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受疫情黑天鵝影響,旅游業經歷了尤為艱難的一年。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今年1月份表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旅游人數大幅減少,2020年全球旅游業收入損失1.3萬億美元。
但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增長”“復蘇”逐漸成為了業內關鍵詞,隨著新冠疫苗的出現,這一板塊也開始展現出較為強勁的復蘇苗頭。這一點,我們或許可以從近期不少旅游股對外公布的新一季財報中得到一些驗證。
2020年Q4,攜程的營收下滑幅度由Q3的47.96%收窄至40%;途牛營收下滑幅度由Q3的85.5%收窄至73.7%;同程藝龍Q4延續增長態勢,營收已基本與2019年同期持平,實現盈利3.07億元。
透過這些財報數據,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同程藝龍是唯一一個實現盈利的OTA平臺。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其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且是全球同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的企業。
若是放在正常的大環境背景下,對于這一表現市場或許并不會感到太驚訝,但作為在有著“旅游業歷史上最糟糕的年份”之稱的2020里年,同程藝龍的出圈卻顯得格外亮眼。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之所以被推崇,是因為大部分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是隨著行業水漲船高。唯有潮水退去,在行業低谷期,才能看清楚一家公司的真正實力。如今同程藝龍在行業低谷期取得的成績,含金量已不言而喻。
那么,透過同程藝龍的這份最新財報,我們又能窺得哪些值得關注的價值點?
業績穩步提升 復蘇速度領跑OTA賽道
近期,國內不少OTA平臺均對外公布了2020年Q4財報,從業內玩家的整體表現來看,逐步走出了復蘇軌跡。
2020年Q1至Q4,攜程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2.07%、-63.69%、-47.96%、-39.8%;同期,途牛的營收同比增速為-61.9%、-93.5%、-85.5%、-73.7%,業績呈U型復蘇趨勢。但相比之下,同程藝龍2020全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凈利均穩健增長,業績恢復速度在OTA平臺中堪稱一枝獨秀。
2020年Q1至Q4,同程藝龍營收分別為10.05億元、12億元、19.15億元、18.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78億元、2.67億元、3.73億元、3.07億元。相較于友商復蘇,同程藝龍業績的正向穩定增長及連續盈利能力展現了其強大的韌性和靈活性。
事實上,同程藝龍自2020年Q2開始即保持了強勁復蘇趨勢;到了Q3,其營收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9%;Q4則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的92.7%,凈利潤的恢復比例也達到了92.7%的水平;全年營收恢復至上年的80.2%。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其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更是實現了6.2%的同比增長不論是從恢復力度還是穩定性來看,均跑贏國內同行選手。
若要放到國際市場來看,對比更加明顯。2020年Q4,全球在線旅游巨頭Booking、Expedia營收分別同比下滑-63%、-67%,凈虧損分別達1.65億美元、3.9億美元,相較于國內OTA平臺的U型復蘇的軌跡,國外玩家的日子并不好過。
那么,同程藝龍在2020年的旅游業凜冬之下,究竟又是如何做到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的?后續又是否具備持續增長的動力?
拆解同程藝龍財報,探索逆勢盈利的增長密碼
作為全球范圍內主要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個在2020年實現逆勢增長的OTA平臺,同程藝龍跑贏行業背后的原因本就深受市場關注。事實上,同程藝龍之所以能夠取得逆勢增長的成績,有兩個明顯的關鍵詞,一個是復蘇,另一個是下沉。
1、國內經濟復蘇領跑國際,OTA頭部平臺受益并反向賦能行業
回顧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已無需贅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發布預測報告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將因為疫情的影響實際萎縮3.5%。但由于國內對疫情的重視及防控得力,中國在全球市場中率先走向經濟復蘇的軌道,為國內各產業的復蘇提供了一個有利大環境。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處于穩步上行的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旅游業隸屬的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這對于國內的旅游業來講,本就是一個天然的有利因素,也正因為如此,像同程藝龍這類OTA頭部玩家的復蘇勢頭要遠快于國際同行,并可推動國內文旅產業的加速復蘇。
如2020年上半年,同程旅行與全國旅游集散中心聯盟指定官方平臺-好行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好行網將其平臺上覆蓋全國100+城市的上千條景區直通車線路和機場專線直連同程旅行,聯合運作,在文旅產業的復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支撐和帶頭作用。
2、率先完成下沉市場行業卡位 將“下沉術”發揮到極致
剔除有利的宏觀因素,一個企業要想在同等環境下跑贏對手,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同程藝龍的核心競爭力,便繞不開“下沉”這個關鍵詞。
2020年,下沉市場相較于一二線城市率先走向復蘇,這一點已成為市場共識,而同程藝龍早已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布局,在下沉市場完成了行業卡位,構建了自身優勢競爭力。
2020年Q4,同程藝龍的住宿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住宿間夜量同比增長21%。這一增長速度不僅高于大盤,而且還是在冬季疫情零星爆發的背景下取得的,財報解釋稱主要受益于自身不斷提升的交叉購買率、復購率以及非一線城市旅游市場的強勁復蘇。
而在住宿間夜量的同比增幅中,有超30%是來自于低線城市。這也意味著,下沉市場在同程藝龍的增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同程藝龍的這種增長動力是否具備可持續性?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從流量獲取的角度來看,同程藝龍已經打造了一個線上+線下的流量入口。
就線上而言,除了微信這一重要的流量池之外,早已與華為、OPPO、vivo等主流手機廠商展開深度合作。去年四月份,同程藝龍聯合華為智慧助手,為用戶提供簡單、便捷、智能的跨平臺、全場景的“管家式”服務。此外,還進一步加強與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合作,共同探索短視頻直播常見下的旅行服務。
就線下而言,同程藝龍在機場、酒店、廠家等多個線下場景已完成數字化部署;此外,為加大對低線城市用戶滲透的“全域通項目”,在獲得規?;l展后,也在為其進一步打開下沉市場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邏輯在于同程藝龍打通的線上+線下的多元化流量渠道,已經在企業內部構建了一個正向生態循環,在促進核心業務增長的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客戶留存率。這一點,我們放到財報里來看或許更為直觀。
財報顯示,2020年Q4,同程藝龍的交通業務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84.9%,恢復速度大幅領先大盤。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2020年10月、11月和12月全國交通客運量分別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69%、67.3%和64.5%。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國慶期間,同程藝龍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大交通出票量同比增長超35%,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55%,高于一二線城市。
隨著核心業務市場份額的顯著提升,也進一步帶動了同程藝龍MPU的增長。財報顯示,2020年Q4同程藝龍MPU同比增長5.9%,付費率達14.6%,較2019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其2020年全年的累計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1.8%,創歷史新高。那么,在未來宏觀市場環境向好的趨勢下,這種增長動能也必將是可持續的。
另一方面,同程藝龍的數字技術賦能已與整個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促進關系。
現階段,國內在線旅游的滲透率并不高,市場還比較分散。就拿交通板塊的汽車票為例,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票市場規模是火車票市場規模的三倍,但其線上化率仍不到5%,遠低于火車票的80%。但若要在交通領域實現在線化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也就勢必需要一些頭部企業去利用技術賦能,如此才能促進整個產業走向成熟。
下沉市場作為擁有我國70%人口分布的市場,在這個過程中也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這也就有利于同程藝龍這種深耕于此的玩家。上文中,我們有講到,同程藝龍早在機場、酒店等多個線下場景實現了數字化布局,加之其早在上市之初便向ITA轉型,這除了能夠實現本身在獲客渠道上的多樣化之外,更可起到一個反向賦能行業的作用。
四季度,同程藝龍的國內機票銷售量逆勢同比增長約5%,汽車票銷量同比增長近180%,其實也就很好的解釋了同程藝龍是具有這樣的實力去實現產業賦能的。潛在市場巨大的汽車票業務,也最有可能成為同程藝龍用戶規模增長的新引擎。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同程藝龍也自然被賦予了更多的想象力。
深耕“細分領域”的OTA龍頭標的 同程藝龍被低估了嗎?
當今下沉市場的價值早已凸顯。這些年,從下沉市場快速崛起的幾家互聯網公司的先后上市,也驗證了這一點。
拼多多于2018年7月登陸美股市場,目前股價已漲至141美元,相較于19美元的發行價翻了近8倍;今年2月在港股上市的短視頻應用快手,發行價115港元,開盤大漲至338港元,目前市值超1.3萬億港元;深耕互聯網保險領域的水滴公司,近期頻傳赴美上市的消息,估值節節高升,最高達390億元。
縱觀這些從下沉市場走出來的明星企業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在互聯網或者傳統巨頭型公司仍忽視下沉市場的早年間,便已在這一細分領域實現了對用戶需求的滿足。
如今的同程藝龍與拼多多、快手的打法可以說是一致的,也正是憑借著自身在下沉市場多年的布局,在行業低谷期實現迅速復蘇。但作為深耕下沉市場這一細分領域的OTA龍頭,目前市值卻僅有354億港元,甚至還比不過未上市的水滴公司。對比來看,同程藝龍是被低估的。
不過,基于未來在線旅游市場的發展前景,同程藝龍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并駛入估值重塑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我國在線旅游交易規模將持續增長,到2026年,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22000億元。這說明在線旅游滲透率的提高已成不可逆轉之勢,這本就有利于頭部OTA平臺。與此同時,下沉市場在這一領域中的價值正在被重視,基于下沉市場龐大的用戶體量,對于早已在這一領域完成行業卡位的同程藝龍來講,也就擁有更多領跑行業的機會。
再者,在資本市場,有一個規律,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中小投資者,他們更傾向于把主要精力和資金投入到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身上,因為這些公司代表著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增長空間。
綜合來看,當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已經成為既定,像同程藝龍這種深耕細分領域的龍頭股,有望憑借出眾的業績表現以及出色的“下沉術”獲得更大想象空間,是一只值得被關注的價值股。
文章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注明版權。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