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有勇氣去追求,所有夢想都能變為現實 ”。
這是迪士尼創始人華特•伊利亞斯•迪士尼給自己的鞭策。
如今在逐夢路上一路狂奔的美團,套用這句話顯得頗為合適。
8月30日,國內本地生活巨頭美團對外發布了2021年Q2季度及中期業績報告。根據財報,上半年,美團收入同比增長94.8%達到807.75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財報公布后次日,美團股價盤中一度漲超9%,顯然,資本市場已對美團的這份財報給出了定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天,在強監管之下,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國內互聯網板塊單邊下行,但美團市值仍處在萬億元之上,估值的反彈似乎也從側面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其長期潛力的看好。
那么,透過美團的這份最新財報,我們又能窺得哪些值得關注的價值點?
主營業務穩健,新業務重點進行長期能力建設
在行業整體向好的趨勢下,國內本地生活平臺業績水平進一步增長。將時間線拉長,從2020年Q1至今,美團整體營收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
今年Q2季度,美團營收同比增長77%,達到438億,超市場預期的424億;毛利為125億元,同比增長45.97%,毛利率為28.6%,明顯高于市場預期的23%。

美團營收包括三大板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游以及新業務方面,拆分到各業務板塊,二季度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盡管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反復,但從整體上而言,并沒有影響到美團外賣業務的收入增長。Q2季度,美團的外賣業務收入達到231億元,同比增長59%,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經營溢利達24.47億元,同比增長95.2%,經營利潤率則由8.6%提升至10.6%,單季度提升2個點的利潤率。
對于長期處于低利潤率的外賣業務實屬不易,回顧前幾個季度,外賣經營利潤率基本穩定在9%左右。
到店與酒旅業務的表現穩定。原本預計的酒旅恢復會導致板塊利潤的下滑,并未出現。Q2季度,這一業務的經營利潤率創歷史新高達到43%,經營溢利達36.64億元,同比增長93.7%,超過外賣的經營溢利。外賣、到店及酒旅業務這兩個成熟業務可以說是美團業績穩定增長的關鍵護城河。
新業務方面,表現依舊亮眼,Q2季度新業務收入120億元,同比增長113.6%,實現超預期增長,盡管新業務仍處在虧損之中,但新業務給美團帶來的積極效應正在展現。
尤其是在新增活躍用戶數上,單季凈增5900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截止6月底,美團活躍用戶總數接近6.3億,正式邁入“6億用戶俱樂部”。

對比外賣、到店及酒旅、新業務的營收增速能夠發現,新業務是唯一實現同比營收翻倍增長的業務,這似乎也從側面證明了,美團此前的巨額投入,正在獲得市場回報。
縱觀這份財報,可以說,美團在主體業務穩固的基石上,呈現出了高增長態勢,這已然值得市場去剖析這背后的邏輯。
外部消費復蘇的背后 探索美團增長內驅力
事實上,自2018年上市以來,美團長期跑贏行業背后的原因就一直深受市場關注,而本季度,之所以能夠取得超預期的業績增長,離不開兩個關鍵的核心點。
1、經濟復蘇成底層邏輯
步入2021年,盡管年內疫情局部暴發,但基于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經濟復蘇趨勢繼續加強。
上半年,國內GDP同比增長達到12.7%,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二季度達到7.9%,整體經濟保持了穩定復蘇的態勢,但經濟復蘇仍具備上升空間。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進入Q2季度,旅游業出行人數在不斷增加,疫情導致壓制的出游需求逐漸釋放,上半年,國內出游人數達到23.55億人次,旅游收入為1.95萬億元,二者均恢復至疫情前的70%左右。
受益于國內居民生活的穩定,疊加用戶在疫情中逐漸養成的零售消費習慣,外賣行業用戶人數不斷增加。
《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止今年6月底,國內網上外賣用戶達到4.69億,較去年12月增長4976萬。

Q2季度,美團外賣業務交易總額達到173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60%,接近市場預期的頂端,外賣單量達到了35.4億單,同比達到59%。這也意味著,將外賣業務作為發展根基的美團在這一領域仍有不錯的上升空間。
2、堅守“數字化助力實體經濟”釋放長期主義
當下,數字經濟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演化出的新興產業全面融入日常生活,近場零售、社區團購、近場服務等本地生活產業相繼出現。
目前,國內數字經濟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未來規模有望繼續增加,零售業作為國民生活剛需,成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針對這一發展趨勢,美團利用數字化,助力線上線下零售融合。在零售業務板塊推出了閃購、買菜、優選等新業務,實現了不同的市場以及用戶人群的覆蓋。新業務實現翻倍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閃購、買菜業務的交易額增長,Q2季度,美團閃購的交易量和GTV同比增長超140%,美團買菜的GTV增長超過280%。
據了解,目前,美團閃購的日單量已經突破300萬,“閃購+買菜”和快驢在新業務中的占比均在30%左右,一季度這兩項業務占比為26%左右。這也很好的說明了,美團新業務未來的長期價值是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美團在數字化上的投入,也展示了美團堅守長期價值觀的態度。譬如,針對外賣行業中小型商家,美團推出“外賣管家服務”,首期投入就1.5億專項補貼,為3萬中小商家免費提供3個月的線上運營服務。
此外,美團零售業務在二季度聚焦核心基礎能力建設,開始著手建立全國性冷鏈物流,并持續推進各地特色的優質農產品上行,從源頭直達社區,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進一步彌合城鄉消費鴻溝。這些措施均體現了美團對數字化方面的堅守。
在過去的幾年,美團聚焦無人配送的研發,實現科技賦能。截至目前,美團無人配送車在北京已累計配送訂單近5萬單,未來3年內仍將進行推廣。
二季度,美團研發支出達39億元,同比增長64%。美團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通過科技創新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做出貢獻。
雖說目前在新業務上存在虧損,但是否值得長期關注,我們要看其能否具備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行業趨勢;另一個是企業本身的態度。
不論是從外賣還是新業務的角度,美團可以說已經具備這樣的條件。那么,一旦開啟行業飛輪,美團新業務也將在未來為其創造更大的營收價值。
積極擁抱監管,美團找準新定位
肉眼可見的是,步入2021年,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強,本地生活領域乃至整個互聯網,都掀起了一場肅清運動。
監管政策落地前,行業以及競爭對手一直都處在無限的資本拉鋸戰中,無止境的資本介入以及各種打法興起,造成市場亂象。相關措施落地后,也意味著行業也將迎來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今年7月,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以及外賣送餐員的勞動保障權益意見發出后,一時間無數關于外賣行業的討論涌出,對于美團而言,雖說會受到一定的市場猜疑,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政策的落地,反而讓行業前景的確定性變得更為清晰。
但如何順應時代潮流變化,抓住這一機遇已是至關重要。
就拿美團來講,針對保障騎手的勞動安全問題,已經率先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騎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防范和化解職業傷害風險,今年7月,就成立了外賣騎手服務部,將提升外賣騎手工作安全放在最高優先級。
在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中,美團創始人王興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回答兼顧企業發展和社會責任,他表示:“監管的變化是有道理的,這是共同富裕的需要。”
事實上,美團也是這么做的。
上半年,美團平臺日均活躍騎手超過100萬人,6成全職騎手月收入高于5000元,二季度,美團的騎手成本占外賣傭金收入的比重約為76%,高于2019 、2020年水平,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團對就業崗位的增設以及人員工資支出,抱有積極的態度。
疊加隨著美團新業務的持續投入,社區團購等業務線的展開,未來美團將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崗位。
財報電話會議上王興表示:“美團會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和社區價值,通過科技的進步,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崗位,給用戶帶來便利。”
而在這些賦能社會的過程中,也會反哺美團的發展,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企業與社會協同發展的趨勢,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團將釋放更為明確的長期價值。
結語
當下,美團餐飲外賣和到店、酒旅業務的基本盤穩固,而新業務持續探索帶來的流量增長,不僅可以為主營業務提供再增長的動能,也是美團“無邊界”打法的重要觸角。
在長期價值觀的堅守下,快速獲利并不是當前市場追求的主流,因為市場網格一旦搭建,由點到面的效率提升將是必然趨勢。
時代的車軸碾過,美團正在努力奔跑,政策明朗化趨勢下,用積極的態度予以響應,我們不奢求每個企業都能在盛夏之際喊出“華為的冬天”,但美團卻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從未停下過。
文|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