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業在金融市場備受寵愛已成趨勢,國家也十分支持科技企業的發展,各地政府對科技產業園發展的扶持力度也可以作為論證。
從新能源領域的寧德時代到新醫藥領域的羅氏,再到電子信息領域的康佳,作為高科技領域的“香餑餑”,國家以及資本對于這些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多是“另眼相看”,紛紛伸出橄欖枝。
也正因如此,這些企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市場的神經。據悉,深康佳A股近日發布公告稱,將拆分旗下子公司易平方、毅康,在國有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
這一動作背后的深意不禁讓筆者猜測,康佳此舉是否有意讓這兩家子公司拆分獨立上市?又為何選擇拆分這兩家企業轉讓掛牌?拆分之后康佳未來如何發展?
資本市場發展趨勢向好,金融開放態度助力企業投資組合差異化
自新三板以來,國內股票市場十分豐富,不管什么層次的公司都可以找到上市的板塊。近日山東省就公布了省內503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包含了各行各業大中小微型企業。同時中國證監會對美證交會的回應也給了國內企業一針強心劑——對于不少企業而言,這是其進行資本化運作“最好的時代”。
不過,當一家企業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時,為了讓公司發展更靈活,會選擇拆分子公司上市,加大投資組合差異化。
科大訊飛籌劃拆分訊飛醫療獨立上市、綠葉制藥分拆博安生物并將其獨立上市、歌??低曈媱澐植鹌煜驴毓勺庸疚炇W絡赴科創板上市......
而試圖撕掉“傳統電子”標簽,貼上“高科技”標簽的康佳,也是在近日公布易平方、毅康兩家子公司掛牌轉讓。雖然從公告上來看,無法判斷這兩家子公司未來發展如何,但據筆者觀測,大概率是會在獨立上市。
畢竟,19年的時候,康佳就曾回應計劃積極推進控股或參股公司在境內外或者科創板上市。
而此次掛牌轉讓的毅康科技,就在山東公布的503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中。
那么康佳為何選擇拆分這兩家公司?
剝離“邊緣”業務回歸核心,康佳科技轉型背負雙重責任價值
筆者從公告中透露的信息觀察到,易平方主要從事跨屏跨場景文娛系統服務等工作;而毅康主營業務為環保項目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工作。從業務上來看,這兩家公司都不是康佳目前的主營業務。
因此拆分這兩家子公司掛牌轉讓,對于康佳和這兩家公司而言,都是有利的。
一方面,對于易平方、毅康而言,獨立發展可以有更大空間,內部管理結構更加靈活。獨立上市之后也將不再依靠母公司輸血,資金來源可以更為多元,整體發展更為快速。
另一方面,對于康佳而言,拆分非核心業務后能更加聚焦核心業務,回歸其“科技轉型”戰略初衷,能夠加速發展。同時,聚焦核心業務之后,康佳能夠集聚資源和資金在一些更核心的技術上去做突破,鞏固核心科技優勢,助力國家科技發展。
不得不說,康佳這一手牌打得的確出色。
在康佳公布的最新一期業績報告中,透露出公司目前核心發展主線是重點圍繞“半導體科技+新消費電子+科技園區”,實現從“康佳電子”邁向“康佳科技”的轉型。這一戰略無疑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這一點從康佳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數據可以窺見一二。
報告稱,2021年第一季度,康佳集團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82%,凈利潤同比增長133.01%。對于一個擁有40多年發展歷史的企業,能夠實現超百分百的增長,確實不容易。
從戰略眼光來看,康佳選擇了一個“高艱”賽道——無論是芯片還是半導體,都是國內很多企業在沒有足夠科技和資金實力背景下不敢輕易觸碰的。而前段時間的“缺芯潮”,再次暴露了國內企業長期依賴進口芯片的發展隱患,國產半導體芯片成了市場剛需。
中商產業研究院就曾預測,2021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150億美元。
目前,憑借過去在“康佳電子”發展時期積累的技術經驗、資金以及人才儲備,康佳如今在半導體芯片行業處于頭部地位,其自研主導的Micro LED已經獲得產業化“船票”。在此次拆分易平方和毅康之后,康佳集團或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回歸到主營業務。
需要注意的是,康佳的主營業務之一的半導體科技,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其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之一。
因此,向科技邁進的路程,康佳任重道遠。因其背負的,不僅是作為企業發展需要生產的商業價值,更是承載著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發展進程的社會價值。
文|小謙筆記(ID:xiaoqianshuo)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