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創新正全面引爆商業變革。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當下企業的迫切需求,與此同時,企業對于品牌推廣和銷售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別是,當線上線下消費逐漸融合的趨勢加強,線上品牌推廣、多形式銷售渠道成為企業拓寬客流、直達客戶的重要手段時,數字化渠道的拓展于企業而言已尤為重要。
不能否認的是,當下的電商市場已在發生明顯變化:用戶消費場景分化、需求流量分散、訂單呈碎片化、存量市場博弈加劇,品牌獲客成本與日俱增成為一個明顯趨勢。
市場環境的變化給品牌方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考驗,對品牌電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尋找全新課題成為雙方破局的關鍵。
11月30日,國內品牌電商龍頭寶尊電商對外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財報。作為行業的典型代表,它的財報表現不僅是自身發展現狀的體現,一定程度上也是行業需求的折射。目前,這個市場的發展究竟如何?
時代變遷下的“新答案”
當下,電商格局變化迭起,行業直面競爭與政策的雙重壓力。
電商新業態在逐漸形成:傳統電商平臺增速放緩,直播電商、社交電商快速崛起,市場格局轉換成由天貓、京東、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共同組成。
另一側,行業監管關注度提升,強調良性競爭規則,注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規范及規定悉數出臺,一定程度上,對品牌的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品牌方來說,面對復雜的行業局勢,在不觸碰政策紅線的背景下,如何結合自身產品定位選擇契合的平臺,進行最大化的資源利用,成為擺在眼前的新問題。 而這也成為品牌電商的機會所在,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品牌方對電商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所帶來的品牌電商業績增長。
據寶尊電商三季度財報顯示,期內,GMV達160.78億元,同比增長48.2%;總營收19億元,同比增長3.8%。
當下,電商市場在競爭、政策、良性發展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不斷創新,已經逐步形成的新的電商格局,品牌方的數字化轉型服務需求巨大,但在新電商業態中,傳統渠道品牌電商以及全渠道品牌電商呈現出共同競爭的態勢,一些傳統渠道品牌電商也在向全渠道發力。
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寶尊電商能夠維持多項核心指標的穩定增長已然非常難得。
同時,透過寶尊電商的核心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后電商時代,隨著電商服務行業整體格局的同步優化,馬太效應也在進一步加劇,優勢資源正逐步向頭部優質企業靠攏,像寶尊電商這類頭部品牌電商形成了更為強大的護城河,不斷推動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穿越行業周期的背后
在這個以C端消費者為導向的時代,對于品牌方及品牌電商而言,都需要重新定義消費整體的認知和理解。
當下,舊的模式在持續被打破,新的業態加速迭代,品牌方和品牌電商都需要精細化運營,與當前時代形成共振。
而根本問題在于如何適應個性化的C端消費者,促進終端消費釋放,成為品牌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簡單來講,就是對行業、消費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
如果說寶尊電商的適應能力是什么,那就不得不提到全渠道。
品牌服務商,首要問題就是要聚焦品牌方的痛點,解決流量問題。在新電商業態中,品牌方的流量獲取已經不單單只聚焦于傳統渠道上,獲取流量的渠道更加多樣化,品牌方依賴于品牌電商尋找性價比更高的流量,甚至是渠道新流量。
目前,寶尊電商已經在全渠道上形成底層優勢,布局天貓、官網等常規運營渠道及小紅書、快手等20多個新型渠道,能夠賦予品牌更具性價比、更全面的流量獲取,滿足更多品牌方全場景的流量需求及品牌運營。 寶尊電商GMV從2017年三季度的41億元迅速增長至2021年三季度的160.78億元,其實也側面說明了其全渠道市場策略的有效性。
另外,全渠道也并不只是渠道多元化,而是在求新求變中,提供能夠持續滿足品牌方、電商平臺、消費者訴求的產品及服務,這就倒逼品牌電商不斷夯實自身內功,最直觀的就是寶尊電商在全渠道建設方面的持續拓展。
除天貓、官網等常規運營渠道外,寶尊電商在京東、抖音、拼多多、微信小程序、得物、微博等渠道縱深覆蓋,這些持續建設也為寶尊電商打開了新的增長極。期內,以京東、小程序、抖音為首的非天貓渠道表現亮眼,產生的GMV占本季度總GMV的34%,新增非天貓渠道店鋪達54家。
2021年三季度京東渠道產生的GMV接近去年同期的3倍,GMV占比升至約10%,同時新增非天貓渠道店鋪中超過1/3來自于京東;今年前九個月,寶尊電商幫助品牌在抖音渠道取得的GMV超過1億元,已經幫助20余家品牌合作伙伴開設抖音小店,勢頭喜人。
本質上,全渠道核心在于“適配”,強調將品牌放到真正適合自身的渠道上,實現效益最大化,考驗的是品牌電商對渠道的理解和運營經驗。作為對全渠道概念理解最深刻的品牌電商之一,寶尊電商在流量挖掘與精細化運營層面經驗老練,基于品牌方類目特點及消費人群偏好,定制符合品牌方的解決方案。
資料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寶尊電商基于不同類目特點及各大品牌人群的偏好,為品牌定制了多渠道會員觸達及表現追蹤。例如攜手超70家品牌,進行跨多渠道全域營銷,助力某品牌店鋪實現播峰觀看人群突破400萬人次,促進私域用戶多次購買,這也從側面說明寶尊電商對全渠道的理解及精細化運營策略已經獲得用戶和市場驗證。
電商新時代下,寶尊電商通過對全渠道的深耕,靈活應對了品牌方對C端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轉變所帶來的困擾,而全渠道也在成為寶尊電商持續增長的方法論。 不過,作為行業龍頭,寶尊電商并不能僅置身于產業鏈的上下游,特別是在科技創新被無限重視的今天,如何順應趨勢為帶動行業向更成熟的階段邁進,也顯得尤為重要。
科技創新時代:品牌電商的“浪漫主義”
步入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特別是在這種科技自立自強、科技為導向的時代下,依附于互聯網發展的各行各業,加重科技創新、科技賦能等方面的投入趨勢已尤為明顯。
國內一些互聯網大廠,比如美團、騰訊、阿里、拼多多等,紛紛在自己最新一季財報中提及了有關科技創新的發展與規劃。
國家層面,也已經給出了相關的答案。“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的關鍵,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舉措。
作為品牌電商服務商的行業龍頭,面對科技創新為導向的時代,寶尊電商也已經針對這種未來趨勢積極布局,錨定科技核心,確立用科技賦能商業才是實現長期價值的核心,這也與寶尊電商“科技成就商業未來”的愿景相同。
研發投入上,三季度,寶尊電商研發費用達1.14億元,同比增長11.76%。對比來看,同行研發投入普遍徘徊在1千萬到3千萬區間時,寶尊電商2020年的研發投入就已經超過4億元,到今年10月,寶尊的研發投入規模已超過10億元,遠超同行業玩家水平。
事實上,寶尊電商對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不僅僅只停留在費用等層面,內部研發團隊的人才儲備及專利技術才是寶尊電商真正實現自身理念的底層邏輯。
目前,寶尊電商IT團隊接近1000人,其中包含了數據科學家、研發技術人員、客戶解決方案專家等,截至2019年底,寶尊電商就已經擁有70多項軟件著作權,有50多項技術申請了專利,重視自身的科技內驅力已經成為寶尊電商貫穿全局的長期策略。
而寶尊電商這種在科技創新做出的長期策略,也已經實際落地到相關的技術、場景及服務上,通過科技創新這種長遠視角實現了對品牌方服務質量的提升及運營成本的降低。
三季度,寶尊電商不斷推動技術與運營的創新結合,持續推進集約化、系統化、平臺化的運營管理中臺模式。其智能運營服務平臺ROSS完善了更多支撐全渠道運營的功能,并推出分級授權的品牌經銷商管理構架。
為應對新形勢下的電商客服需求,寶尊推出自主研發的智能客服管理系統(S-ANY),智能化、可視化、實時性地統籌管理客服人員、優化工作流程及員工培訓等。S-ANY在電商行業中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寶尊在南通和合肥的區域運營中心推廣S-ANY智能應用,實現了品質提升、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多維結合。
今年雙十一期間,寶尊電商累計為252家店鋪提升運營效率,時效同比提升30%;S-ANY助力400+店鋪人效提升,業務高峰期客服利用率達到90.6%,交互近130萬次,取得了亮眼的表現。
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另一層邏輯在于,寶尊電商對技術的堅守,這使得其具備足夠的前瞻性,擁有釋放平臺優勢的能力。更關鍵的是,一定程度上也將對行業整體邁向更成熟的階段,形成了強有力的推動力。那么,在技術實力和時代趨勢的共同支撐下,與時代洪流產生強烈共振的同時,也將為寶尊電商打開更廣的想象空間。
寶尊電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仇文彬亦表示:“外部的變化帶來了各種新的機遇。我們多年的沉淀和累積,讓我們成為品牌合作伙伴的可靠依托。通過專注于我們堅實的業務基礎,鞏固前沿科技和創新所帶來的競爭優勢,我們相信,寶尊有實力持續擁抱變化,適應環境并抓住機遇。”
誠如張磊在《價值》中提到,“面對外界的環境,選擇適應環境的方式成為影響未來的關鍵所在。正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短期與長期、風險與收益、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之間,我們修煉自身的內核,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在行業利好趨勢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不斷修煉內功并為行業創造價值的企業也終將為自身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