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這七大領域。近年來,新基建正成為國家政策和各地方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是實業界和資本市場的重大新機遇。
新基建“新”在哪兒?
建設“新基建”,關鍵在“新”,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重走老路。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更加側重于突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涵蓋范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征,能夠更好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具體來說,新基建的“新”主要體現在:一是為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經濟提供基礎設施;二是電子化、智能化改造傳統基礎設施;三是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應用設施;四是城際高速鐵路等補短板基建。而未來“新”一輪基建主要應有新的領域、新的地區、新的方式、新的主體和新的內涵五“新”。
數字化新基建解決了數據的連接、交互和處理問題,將給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的空間,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新的生產體系和新的商業模式。許多行業也在緊跟政策及市場的步伐,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物流行業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這是我國官方第一次把物流納入到國家優先和需要加快發展的基礎設施范疇。雖然物流行業不是新基建的核心模塊,但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還是能夠享受到非常大的政策紅利。從傳統物流到現代物流的轉變,從人口密集到無人化轉變,隨著新基礎設施的鋪設,自動化、智能化和無人化正在進入更多的物流應用場景。
在近期多點疫情爆發后,醫療物資、民眾生活必需品運輸需求持續擴大,對物流供應體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三年前,京東物流就宣布搭建起供應鏈管理平臺,依托5G、IOT、云計算、大數據、AI及區塊鏈技術,搭建供應鏈技術的基礎設施,提供全渠道訂單、智能倉儲、智能配送、智能結算、智能門店等配套基礎功能,對企業供應鏈設計、網絡布局規劃、商品布局等提供協助,優化供應鏈管理。
此外,“新基建”中核心技術發展還能賦能物流企業發展,提升供應鏈和物流服務水平。比如,“新基建”主打的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5G網絡等技術,已大量運用到物流運營服務領域,包括智能調度、視頻監控、物流配送等,協助了諸多物流企業重塑供應鏈和提升物流效率。
交通運輸行業
交通是城市間連接的重要紐帶,同時也是城市人流、物流運輸的關鍵通道。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的賦能。
城軌運營供應鏈管理不同于生產加工制造類企業和單一的維修類企業,其物資管理具有自身的獨特的特點,例如,涉及面廣(土建設施、運營各專業系統設備、客運服務、安全人防、辦公生活等),專業系統多,平行、交叉作業多,協調配合多,物資多批次小批量供應情況多、備件倉儲量大,物資需求要求響應時間短,專業類物資供貨周期長等特點。
也正是因為上述情況,使得交通運輸行業供應鏈前端需求復雜。在新基建下, 5G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 區塊鏈等關鍵技術加速了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首先,企業可充分利信息化手段,打造供應鏈管理系統,把握供應鏈各關鍵環節,將生產計劃、物料需求、采購、物資交貨、檢驗、入庫、領用、消耗充分整合實現“物聯網”, 解決平臺共享要素的同時,將傳統的工作流程及記錄轉化為有價值的數據。
新能源行業
新基建的“新”主要新在智能化上,通過智能化的能力,讓基礎設施再上一個新臺階,達到一個新高度。以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例,新能源汽車量產的節節攀升,使得對于配套充電樁的需求量相應地增長,也再次將國內充電樁產業推向了資本市場的風潮浪尖。從產業鏈層面考量,以充電樁為基點,建設全產業生態或許才是最終的目的,能讓其發揮出充電樁建設最大的經濟效益。
現如今的充電場站運營不該僅被視為管理充電設備,而是包含充電、放電、儲能、微網、管理、支付等多個環節的充電網絡的運營。未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要做到“充電網、車聯網、能源網”的三網融合,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互聯互通, 做到以前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現的能力,離不開供應鏈及大數據管理系統的支持,而這些也正是新基建對于充電樁的要求。
電力行業
作為新基建重點建設領域之一,特高壓是指電壓等級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特高壓相關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電源控制端、中游的特高壓傳輸線路與設備、下游的配電設備。
目前,電力數字化應用正在支撐政府數智治理和科學決策,助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電力數據作為經濟社會運行的“晴雨表”,為企業各項工作提供輔助。隨著特高壓被列入新基建重點發力范疇,電力企業也在不斷探索電力數據管理組織模式和業務模式優化?;诖?,國網山東電力率先建成了涵蓋數據產生、治理、應用全環節的高效合規特高壓數據供應鏈,實時匯聚電網全環節數據,促進了數據要素高效流動,助推電網數字化發展和能源消費變革。
依靠數據供應鏈體系跨業務、多類型、實時快速、靈活定制的數據關聯分析能力,國網山東電力徹底解決了以往特高壓設備跨專業同源維護難的問題,構建起“電網一張圖”,大幅提升圖模維護效率和準確性,實現基層生產力的大規模釋放。
構建供應鏈管理體系,推進新基建智能化
綜上分析可見,涉及到新基建的行業共同特點即是構建供應鏈管理系統。但由于系統的建設十分復雜,還需要結合集團企業客戶的應用場景,考慮其所處行業、安全性、IT能力等諸多方面因素進行選擇,所需的專業技術也不是每個企業都能精準把控的。因此,企業通常會選擇通過在此方面具有豐富落地經驗、能夠快速打造實用可靠系統的專業公司來助力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搭建貫通“供應鏈端-銷售渠道端-用戶端”的全鏈數字化運營體系,可為企業打造專業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創造高效、敏捷、開放的全鏈數字化價值,實現業務級、企業級、集團級到產業級管理和協同,以及跨部門、跨系統、跨區域統籌和協調。
總結與思考
通過不斷加強數字化布局,新基建與傳統基礎設施將逐漸形成超疊加效應,為企業發展注入鮮活力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推動下,企業傳統供應鏈管理也正加速向智能化轉型,供應鏈將迎來全面數字化新時代。
因此,依托專業技術,把握新基建發展機遇,打造供應鏈智能管理系統,改變傳統管控模式,能夠更好地做好運營物料成本控制,為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供新的動能,引領企業發展邁向另一個新的高度。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