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友盟+主辦的2018UBDC全域大數據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北京拉開帷幕。峰會以“DI·進化”為主題,旨在讓更多企業“會用數據,用好數據”,最終推動自身業務健康持續增長。
峰會上,友盟+CEO朋新宇表示,在講求數據化、智能化的今天,“進化”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選擇。在這十年間,大數據產業正經歷由數據技術、算法模型、應用場景、數據安全所推動的多維進化。作為數據行業的先行者,友盟+幫助企業實現從“有數據、用數據到智數據”的一系列升級,致力于通過智慧讓業務和商業更有能力。
友盟+到底發生了哪些進化?朋新宇用3個關鍵詞進行了概括:數據能力、數據技術和數據產品,“我們服務了760萬個網站、165萬移動應用,有2.4億的線下數據,這些單一維度的數據不能稱之為資產,只能算作礦產;只有當數據連接與加工之后,才會變成數據能力。友盟+將多端多源數據進行融合,每天觸達16億活躍設備,提供一站式的用戶認知、管理、營銷等服務,這就是友盟+數據能力的進化。”
而在數據能力之上,還需要數據技術做承載,以讓數據可觸達、可應用。在朋新宇看來,數據加工有三大過程過程。
第一層是采集,友盟+技術平臺每天能夠支撐萬億級的采集能力;第二曾是EB級的存儲和管理能力,EB級是什么概念呢?1EB等于1024PB,相當于1152921504606847000B,EB幾乎是數據領域目前可以度量到的最大的數據體量;第三層是讓數據能夠快速運算,當有了每秒E級的處理能力,不管是流量峰值,還是友盟+產品所產生的數據,都需要夠被實時準確的加以計算,并且有能力去查詢和使用——快速響應,將任何請求和查詢變成觸手可及的應用能力,這既是技術層面的進化,也是分層次、分體量、體系化的進化。
“對于真正的大數據公司,這些能力都是必備的,有這些能力不代表你會成功,但是沒有這些能力肯定不會成功。”朋新宇如是說。
此外,朋新宇強調,在數據能力和技術能力的支撐下,數據產品層的進化與各企業息息相關。作為第三方全域數據服務賞,友盟+的產品服務核心在于深耕全域大數據領域,持續做深做強。“在原來產品基礎上,我們提供AI能力和行業深度的解決方案,包括互聯網運營數據服務、營銷數據服務,線下數據服務,以及互聯網金融風控等服務,賦予產品AI的能力和對行業的理解能力。”
面向互聯網運營市場,友盟+在峰會上重磅發布U-App AI 版——通過對7億真實消費者的全網數據進行深度訓練,產出智能投放模型、用戶價值預測模型、流失風險預測模型,模型準確度可達86%以上,U-App AI 版能真正將AI能力應用在數據化運營領域。朋新宇認為U-App AI版的發布只是進化的開始,“友盟+對數據智能、對用戶與行業的理解、對畫像標簽的認知,是一個每天都在變化的過程。”
而針對數據營銷市場,通過數據智能平臺的賦能,ADplus正在讓數據成為營銷的基礎設施。友盟+將互聯網媒體、OTT媒體、戶外媒體等數據化,進而實現營銷鏈路的打通與串聯,真正圍繞消費者所思、所需、所行去組織營銷活動,“更像是在重塑營銷內核”。
在線下零售市場,友盟+圍繞“降成本、提效率、聚流量”三大目標提供數據服務。朋新宇說,線下的很多運營模式與線上完全不一樣,“我們把友盟+對數據、對行業、對人群的理解,通過數據智能平臺賦予Oplus,并應用在智能商圈選址、潛客引流等場景中,這相比傳統的數據模式,都有了質的進化。”
此外在金融行業,友盟+還推出了首個大規模商業化的行業解決方案“Finplus”。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內,“Finplus”在業務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在產品上完成從單一風控到全生命周期的升級,服務的客戶也已從互聯網金融客戶擴展到更多傳統金融領域。
種種進化升級的背后,離不開友盟+八年來對大數據的沉淀和積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豐富的數據基礎以及全域數據能力,才使得友盟+能夠在更多行業、更多產品、更多業務的場景中,擁有持續升級進化的能力和基因。
最后,當談到“如何做到進化?如何能一起進化?”時,朋新宇引用了一句“萬物都有本源”,在他看來本源的內在是“最簡單的本質”,即友盟+提出的“FAST數據進化方法論”。
“首先需要做到多端多源數據的打通融合,”朋新宇說,“融合背后是分析,包括從人的分析到算法的分析,還有無人工干預的學習”。他認為,目前人們對數據的洞察能力甚至已經超出自己的認知——通過了這些洞察以后,希望把這些洞察變成方案,讓一次性的分析變成長久的分析,變成長久的基礎能力,驅動轉型與升級。
“這不是友盟+自己的單一轉型,而是友盟+與開發者、用戶一起的共建性質轉型和升級,這里面既有基于數據能力、行業的理解,也有對商業模式和賽道的理解,”最后,朋新宇總結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數據是驅動轉型的首要驅動力。”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日前,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與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簽訂聯合實驗室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遙感、AI等技術,以及人才隊伍、技術產品等優質資源,開展農業農村領域相關基礎模型、作物農情遙感監測產品及農業氣象服務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日前,2022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大會以“種鑄強芯,數領未來”為主題,開設多場數字農業云端專題論壇,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論壇“,同與會嘉賓分享了農業大數據的創新應用。
毫無疑問,隨著以Kubernetes為代表的云原生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云原生數據量和重要性不斷提高,使得企業對云原生數據庫服務的需求日漸增長。
近期,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技術交易所雙重指導,UXPA中國主辦的2022年第六屆GXA好體驗獎評選結果揭曉,元年科技憑借元年數據智能管理平臺榮獲“最佳企業賦能獎”,該獎項旨在挖掘當代杰出用戶體驗作品,表彰利用創新思維、堅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企業,填補了國內專業級別用戶體驗社會化獎項的空白。
2022年11月18日,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創新賽事——2022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圓滿落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
把脈中國數據智能化
2023年,幾乎可以被定義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大模型元年”。ChatGPT的全球爆紅,徹底點燃國內的大模型賽道,曾經的“創業英雄”、如今的商業領袖們親自下場,接連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與大模型布局。大模型火了,沉寂許久的互聯網行業又有了新的“戰事”。同時,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云市場的現狀,企業對
近日,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發布了《2022愛分析·數據智能廠商全景報告》,愛分析從技術研發能力、服務客戶數量、收入規模等維度對廠商進行了全面專業的評估
2022年11月18日,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創新賽事——2022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圓滿落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
2022年11月17日,在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的2022數據資產(廈門)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由廈門市互聯網域名應用服務產業協會和構信網(公信.中國)聯合主辦
近日,國內知名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正式發布《2022愛分析·信創廠商全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綜合考慮企業關注度、行業落地進展等因素,遴選出在信創市場中具備成熟解決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廠商。
10月31日下午,由數博會執委會主辦、數據觀(北京)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協辦的第四期數博思享會“實踐先行觀公共數據價值與應用”活動成功舉辦。
近日,由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簡稱大數據大賽)正式啟動。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