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移動互聯 >  正文

用戶增長迎來“瓶頸”, 5G能否成為聯通突圍的關鍵?

 2021-03-15 13:09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幾天前,聯通發布了其2020年的財報,其中,聯通的利潤增幅較大,移動服務收入同比由負轉正,創新業務收入不斷提升等數據,都是本次年報中的亮點。

另外,在此次財報中,聯通首次公開了其5G用戶的相關數據,2020年作為5G普及商用元年,隨著三大運營商的5G數據出爐,投資者終于一窺其貌,到底誰會略勝一籌?

一、營利雙增的聯通,卻面臨用戶出逃的困擾

“熔財經”在財報中看到,聯通2020年的營業收入為3038.38億元,同比增長4.6%,凈利潤124.94億元,同比增長10.3%??傮w來說,營收和利潤都在穩步提升,聯通“轉型增效”戰略下,成績明顯。

過去三年,聯通的營收和利潤的增長都比較穩定,在17年“混改”之后,通過 “降本增效”和加大創新業務的發展,聯通從18年開始,營利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不過,反觀聯通的用戶數量,卻“不升反降” 。截止2020年12月底,聯通全年累計凈流出用戶多達1200多萬,總用戶量只剩下3.06億,是三大運營商中流失率最高,也是用戶數量最低的一個。

從上圖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電信新增的用戶數量,幾乎就是移動和聯通流失的用戶總和,也就是說,整個通訊市場,已經很難實現用戶數量的“量增”,運營商下的用戶增長,不過是運營商之間的用戶流動。

再說,雖然從數據上看,電信的新用戶增長最多,但實際上,這是三家運營商主導不同的戰略所導致的 。由于移動整體用戶數量最為龐大,因此目前移動的首要任務不是尋找增量用戶,而是拓展自己較弱的寬帶業務和新業務轉型,相反,寬帶業務強勢的電信,則更看重移動用戶擴張。

而“熔財經”認為,聯通去年之所以客戶流失嚴重,與其激進地推動2G用戶退網有關,當時2G用戶在聯通總體用戶總量中 ,仍占將近1/3,取消2G網絡也引起不少聯通用戶的不滿,但對聯通自身而言,或許更希望通過此舉,進一步增加運營的效能。

所以,對三大運營商而言,其實彼此都明白單純靠用戶增長,已經很難拉動營收和利潤的增長了,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更有價值的業務上,比如提升用戶的ARPU值,比如打開5G的滲透率。

二、 聯通用戶最少,凈利潤增幅最大,原因何在?

不過,盡管用戶丟失不少,但若從利潤表現來說,聯通的數據并不比另兩家運營商差。2020年,電信的凈利潤雖然是聯通的一倍之多,但聯通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3%,相比較之下,電信的凈利潤增幅為1.6%,截止Q3,移動的凈利潤同比降0.3%。

問題來了,無論是原有的用戶數據,還是最新公布的5G用戶數據,聯通都墊底,那它利潤的增速原因何在?

從經營邏輯上來說,要么就是有額外的“開源”,要么就是“節流” 。財報顯示,2020年聯通的銷售費用僅為304.61億元,同比下降9.2%;另一方面,終端補貼成本同比下降了99.3%,省下來的開支成了利潤,賬面上自然就好看多了。

聯通之所以大量流失客戶,其中一個原因也在這里,這兩項成本其實都是為發展新用戶而設,成本卡住了,新用戶的發展自然不如預期。

而另一方面,聯通也在盡力“開源” ,財報數據顯示,去年聯通的移動服務收入達1567億元,同比“由負轉正”,但傳統業務畢竟增長乏力,加上有移動這個龐大的競爭對手,所以聯通也逐漸將重心轉移到新興業務上,尤其是政企業務。去年,聯通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上升高達30.0%

另一個主要收入增長,則來自于固網寬帶業務的發展,寬帶接入收入同比增長2.4%,達到人民幣426億元。雖然增量不算大,但畢竟這是電信的主戰場,且考慮這個數字在2019年是同比下跌的,所以聯通也在盡力開拓能賺錢的戰場。

三、聯通5G,或成未來的重要增長支撐?

除此以外,作為最后公布5G數據的運營商,聯通的5G業務也值得期待。雖然目前聯通的5G用戶數量最少,但其滲透率并不低,整體上來說跟電信不相伯仲,比移動還要高。

若從成本收益角度來看,聯通是用小成本撬動了最大的收益。去年,聯通的5G資本開支為350億元,電信為453億元,移動高達上千億元,為此,聯通宣布將與電信共建全球首張規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網絡,預計雙方均能節省投資超760億元,

從經營體量來看,移動與電信、聯通并不是一個級別,聯通和電信合作的舉動,將能讓兩者在5G業務上享受加速發展,同時大幅降低網絡運營成本,并縮短網絡的建設周期。

除了盡力降低在5G業務上的成本投入以外,聯通也在積極提高5G用戶的ARPU。截止去年底,電信5G用戶ARPU為65.6元,而聯通為70元左右。

此前,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也表示,聯通2G用戶會在今年內全部退網,相信這部分用戶,包括聯通原有的3G、4G用戶轉至5G,王曉初預測2021年,聯通5G用戶的ARPU還會提升超過10% 左右。

當然,“熔財經”認為,聯通想要盡力發展5G相關業務,也因為聯通自身傳統業務在三大運營商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

回看過去20年三大運營商移動ARPU的發展,無論在2G、3G還是4G年代,率先發力“新一代通信網絡”的運營商,往往能在此后提升用戶ARPU值的過程中獲得優勢。

比如在3G通訊年代,由于電信的3G標準占優,因此加入的電信一度將自己的ARPU提升至跟移動差不多。而在4G年代,由于移動最先發力4G網絡,因此移動的ARPU在2015年后率先提升,而電信與聯通就一直處于“守勢”。

因此,對三大運營商來說,5G業務的發展,將會在未來成為影響公司盈利的重要因素。從2019年開始,三大運營商的移動ARPU都是下跌的,這跟上文提過的,整體通訊用戶接近飽和有關。

但大家的ARPU值都在2020年迎來了拐點,這跟各大運營商紛紛在去年推出5G業務有關。綜合來看,三大運營商均受益于5G業務,讓移動ARPU能夠止跌回升。

既如此,接下來三大運營商,特別是聯通將如何推進5G業務的發展,將至關重要??偟膩砜?,三大運營商的5G劃側重角度不同,運營打法與優先發展領域也呈現出了差異性。

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是三大運營商當中最多的,且其獲得的5G無線頻率與聯通和電信的不同,中國移動獲得的是2.6G+4.9Ghz,電信和聯通獲得的是3.5Ghz。

理論上,低頻保證覆蓋,高頻保證網速,移動的低無線頻率在覆蓋同等面積,要求同樣邊緣速率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更少的基站來進行組網,在5G發展前期,移動即便少投入一點,也能獲得更大更快的覆蓋率。

相對之下,聯通和電信的3.5Ghz,雖是目前全球成熟度最高的5G頻率,其速度會快一些,但因為覆蓋率不高,要求基站的數量更多。為此,在普及使用之前,聯通和電信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金來開發,這也是為何兩者需要攜手共建網絡的原因之一。

目前來看,移動的“家底”最厚,其5G業務發展方向最全最廣,除了終端消費者(ToC)和產業合作伙伴(ToB)之外,還將提供泛在的智能云和邊緣計算服務,嘗試構建新型的智慧中臺。

而電信將會加快云網融合的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垂直行業發展機遇,向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領域進軍。也就是說電信憑借其在寬帶上與政企合作的優勢,未來將深耕云計算服務,華為、阿里云都可能是其競爭對手,或合作伙伴。

而聯通的主打方向,則一直比較“模糊”。在2020年四大運營商工作會議上,聯通更多強調的是管理架構的創新和落地。

而關于5G,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中國聯通一定會參加某一家或者是多家合作的局面。”事實上,除了跟電信的合作之外,聯通還將聯合電信和廣電開發3300-3400Mhz頻段。

那么,聯通到底是怎么想的?首先,從消費終端(ToC)來看,別看目前移動的5G滲透率不高,考慮到其整體用戶數幾乎是聯通和電信的3倍,滲透率偏低也不難理解,再加上移動的5G頻段具有覆蓋率高的先發優勢,在這個層面上,聯通和電信即使聯合起來,要超越移動的可能性都不大。

目前來看,三大運營商的5G資費水平差別不大,顯然,在5G網絡這件事上, 聯通和電信也沒有打算再用“價格戰”來搶用戶了。

早幾年的時候,三大運營商還為了獲取用戶而激烈“拼殺”,比如聯通就曾推出48元不限流量套餐來搶用戶,曾有運營商高層用“一碗湯、湯一碗”來形容當時運營商所處的困境,大家拼個你死我活,實質上行業整體價值沒有任何得益。

而且,現在運營商即便搶來了5G的終端用戶,也不再意味著就能賺大錢。韓國從19年中就率先大范圍開展5G網絡應用,至今5G用戶的ARPU已經提高了40%左右,DOU值提高了2-4倍。

DOU值是用戶的月均流量消費額,參考韓國5G業務的發展模型,在我國5G資費還這么貴的前提下,流量消費還要再翻倍,估計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如此看來,5G的盈利點不在ToC之上。按通信行業的專家估算,5G的應用場景僅有20%面向ToC用戶,剩余的80%都是面向ToB用戶的,5G更大的應用還是在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

移動和電信都找到自己在ToB業務上的發力點了,一個強調智慧中臺,一個著力云網融合,兩者都是各路專家所看好的,5G在工業互聯網上的應用,只是從目前來看,尚未迎來政企的大范圍應用。

而聯通則在去年的5G世界大會上,牽頭建立“5G應用創新聯盟”,積極探索“5G+物聯網+大數據+AI”的融合應用,看來,聯通的著力點應該是推進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時代。目前,聯通已與十多個垂直行業的400多家客戶開展5G創新合作,孵化了超百個5G創新商用工程。

從ToB業務的層面來看,聯通將自己5G發展跟中國工業產業緊緊的聯合在一起,而未來幾年,將會是國內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聯通這步棋,至少看起來穩了。

5G賽道上,三大運營商都才剛剛發力,現在談孰優孰劣似乎還言之尚早,但對已經落后的聯通來說,至少是一個能夠期待的未來。

2020年,是5G時代開啟的元年,各大運營商在過往的投入,也都開始有所收獲?,F在,就看誰能在5G路上,走得更快了。

文/熔財經

作者/Kinki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熔財經:城市商業新媒體,區域經濟鏈接者,產業趨勢發現地。‍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