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短視頻 >  正文

一二線城年輕人逐漸被土味視頻洗腦,算法正在綁架我們!

 2021-03-14 15:32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文/熔財經

作者/吹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這樣的錯覺,看多了土味混剪,刷B站也像在刷快手一樣。難道是因為中國互聯網越來越土了嗎?

故事要從一個叫李翔偉的年輕人說起。

去年2月,他在微博發布了一個《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混剪視頻,這一支視頻在當時紀念皇后樂隊的浪潮中脫穎而出。齊天大圣和八戒二人跳起來聯手毆打別人,一群成年人穿著“紙尿褲”爬過馬路,就算畫質糊到還不如用座機拍的視頻,但是配以歌手凄迷的歌聲竟然產生了有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不管你知不知道皇后樂隊,甚至不管你了不了解搖滾,你也一定能在2分鐘荒誕而又真實的魔幻現實主義視頻中感受到生命的掙扎,還莫名覺得催人淚下。估計李翔偉自己也沒想到,這個視頻竟然撕開了高級審美與低級趣味碰撞的口子,掀起了一股子搖滾加土味的混剪潮?;槎Y現場,穿著奧特曼衣服的新郎牽著新娘入場,大馬路上小伙子躺在小三輪上的皮沙發上玩手機,瓢潑雨夜,大叔就著大雨豪飲…評論區也早已被贊美聲占領:“這哪里是土味,這是藝術!”

為什么這么說,都是因為一個字: 喪。

有多少人交完房租水電,吃了油米泡面,一看工資白給。憑什么別人生日爸媽送別墅,而我還在給房東打工?“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也就成為我們年輕一代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但是卻無力改變現實,只能在一個又一個的深夜,躲在被子里撿起審丑土味宣泄,在搖滾樂“直到大廈崩塌”的嘶吼里訴說著“眾生皆苦”。 其實在這種形式的混剪視頻火了之后,李翔偉已經不在江湖,反倒是追逐刻意賣慘或者是虛假快樂的大有人在,當然,這些人被罵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映說:連續數小時刷土味混剪,愈發讓人沮喪。

“睡前刷到了一條土味混剪,代入感太強焦慮到3點沒睡著。”很多時候,這些視頻的確沒能促成我們有益的行動,反而搶占了我們本該休息的時間,麻痹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沉浸在奶頭樂的虛幻情緒中。就像從被浴室玻璃炸傷手的小張,到一天增加55萬粉絲的吹頭小哥,還有最近三天內無限反轉被炒出一部電視劇的藏族帥小伙丁真,花了我大把時間來吃瓜,現在呢?查無此人了。我又得到了什么呢?只有黑眼圈了。其實,我們刷視頻并沒有什么問題,有問題的是控制不住的上癮。

而上癮是可以被“算法”設計出來的。平臺的“偏好算法”利用了我們的注意力,能不能抓眼球,能不能吸引你,是它們推薦的唯一標準。

很多土味混剪只是粗制濫造的追風之作,但只要你愛看它就瘋狂給你推薦,某種視頻形式火起來,也少不了算法的推波助瀾。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每次打開抖音,一刷就是幾小時起步,可明明都是些降智視頻,什么飛龍在天那種劣質特效的視頻甚至還能引起不適,還總是能讓我多看幾眼。與此同時,我們卻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平臺的打工人。你知道嗎,你每刷一小時快手,就給它賺了1毛1分錢廣告費。雖然1毛微不足道,但快手用戶每天要刷1.88億個小時視頻,對,是億。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曾經面對質問、回答其盈利模式的時候,也說了一句是“用大數據做廣告”,就受到了數十億美金的巨額罰款。在過量的貼合用戶心理的營銷內容中,或許,我們真的變成了工具人,變成了一個個純粹的UV、PV、RV、DAU。

各位,你們可以想想現在還有多少時間是受你自主控制的?很殘酷,除了睡覺,就是蹲馬桶的時間我們都在被動的出賣注意力,被動的接受商業廣告。

你看,我們的時間其實都被資本控制了,我們都變成了被剝削的“數字勞工”,而這個世界也正在被算法操控。美劇《西部世界》第三季里有一個“被算法拋棄”的人類。他沒有父親,5歲被有精神病的母親遺落在餐館,因為過度悲傷把店員用來安慰他的粉紅色冰淇淋都給吐掉了。而這些信息全部被算法捕捉下來了,并計算根據模型計算出了他的死法——一個被父母拋棄的遺傳精神病患者,有*傾向,他因此被算法歸為“不值得投資”的人,所以他找工作參加培訓自然就都被拒絕了。雖然現在的算法還沒有智能到把人標簽化到這種程度,但細細想想卻讓人不寒而栗。

隨著算法不斷提升,會不會有一天徹底馴服人類,而人類成了算法的寵物呢?

當然,最后我還是想借用那句經典的話來結尾:算法是沒有價值觀的,但是做算法的工程師是有價值觀的,就好像科學雖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籍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熔財經:城市商業新媒體,區域經濟鏈接者,產業趨勢發現地。‍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