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站長 >  網站運營 >  正文

宣傳易杯征文—媽媽的網吧,我的回憶

 2007-08-08 02:41  來源: 原創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前幾天,全家在清理以前的一個大柜子的時候,清出了一大團的文件和舊資料,基本上清出來的文件都被他們撕了,但清到一個大袋子的時候,媽媽看了兩眼,將大袋子放到了一旁,等到清完整個柜子,她輕輕的將袋子放到了柜子最深處,看著媽媽瘦小的背影,我知道,那是我們家網吧的原始文件,那是媽媽的心血,媽媽的奮斗史。

 

第一章:黑網吧的日子

 

當我們這個城市出現第一批網吧的時候,我爸爸當時按捺不住心中創業的沖動,拿了家里僅有的幾十萬塊錢出來,開了一個網吧,地址選的不錯,在一個重點大學旁邊,按現在的說法,那條街就是這個大學學生的墮落街,而且網吧的配置都在當時是最頂尖的,速度也非???,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可不是大量的客戶,那還是后一步的事情,而是在中國最重要的東西:網吧經營資格證,本來是想著邊辦邊進行網吧建設的,沒想到中國的官僚制度是如此的拖沓,三個月過去了,連經營證的影子都沒有,但網吧差不多已經搞好了,不可能讓它來等證件吧,我家在開了家庭會議后決定:先開,邊開邊辦!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的出,我們家的網吧,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傳說中的黑吧,現在的這種黑吧是越來越少,但在剛開始那會,出現的網吧基本上很多都是走的這一步,先黑再白。

 

由于我爸爸是公務員,沒有辦法每天守在網吧里,我媽媽只有將工作辭掉,全力打理網吧,你們這些草根站長永遠不知道開黑吧的艱辛。那是時候文化稽查隊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會來查,只要被抓到了一次,最少是罰5000,最多罰2萬,我們家那會,至少是被罰了三四次,那時我媽媽就在路口守著,手里拿著電話,只要看到稽查隊的車過來,馬上打電話到網吧,網吧馬上拉電和拉下防盜門,一幅根本沒有營業的樣子。那會我記得是夏天,媽媽一個人站在路口的樣子,我現在閉上眼睛都能回憶到,一站起碼是從下午3點到晚上7點,因為稽查隊一般是下午開始出來,晚上7點下班結束行動。

 

說了些艱苦的事情,說說開黑吧好玩的事情吧,第一肯定是收入,因為開黑吧根本不用繳稅,基本上收的錢都是賺的(其實網吧除了電費外,別的成本很低),那是的價格是4元一個小時,通宵營業都沒人管,那時的人剛接觸網絡,都很新鮮,而且網吧也少,全網吧坐滿不說,一般在下午和晚上,都至少有10幾個人在網吧里面和門口等機子,所以那時,一天收個2000元是比較一般的情況。而日常的開銷就是兩個網管的費用,電費,網費和日常的一些消耗費用,每月到了結帳的時候,我媽媽欣慰的微笑,是最美的場景

 

第二就是很多很有才的網友,其實我一直認為,互聯網剛剛在中國發展起來的時候,中國的第一批網民素質的確比現在的要高的多,有網友在網上寫詩的,有寫散文的,有專門來學英語的,單純的象現在一樣聊QQ,玩勁舞團的很少,在那個時候更多的,是拿著“讀者”雜志進來,在聊天室故作深沉的男人,和對網絡一無所知,只知道點開頁面亂開一通的大學生們,那時候家里為了節省工錢,只請了兩個網管,而且有一個還是兼職,所以我一放學,就會跑到網吧幫忙,端茶送水什么的,后來聊QQ的多了,我學到了一些QQ申請和聊天的技巧,當起了義務網吧QQ指導。

 

說到QQ,我插一句,草根站長們,真正的大企業都是一步一步爬起來的,當然我是沒有資格教訓大家,但我說個關于QQ的事情:當時我們家開網吧的時候,網絡上最火的聊天工具是TICQICQ,根本沒QQ這玩意,當時QQ才出來,完全沒有人去用它,它們的業務員-可以說就是他們的正式員工,每個網吧每個網吧的去推銷,去跟老板聊天,談家常,有時為了在網吧的機子上裝個QQ,還請我吃冰棒,那個時候,我家有很多QQ送的小玩偶等小禮品,那些QQ軟件初期的推廣員,給我很深的映象。

 

繼續聊聊我媽媽的網吧,剛開的那會,除了有稽查來查外,停電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為了節省,我們是接的居民用電,企業用電要貴很多,我媽媽舍不得,就接的居民家的電,他們只要停電,我們就停,但很好玩的就是,就算停電,網友們也不會走的,他們就把網吧當成是一個集會場所,不管認認識,都會一起聊天,相互推薦認為很好的網站,談談剛剛認識的網友,聊聊剛剛出現的新興網絡語言,說實話:還真有人通過我們家的網吧成為好朋友,甚至戀人。記得他們在聊天的時候,我媽媽就在外面頂著大太陽,到處找房東牽另一條線或者是焦急的等待著來電。

 

第二章,遷址,轉正,興盛

 

擔驚受怕的開了半年多的黑網吧后,在請了無數的官員吃飯后,再送了十幾個紅包后,我們家的網吧運營證,終于批下來了,而我們家原來租的地方又要*,加之他們賺了點錢后,就想將網吧做大,就在旁邊選了個更大的地方,一次性又賣了50臺電腦,雇了三個網管,請了一個收銀的,慢慢的正規了起來

 

花了幾萬買了臺網吧專用服務器,牽了商務網線和公司電路,買了兩臺空調柜機,一臺冰柜,座椅和耳機全部換成了新的,一個新的上網環境,給了大家非常好的感覺,剛開的那段時間,別的網吧就算是有位子,很多人都愿意在我們家網吧里面等,而且那個大學經常有學生在我們網吧里聯系打星際爭霸的比賽,每天下午都可以看到網吧一半的電腦都開著星際的界面。

 

媽媽作為老板娘。幾乎每天都是帶著笑容在工作,早上7點就到網吧,拖地,抹桌子,倒垃圾,她是一個很儉省的女人,為了省一個清潔人員的開銷,自己承擔了網吧的衛生。中午的時候和網吧的網管小伙子們一起叫飯吃,晚上就在網吧里做飯,那段時間我簡直是吃住都在網吧,后來爸爸實在受不了每天不在家吃飯,就瞞著媽媽雇了個清潔工+做飯的大媽,而且一次性給了半年的工錢,才讓媽媽解放出來。

 

那時我們家的網吧是那條街的最大的一家,有很多旁邊的店主都笑稱我媽媽是最老板的老板,其實整體來說,我們的收入沒有以前開黑吧時多,要繳稅,要養至少4個人,要交保護費(沒有辦法),而且一個小時的上網費用也從4塊降低到3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重網吧這個行業,越來越多的黑吧和正規網吧在我家旁邊林立。但由于我們家機子最好,而且很多人對網吧還是有感情,所以那時我們家的生意不算差,一個月搞個幾萬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除了做事,我媽媽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網吧門口,和隔壁書店的女老板一起拉家常,或者陪那些等待上網的女孩子們談天,那段時間,網吧和我媽媽一樣,是富有活力的。

 

第三章,衰落,關閉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過了兩個年頭后,周圍網吧越來越多,網費越來越便宜,甚至降低到了1元一個小時,而我們家的電腦一直沒有升級,也沒有重新裝修,來我們家網吧上網的人也越來越少,而國家對于網吧的控制卻越來越嚴,每天的營業額直線下降,那段時間,媽媽每天都在嘆氣,看著她操勞卻賺不到什么錢,爸爸一狠心就想關掉網吧,而且那時我也快高三了,正好家里需要人照顧我,所以提出了將網吧賣掉。

 

貼出網吧轉手的廣告后,每天都有幾隊人來網吧看,因為當時網吧的證件已經停止審核了,想開網吧的人只能買以前的網吧資格證,而且我們家的地理位置是在大學門口,所以很多人都有意向想把我們的店接下來,我媽媽就不厭其煩的跟他們說:哪臺電腦顯卡有問題,哪里漏水等等等等,直到正式賣掉的那天,媽媽簽完協議,看著卡車將電腦拉出去的情景,她真是哭了,兩年的心血,每天的辛苦勞作,每天一元一元的收錢,每天認真擦拭每一臺電腦,最后換來的是幾萬的轉讓費和搬空的空房間。

這就是我媽媽和她的網吧,到現在我們家說起那時的經歷,我媽媽還是習慣說:我們網吧如何如何,而且如果是多細節的事情都記得非常清楚。在這里面,只有一個小創業者的血淚。

如果唯一能跟這次征文扯上關系的,可能就是網吧這個跟我們站長有一點點聯系的東西,為了這次征文,我大聲的對你們說:宣傳易!宣傳易!宣傳易!-_-!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