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韓鑫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以后送洗衣服可線上“監控”!30日,天天洗衣自主研發的可視化系統上線。在距離廣州市中心50多公里的增城天天洗衣智能化中央工廠,消費者在家中就可以通過手機APP追蹤送洗衣物的重要洗滌過程。
據介紹,“可視化”有兩重含義:消費者的衣物洗護過程的可視化;后臺的數據管理可視化。即:企業可以做到洗前的安排、洗中的監控、洗后的全程追溯,達到全方位的覆蓋,精細到每一個工序。在洗衣生產、加工等關鍵環節,安裝網絡視頻服務器、高清攝像機、芯片讀寫器,實現信息化監控。一旦出現糾紛,還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調解的證據資料。
“我們會給每一件衣物配備一個RFID芯片,通過這個芯片實現洗衣流程的透明化。”天天洗衣董事長盧志基說,從收取衣服開始到運送至工廠,再到洗護流程,所有的工序都需要用芯片記錄。同時,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APP或者電腦終端觀看衣服洗滌全過程,實時觀察衣物的動態。天天洗衣可視化系統后臺數據庫能記錄衣物面料、顏色、材質等信息,為洗護智能硬件如洗衣機、熨燙機等的研發提供數據支撐,在服裝市場上提供數據參考。
家住廣州市越秀區的市民趙女士進行了一次“現場測試”。工作人員拿RFID芯片別在了她的衣服上,她收到了一個訂單號。2個小時以后,她打開天天洗衣的APP,點擊“洗滌追溯”,輸入訂單號,進入“可視化洗滌”,就可以看到,進廠檢查、洗前檢查分類、分類洗滌、分類整燙、成品檢測、自動分揀等幾個小視頻,觀看洗滌過程。消費者在一周內均可查看自己洗滌的相關視頻。
過去,很多企業將工廠隱藏在后方。市民李小姐說:“現在,把生產的流程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是需要勇氣的。”消費者不一定都有時間追著看視頻,但這種透明化對于工廠來說是一種監督和壓力,可以讓消費者放心許多。
整燙部主管蔡明靜說,技術革命讓洗衣工人從中體驗到更多獲得感。“一開始,想到有人通過頭頂的攝像頭‘看’著我們工作,只是內心多了一份壓力。但是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到,洗衣也是一個具有科技含量的智能行業。”
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主任潘煒表示,天天洗衣可視化系統為消費者、商家、監管部門共同監控洗衣加工服務全流程提供了條件,形成三方聯動的監管機制,推動天天洗衣服務往更優質、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另外,該系統為群眾普及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洗衣知識,促使更多洗衣企業形成規范化的服務,提升消費者的消費和個人健康衛生意識。
據介紹,天天洗衣為每件衣物都設置了16道規范洗衣流程,標準化是可視化的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天天洗衣現行的企業標準體系116項、國家標準155項、行業標準22項、地方標準2項、企業標準128項,共423項。“要打造數字化的智能洗衣中央工廠,首先要對人、機、物、環境、管理方法和技術實施標準化。”盧志基說。
在天天洗衣中央工廠恒溫IDC機房,7個機柜裝載著30多臺服務器,相當于整個工廠的“數據大腦”。旁邊還有一個控制中心,全廠無死角視頻監控占據了整整一面墻,顯示著100多個工位的實時生產狀況,涉及洗衣的所有流程。當天,工廠廠長鄒永波正通過大屏幕監控全廠,一改以前辛苦巡廠的管理方法。“如今一兩個人就可以輕松管理日洗10萬件的大工廠,員工數200多人,并在原有用工人數的基礎上,將生產量提升4倍以上。”
工廠內,衣服離開人手和機器后,便沿著頂部密密麻麻的軌道,依照控制中心“大腦”指令,有序地“飛檐走壁”,有的去整燙,有的去質檢,有的去消毒,有的去返洗。譬如在洗前檢查環節,工人在電腦上點擊“淺色-干洗”,就會有淺色且需要干洗的衣服隨著軌道自動前來。
近幾年,天天洗衣抓住消費升級機遇,延伸洗衣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提供生活服務解決方案,推動“洗衣4.0”模式快速走向成熟。在盧志基看來,天天洗衣可視化系統是聚合上下游產業鏈,催生新的產業集群和生態,探索行業跨越邊界的核心力量。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