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第52屆世界標準日如期而至。
作為近幾年國際標準化領域貢獻最大之一的國家,中國在全球頂端科技的主導權正在不斷增強,與之而來的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的變遷,1978年該數字為2.3%,如今連續多年超過30%。放眼望去,世界各領域技術標準制定里中國企業的身影愈發頻繁。
作為發展高度成熟的家電行業,對中國科技發展的貢獻極大,尤其在標準領域。標準是一種產業和經濟的秩序,掌握了國際標準就意味著掌握著全球市場的主導權。該能力是企業科技創新實力的直觀體現,那么在家電領域,誰是中國第一?
為科技加碼,中國企業在力爭做科技領袖
如今,世界的潮流正在發生變化,“硅谷朝圣”似乎不再是中國科技企業的必修課,來自中國的科技創新風潮正在引領著全球科技市場的變化。
中國企業為了點亮自己的“科技樹”,每年投入巨額資金在科技創新上。尤其是中國家電巨頭們,每年幾十億、上百億的研發投入成為了家常便飯。從早期的“亦步亦趨”,到現在引領與被模仿,經歷30年的創新與進步,中國家電業從世界的邊緣走到世界的中心。中國品牌認可度越來越高,中國家電幾大巨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皆已超過40%。
中國科技全球影響力的提升背后,是無數家科技企業的集體努力。但誰才是科技領袖?
這需要我們通過科技成果去評判,判斷科技第一的維度有很多,有人會說比發明、比專利,更為標志性的衡量指標或許要說標準。因為一個國際標準的落地,需要經歷非常復雜的流程,而且往往需要成員國和產業鏈企業進行集體投票,其難度如過獨木橋,是一家企業綜合創新實力的象征。
毋庸置疑,那個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最多的中國企業,是當仁不讓的科技領袖。
把標準做到世界引領,背后是科技的引領
早在今年4月份,科技圈就發生一件震驚業內的“大事”。海爾智家成功當選IEC理事局(CB)成員,是行業內全球唯一進入IEC理事局的家電企業。
這件事為啥要用“震驚體”來描述,要知道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IEC可以說是全球制造業科技發展的風向標。從公開資料發現,海爾智家主導與參與的國際標準多達82個,高出第二名近一倍。在ISO/IEC專家席位上更是領先第二名數倍,最重要是在國際標準組織/機構中占位和高端職位中,更是實現中國企業0的突破,在國際5大標準組織中都有它的身影。

信息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能感覺到很厲害,卻不知道這些成績不僅得來不易,而且對中國產業全球影響力提升有著難用數字衡量的作用。
回首二三十年前,國際標準組織及國際標準中鮮有中國有關的身影,這并不是國際標準組織用“有色眼鏡”卡著我們不讓進,而是當時中國企業科技力量很薄弱。海爾智家如今在IEC等國際標準組織中的地位,是一場場科技“硬仗”與貢獻打來的。
以海爾熱水器的防電墻技術為例,在此之前由于缺乏這門技術,該產品安全性和消費者信任感都面臨著巨大危機。海爾防電墻技術解決了困擾熱水器產品全球普及的最關鍵的一環,2008年,該技術作為中國第一個自主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家電IEC國際標準提案進入FDIS階段,實現了“零的突破”。在中國家電領域,80%的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來自海爾智家,80%國際標準專家同樣來自海爾智家。
從表面來看,海爾智家這些國際標準給整個產業的變革提供貢獻。但從更深層次去看,其實是中國企業科技影響力在全球的提高。
各國科技實力此消彼長,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主導及參與的國際標準誕生,全球家電早早進入了“中國時代”。這個過程里,海爾智家以及第二名、第三名的其他企業都是重要的科技力量。一個國家科技強盛,必然標準強盛,科技領袖的存在,是中國企業意識、能力、水平在國際上不斷提升的最好印證。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