙生物為例。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華熙生物全年總營收為18.86億元,同比增長49.28%;凈利潤5.86億元,同比增長38.16%。與此同時,華熙生物的綜合毛利率高達79.66%,接近貴州茅臺的水平,醫美行業利潤之高可見一斑。

已向港紐交所提交招股書的私立醫療美容連鎖集團,“藝星醫療”的情況同樣如此。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5、2016、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4.05億元、7.23億元、10.37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分別為1300萬元、4920萬元、13380萬元人民幣,毛利率則在58%左右。

只是醫美行業的巨大潛力以及高利潤屬性,對美團來說似乎已經從“蜜糖”變成了“砒霜”。醫美業務的前景,與美團評臺上存在的種種亂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誠然,美團固然可以憑借流量優勢,在醫美行業分一杯羹,據美團點評醫美及健康業務部負責人李曉輝透露,“2019年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年同比增長388%。美團醫美2018年剛剛涉足醫療美容行業,2019年的“年同比”幾乎是以“零”為基數。

但憑借高頻流量四處擴張的模式,不僅無法幫助美團在某些細分領域建立足夠深的壁壘,反而會為追求短期的利益,為不合規商家、非法項目大開方便之門,這無異于拿自己多年積累的企業信譽做賭注。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標簽
美團點評
醫美平臺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