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在深交所上市的廣東綠島風公司,日前披露招股書,其中對于新風系統行業發展做出了詳實的分析,綠島風IPO上市究竟意味著什么?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互聯網、5G、“云”、智能終端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大部分活動都可在室內進行,室內活動時間越來越長,相應室內空氣質量也成為直接關系人們身體健康及工作、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選擇優質的通風換氣產品變得尤為重要。

(圖為綠島風廠區鳥瞰)
綠島風IPO上市背后是什么?
通風換氣是一種簡單、經濟、有效的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主要依靠自然通風與機械通風,自然通風是通過建筑物內外空氣密度差造成的熱壓或室外大氣運動造成的風壓來促使空氣自然流動;而機械通風是通過機械裝置的運轉所提供的風壓驅使空氣流動。
出于室外噪音、灰塵、蚊蟲與大氣污染等因素的限制以及能耗、安全、通風效率等方面的考慮,自然通風遠遠無法滿足辦公樓宇、公寓住宅、大型商超、工業廠房等的通風需求,機械通風裝置已經成為現代建筑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
綠島風長期從事室內通風系統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致力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建筑節能水平,為客戶提供智能化、定制化、一體化室內通風系統解決方案。經過多年悉心經營,公司已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影響力。此次綠島風籌備IPO上市工作,也是為了能促使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研發生產出更多優質的通風換氣產品,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圖為綠島風公司廠區)
綠島風IPO上市基于市場規??焖僭鲩L
室內通風系統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如民用住宅、市政基建、商業場所、工業廠房等,這些應用領域的持續發展推動了室內通風系統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
據奧維云網統計,新風系統市場規模將保持快速增長,具體情況如下:

與此同時,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逐步加強建筑新風要求,也進一步促使通風換氣行業的發展。據悉,2012年,國家發布《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對民用建筑室內人員所需最小新風量做出了進一步的明確規定:一、公共建筑主要房間每人所需最小新風量應符合一定標準;二、設置新風系統的居住建筑和醫院建筑,其設計最小新風量宜按照換氣次數法確定,其中居住建 筑的換氣次數參照ASHRAEStandard62.1-2007 確定,醫院建筑的換氣次數按照日本醫院設計和管理指南(HEAS-02-2004)確定;三、高密人群建筑設計最小。
在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增長的雙重優勢加持之下,綠島風在近幾年營收方面,在疫情發生之前,一直保持漲勢。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6月綠島風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5億元、3.85億元、4.30億元、1.67億元;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6月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24.13萬元、5189.47萬元、6836.79萬元、2287.39萬元。
綠島風IPO上市成功后,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公司也將持續在新風系統市場中保持增長態勢,也期待綠島風憑借真抓實干帶給行業更多想象空間。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