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最后一天,蘇寧易購“靴子落地”。
2月28日晚間,蘇寧易購發布公告宣布引入國有戰略投資。交易完成后,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將持有蘇寧易購8%的股份,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5%。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電器集團持股比例為21.83%,張近東仍為第一大表決權股東。3月1日,蘇寧易購復牌后漲停。
就此,備受矚目的“蘇寧股權轉讓事件”歷時數月后落下帷幕,邁過而立之年的蘇寧又將如何迎接自己的下一個十年?
做減法與輕裝上陣
做減法,是企業在到達一定階段后必然的修行。
前不久火爆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現象級應用“Clubhouse”如果從功能性上來看,甚至可以被簡單的視作一個簡化版YY,不過也正是它的這份簡潔和易用,讓它在這個越發繁雜的移動互聯網生態下成為了新的焦點。
而這背后是絕大多數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做減法永遠比做加法難。這也是為什么張小龍談及微信時始終在強調“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做產品如此,做企業亦如此。
對于蘇寧而言,從30年前張近東在南京租下那個銷售空調的200平門店一刻起,零售就一直都是蘇寧最核心的存在。
相較于拓展業務,能夠長期且堅定的聚焦主業一家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會做減法的產品經理是優秀的,而一個會做減法的企業家更難能可貴。去年12月,蘇寧剛剛度過了自己30歲的生日。在30周年公益慶生儀式上,張近東說了這樣一段話:“第四個十年,蘇寧正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我們要堅定地聚焦零售發展,自上而下地聚焦主航道、主戰場,做減法、收縮戰線,不在零售主賽道的,就要該關的關,該砍的砍。”
同時,其將“聚焦”和“服務”作為關鍵詞的蘇寧確立了未來十年聚焦零售主航道的發展戰略。
由此可見,30年后的今天“零售”依然是蘇寧易購的核心戰場。
根據蘇寧易購發布的2020年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蘇寧實現商品銷售規模4163.15億元,線上銷售規模占比近70%。其中,Q4營收同比增長13.75%,云網萬店平臺商品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3.67%。
在疫情“黑天鵝”來臨的大背景下,2020年能夠持續保證業績的穩步增長,既展示了蘇寧易購自身強大的韌性,也進一步體現了其在核心零售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也因此,國資入局無疑是對張近東團隊充分的信任。
從股權分配的角度來看,國資并沒有像此前外界猜測的那樣直接取代張近東成為蘇寧的絕對控股股東,張近東仍持有很大的話事權。
在相關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這種管理層、戰略投資者、國有戰略資本等各種結構融合協同發展的態勢,對于未來的蘇寧而言有著“扶上馬送一程”的寓意:一方面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和決策水平,另一方面各方股東的優勢資源也會產生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蘇寧的經營能力。
零售市場競爭風云變化,蘇寧的基礎已經足夠牢固,資金和資源的到位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而下一階段的競逐無疑將以雙贏為目標,形成新的“零售業”勢能。
雙贏的“火力加持”
之所以這么說,源自深國際、鯤鵬資本的重要戰略意義。作為產業投資人,深國際、鯤鵬資本在商品供應鏈、電商、科技、物流、免稅業務等領域均有著深厚的資源優勢,這種綜合賦能的能力未來對蘇寧的“零售主賽道”有著巨大的助力。
所有人都知道,電商是個極度燒錢的行業,步入新零售時代需要線上線下相互結合,背后的資金和資源投入也會進一步的增加。所以,缺錢很長時間內都是各大電商平臺的隱痛。蘇寧整體戰略方向是正確的,只是在推進的過程中對于資金的需求也更為緊迫,并且作為A股唯一一家上市的電商企業,蘇寧的融資條件和環境比那些在美股、港股上市的企業更加嚴苛。
此次國資入局之后,帶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為蘇寧提供了更為充足的“彈藥”。目前易購總股本為93.10億股,如果按照24日的收盤價7元/股測算,此次20%-25%的股份轉讓意味著130.34億~162.93億元。這百億資金的到賬,也令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了更大底氣。
同時,深國際、鯤鵬資本帶來的不僅僅只有這百億的資金。國資的加入,也就意味著蘇寧將獲得更開放的政策與融資利好。
當然,投資追求的雙贏,所以好處自然就不會是單方面的。
考慮到過去幾年蘇寧在零售領域的大規模投入,經過長時間的培養這些新零售的基礎設施以及大體框架基本都已經搭建完成。根據最新的業績快報顯示,目前蘇寧已經實現零售線上+線下全場景覆蓋。在線下,蘇寧易購網絡覆蓋全國,擁有蘇寧廣場、蘇寧家樂福社區中心、蘇寧百貨、蘇寧零售云、蘇寧極物等各類門店;在線上,蘇寧易購線上通過自營、開放和跨平臺運營,在電商零售企業中也位居前列。
從產業鏈和行業賦能的角度來看,蘇寧易購所搭建零售行業的基礎服務,正在成為國內“云零售”賦能者和支撐平臺。
這種從線上到線下完成的零售產業布局,在未來的經營中必然會實現大規模產出效益,因此資本在這個時間點入局,無疑是提前占據了一個最好的位置。
此前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微博評述蘇寧股權轉讓時就表示,這是一家被嚴重低估的公司,做了很多有價值的零售探索和建設,是值得持續關注的案例。“國有資本的進入,釋放的信號很強烈,那就是擁有扎實商業基礎設施的企業,值得投資。希望這次資本進入能為變革加入新的動力,蘇寧能持續擴大競爭優勢。”
換言之,一個以華南地區為起點的“新戰場”,將在國內新零售領域逐漸呈現。
大灣區的隱性價值
蘇寧易購的新賽道,既有云上的布局,也有現實世界的落子,未來這種線上線下的合力會如何進一步融合迸發?
先看一下蘇寧易購在國內零售行業的位勢,這是一個鮮見的能夠實現零售線上+線下全場景覆蓋的商業模式。在線下,蘇寧易購的銷售網絡覆蓋全國,擁有蘇寧廣場、蘇寧家樂福社區中心、蘇寧百貨、蘇寧零售云、蘇寧極物等各類型門店形態;在線上,蘇寧易購線上通過自營、開放和跨平臺運營,在電商零售企業中也位居前列。從產業鏈維度看,蘇寧易購所搭建的零售行業基礎服務,也在逐步成為國內“云零售”的賦能者和支撐平臺。
這種形態在大灣區環境下,又會產生哪些變化?在獲得深圳國資的加持之后,蘇寧易購表示將在深圳設立華南地區總部,充分依托產業投資人的本地資源優勢,全面提升公司在華南地區尤其是在大灣區的經營能力及企業品牌知名度,有效提升市場占有率。
可以說,在全面建設大灣區的時代背景下,落地深圳這個大灣區最重要的核心引擎城市,對于蘇寧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
相關行業分析人士對此表示:“深圳的營商環境優越,且從此前深圳國資戰略入股的幾個案例萬科、中集等來看,也能有效實現戰略協同,互利共贏;此外,從此次方案本身來看,股權結構、治理結構設計充分市場化,也充分尊重張近東作為創始人的貢獻,以及其所領導的管理團隊的能力和價值,繼續保持管理團隊的穩定。”
另外,作為年輕人眼中與北京、上海并列的“打拼圣地”,深圳擁有著大量互聯網企業和實體企業,這些企業也將會和蘇寧的資源形成更多協同合作、協作賦能。
資金之外,從業務層面來看,此次入股的深圳國際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物流、收費公路。主要戰略區域包括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重點介入城市綜合物流港及高速公路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經營。
業務協同上,其與聚焦零售業務的蘇寧有著非常高的業務契合度。對于蘇寧而言,未來的零售主賽道需要這樣一家成熟的合作伙伴來保證自己的物流競爭力,夯實蘇寧易購的核心能力,保證自己的核心零售用戶的用戶體驗。
進入第四個十年,蘇寧正在進行又一次轉型。去年818大促啟動發布會上,蘇寧宣布從“零售商”升級為“零售服務商”,輸出供應鏈、物流、場景、金融和技術五項服務能力,開放賦能產業生態中的中小微經濟體。
但是,任何轉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去年12月張近東曾對外表示:“零售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穩扎穩打、循序漸進是蘇寧一貫的風格,蘇寧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培育競爭耐力、增強發展韌性。”
【結束語】
事實如此。一方面,未來蘇寧的“云端一體”模式如何發揮協同運作成效,能否經受規模驗證的考驗,有待時間去證明;另一方面,伴隨大灣區未來的騰飛,在這個時間點深扎大灣區的蘇寧能否迅速強化新的業務板塊“云網萬店”,為用戶、供給側的增長帶來助力,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深圳國際的資源與資金優勢、區域優勢等綜合因素作用下,未來十年蘇寧將如何開啟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賽道,值得關注。
文章來源: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jowhsIgTewrlHJilomqaSQ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