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1月16日美股盤前,波奇寵物發布了2021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這是波奇寵物自今年9月登陸紐交所后的首份財報,而從財報發布后的市場反應來看,資本市場對這份財報似乎不甚滿意。
財報發布后,波奇寵物股價下跌1.90%,截止美股研究社發稿,波奇寵物每股報5.15美元,總市值為4.76億美元。
成立于2008年的波奇寵物成為了中國“它經濟”中赴美上市的首發選手。近年來隨著“它經濟”市場規模和市場體量的不斷擴大,國內寵物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而立足于寵物電商的波奇寵物也站在了一條“黃金賽道”。與美國本土寵物電商平臺Chewy相比,波奇寵物的市場滲透率仍較低。對于波奇寵物交出的首份成績單,投資者們又該如何去看待呢?
電商銷售身陷增長“桎梏”,“頭部”玩家依賴癥引流量焦慮
作為一家專注于寵物服務的垂直電商平臺,寵物產品銷售是其主要的營收來源。據最新一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波奇寵物電商產品銷售收入為2.28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1.70億元,同比增長34.1%;與上一財季的2.38億元相較之,環比下滑4.2%。
從其營收結構上來看,波奇寵物雖構建了“社區 + 電子商務 + 服務”的一站式寵物綜合服務平臺,但其營收的絕大部分來源來自于寵物電商。本季度波奇寵物的總營收為2.292億元,而產品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為99.48%。
從歷史數據看,本季度產品銷售收入的表現其實并不算好,作為波奇寵物公司的最主要且最重要營收來源,產品銷售收入的不佳也直接導致季度總營收增速的放緩,也牽連至其股價表現。
而本季度產品銷售收入不佳的原因,美股研究社認為在于以下兩點:一是用戶數量增長疲軟,無論是單個客戶的客單價還是總GMV,都同比增長減緩;二是頭部綜合類電商平臺(淘寶、京東)對于市場的擠占。
在國內寵物電商市場占有率/滲透率上而言,波奇的市場份額遠不及淘寶、京東等綜合類電商平臺,這其中固然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所致,但更為重要的是寵物糧生產商在供貨時會優先選擇綜合類大型電商平臺,其次是線下寵物店店主,最后才是波奇寵物這類的垂直寵物電商平臺平臺。
這種情況也造成了波奇寵物在流量上對于淘寶、京東等頭部品牌的依賴程度較為嚴重。美股研究社認為這種情況對于波奇寵物未來的發展是較為不利,一旦今后淘寶、京東成立了其電商頻道,對于波奇寵物市場份額的擠占恐怕將會更加嚴重。
不過,可喜的是,今年雙十一期間波奇寵物的GMV增長表現不錯。其在2020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雙11”全球購物節期間商品總銷售額(GMV)達到2.44億元(約合3700.1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39.97%。借助這波銷售浪潮,波奇寵物在下一財季的產品銷售收入可能會更為亮眼。
“出血”持續但同比放緩,“生態圈”策略致成本高漲
本季度波奇寵物凈虧損額為2750萬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虧損4350萬元,同比收窄幅度為36.78%。
從歷史數據看,波奇寵物自2008年成立以來,12年的時間里還從未報告過盈利。但至少可喜的是,本季度波奇寵物的虧損額已經放緩,這是本季度財報最大看點,或許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訊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成立,去年6月上市的Chewy,目前同樣處于虧損狀態。美股研究社認為,這或許源于二者所處的垂直寵物電商版塊尚處于爬坡階段,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市場滲透率都處于初步發展時期,而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則需要時間的探索。
而與Chewy專注于寵物電商領域不同,波奇寵物的業務還涵蓋寵物社區等線下服務,波奇寵物的野心顯然不止于做單純的寵物電商,而是致力于打造“電子商務+服務與新零售+社交與內容生產”的一站式平臺,一個打通線上與線下業務生態閉環。
但在尚未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打造“生態群”,這也直接導致波奇寵物的營業成本在不斷高漲。本季度其總營業成本為人民幣7,710萬元,比上年同期的6,830萬元增加了12.9%。
在美股研究社看來,波奇的“生態圈”可以說是并沒有形成閉環,總體感覺僅僅是一家規模較大并且擁有消費者交流平臺和其他衍生服務的經銷商而已,并沒有打造出自己預設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生態,所以,上市首日波奇寵物跌破發行價,也可以說是市場的理性反饋。
波奇寵物上市的初衷或許在于搭乘美股上漲的“順風車”,募集更多資金以完善其發展模式,但至少從目前情況看,波奇寵物的盈利現狀仍堪憂。而市場的等待是有期限的,探索出一條合適且穩定的發展模式,是波奇寵物當前需面對的最主要挑戰。
“它經濟”市場開啟加速鍵,波奇寵物能否成為下一個Chewy?
波奇寵物高層的商業嗅覺還是較為靈敏的,在2008年就瞄準了寵物電商賽道,而隨著國內“它經濟”市場規模在最近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可以說波奇寵物站在了一個“黃金賽道”。但與美國同行Chewy對比看,波奇寵物上市1個多月的表現堪比“青銅玩家”。
據Frost &Sullivan數據,美國2019年整個寵物市場體量達到957億美元,居全球第一,而中國2019年整體寵物體量達到2049億元(約合302億美元),預計2023年達到5000億規模。二者的市場規模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另據雪球網數據,截止發稿,波奇寵物的市值為4.96億美元,自上市以來股價下跌幅度為45%。Chewy的總市值為259.31億美元,自年初至今股價上漲117%。刨去上市時間先后的差異,美股研究社認為二者的差異緣由在于以下幾點:
一是雖國內寵物行業發展迅速,但相較于美國、西歐等國家,中國的人均寵物數和統計的寵物總數均處于較低水平。以中美兩國為例,在人口差距近4倍的情況下,國內報告的家庭寵物數僅略高于美國,這也表明國內的寵物衍生市場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現象背后反映的是意識和習慣的差異。美國家庭中家庭寵物的出現時間較長,因而二代寵物養育十分普遍,而這也使得美國家庭在寵物身上的消費時間長,消費習慣已經發展固定。而中國家庭養育寵物的時間并不長,且棄養的現象更為普遍。
據數據顯示,2019年人均單只寵物犬年消費6082元,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4755元,同比增長10.3%;美國人均養狗年花費1270美元,人均養貓年花費1070美元,此后每年的花費遞增500美元。
二是中美垂直電商發展的差異。相較于美國,中國在電商平臺上更為集中,且電商的市場滲透率更高。美國境內Amazon的霸主地位牢固,但其會員人數與全美總人口的比重并不高,這也表明美國消費者在垂直電商平臺的消費頻次更為頻繁。
這也表現在波奇寵物和Chewy二者的市場滲透率上,Chewy在美國寵物電商的市占率超過50%;而波奇在中國寵物在線零售平臺位列第三,僅有1.9%的市場份額,遠低于淘寶和京東。
綜而言之,波奇寵物與Chewy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些差距不僅體現在兩家公司的體量和市場滲透率上,還反映在中美兩國目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寵物產業,對于波奇寵物今后的動向,美股研究社也將會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轉載請注明版權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