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枝FM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荔枝營收4.95億元,同比增長34%,然而凈虧損達到7000萬元,同比擴大45%。
具體來看,荔枝音頻娛樂版塊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收入達到4.89億元,同比增長34%,這主要是因為MAU(用戶活躍數)和付費用戶群持續增長,應用程序的商業化能力也有所加強。而廣告、播客與其他收入共計570萬元,同比增長50%,這得益于廣告客戶數的增加和廣告收入的增長。
盡管兩個業務板塊的營收都有增長,但仍沒能讓荔枝擺脫虧損擴大的窘境。 今年一季度,荔枝的收入成本為3.7億元,同比增長24.6%。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支付手續成本、內容分成費與帶寬成本增加。此外荔枝一季度的營銷費用高達1.21億元,同比上漲236.1%。
不可否認的是,對營銷的側重給荔枝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用戶數增長。今年一季度,荔枝平均移動MAU達到5970萬,同比增長10%,月均付費用戶總數達47.47萬,同比增長5%。然而以往無數的事實都已證明,這種“燒錢換流量”的模式難以持續,加之如今荔枝大部分的營收都來自平臺的直播打賞,盈利模式較為單薄,更是不能不令人擔憂。
實際上,去年荔枝在納斯達克敲鐘成為“音頻第一股”之后,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狀態。此外,荔枝的壓力還來自于強悍的對手們。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耳朵經濟”隨之火熱,與短視頻、直播為主的“視覺經濟”相比,音頻生意能夠進一步撿拾用戶的碎片時間。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研究報告》來看,2019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的規模就已達到了4.9億,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而76%的音頻用戶都在音頻平臺產生過付費行為,預計到2022年,線上音頻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43.1億元。
面對如此潛力巨大的市場,資本和巨頭都爭相涌入:喜馬拉雅、蜻蜓FM完成第八輪融資,B站收購貓耳FM,酷我暢聽與懶人聽書合并,微信、快手、字節跳動等巨頭也相繼入局。中國的音頻市場一時間熱鬧非凡,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從這塊大蛋糕中分到盡可能多的部分,如此一來荔枝的發展似乎更為艱難。
不過荔枝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積極尋求“自救”的方式。
今年1月,荔枝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垂直播客類應用“荔枝播客”。側重精品路線,請到許多領域的名人大咖打造超級播客IP,構筑更大的播客生態。之后荔枝播客又與多家智能電動車企達成合作,將產品以車載形式嵌入。
今年4月,荔枝播客率先嵌入小鵬汽車的智能車載系統。通過全新的音頻娛樂及互動模式,與用戶進行交流,實現在手機端與車載場景下通過網絡連接進行實時對話和互動的功能。荔枝通過自研的實時通信技術“DOREME”為傳輸音頻數據提供穩定的技術支持,保證用戶擁有穩定流暢的音頻體驗。
日前,荔枝又宣布與理想汽車達成車載音頻方面的合作,相關車載音頻產品將于今年第三季度上線理想的車載系統。此舉使得荔枝股價上漲6%,盤初一度上漲超過10%,結束了因最新的財報虧損而造成的股價持續下跌現象。
可以說荔枝的“播客直播+車載”模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在競爭激烈、細分市場被瓜分殆盡的音頻行業,荔枝這種抓住汽車智能化機會深耕的做法還是有相當大的成功幾率的。相信荔枝可以憑借新模式擴展應用場景,在車載音頻市場占據一定的份額,在盈利模式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未來也能把自己的故事講得更好。文/東方亦落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