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濤
大數據還是AI?隨著AI的風潮越來越盛,很多大數據企業也被歸為了AI陣營。“其實,大數據、AI,只是一種從市場角度的描述,從技術產業的角度來說,我們從始至終都是一家‘數據科學平臺提供商’,這一定位從未改變。”無論外界“風雨”如何變幻,九章云極始終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還不是“喘口氣”的時候
俗話說,三年看老。作為一家創業企業,從技術迭代、市場營銷、未來戰略等不同維度綜合來看,通常三年是一個坎。已經安然度過這道坎,并且在2018年3月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的九章云極是不是可以喘口氣了?
九章云極CEO方磊的危機意識還是很強的。他認為作為一家規模還不太大的成長型企業,變化甚至說動蕩是很正常的,還沒有資格說“過了生存的坎”。不過經過幾年的耕耘,現在的九章云極可以說在業務上有了一個底盤。企業現有的規模與增長與方磊想象中的還有差距,仍要不斷進取和積累。
當初,九章云極之所以采用DataCanvas作為公司的英文名稱是有深意的。Canvas意為畫布。DataCanvas希望為數據科學家這一新的職業人群提供機器學習分析和實時計算能力,實現快速協同開發,并提供模型管理和應用支持,讓企業在“數據畫布”之上展現業務變革的豐碩成果。
讓方磊感到欣慰的是,當初設定的為數據科學家服務的目標從沒動搖。2012年數據科學家這一新的職業已經出現,但是直到2017年,Gartner才給出了“數據科學平臺”的明確定義,而九章云極早在2013年便已窺得先機,早投入早布局。“為數據科學家提供優質的建模服務。”方磊表示,“我們的服務對象沒有改變,業務方向也沒有改變,最大的變化是,我們的業務空間拓展得更大。”
都是為了降低人工智能應用門檻
數據科學家,多么“高大上”的稱謂。為這樣一群精英服務的九章云極所做的產品和業務也一定是“陽春白雪”?對于數據科學家這樣一個新的職業人群出現,方磊稱之為“古典主義的商業機會”。一個新的職業人群,必然需要新技術、新裝備、新工具進行武裝。九章云極就是為這樣一個新的職業人群提供必需的效率工具。在數學科學家和新的效率工具背后,我們看到的是業務重點從商業BI的可視化轉向了AI的模型化,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但這是一個新的起點,而非終點。“我們為數據分析提供商業化的完整的數據中臺解決方案,以及實施能力等。這是我們業務的一個自然延展。”方磊表示。
現在,很多大數據廠商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降低人工智能應用門檻”,讓普通的業務人員也能像數據科學家那樣操作大數據分析工具,獲得分析結果。九章云極始終強調為數據科學家服好務,難道九章云極要背道而馳?
“降低人工智能應用門檻與為數據科學家服務并不是對立的。”方磊一語道破,“這就像是從不同的角度看一個市場蛋糕。同樣是降低應用門檻,只是我們選擇的切入點不同。數據科學家是一項新的職業,未來從業者會越來越多,傳統的數據分析師也會成長為數據科學家,他們都需要更加簡捷、高效的工具。降低應用門檻與為數據科學家服務,這是趨勢與具體落地的關系。”
其實,按技術水平的不同以及所從事的工作難易程度等可以將數據科學家進一步細化為平民數據科學家、一般數據科學家和核心數據科學家三類。平民數據科學家需要的是高度自動化的機器學習平臺和工具,一般數據科學家需要可以用鼠標拖拽等方式實現分析的高效工具,而作為最頂端的核心數據科學家,他們具有很強的編程能力,需要的是透明的開發環境。
不同的用戶需要個性化的工具。不過,作為數據科學平臺提供商的九章云極提供的是一輛“整車”,而不是一個個單一的功能。所謂整車,就是一個完整的平臺,它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比如面向核心數據科學家,九章云極提供預置的模塊,可以支持開發;同時,它也提供自動化的機器學習工具給平民數據科學家,在此基礎上,又能生成可配置的工作流,供一般數據科學家使用,而整個平臺是打通的。
“當前,我們最主要的客戶來自金融領域。他們在數據分析方面具有相對較強的能力。九章云極的“整車戰略”是全面覆蓋降低門檻到高端需求的。目前的市場上,我們從自動機器學習和降低門檻的市場需求入手,但同時高端功能和特性也是我們的強大優勢。”方磊說。
數據科學平臺是AI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AI時代到來后,數據建模成了必需品,這也直接刺激了相關的產品采購需求。作為廠商,九章云極生逢其時,看到了更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數據科學平臺普及的美好前景。
AI經過60多年的發展,期間有過幾次泡沫,今天我們終于看到了AI普及的曙光。但是不可否認,我們仍處于AI普及應用的早期階段。方磊表示,數據科學平臺是AI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九章云極的階段性目標是,推動模型的生產化,讓數據科學家能夠更快地建模,更好地使用模型。
“AI是人們追求的方向,但是用戶最關注的是還是業務價值,即借助數據平臺和建模能力,能否帶來業務的變革和增長。”方磊舉例說,“銀行客戶最關心的是能夠新開多少張信用卡,能否完成KPI指標。當然,大數據、AI等是必須掌握的技術趨勢和動向,這對于客戶以后評估投入回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方磊戲稱九章云極是“數據的寄生蟲”,除了優勢的金融領域以外,向全行業拓展勢在必行。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傳感器數據分析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九章云極已經在該領域布局,并且擁有了一批頭部客戶。
九章云極的長遠目標是成為一家平臺型企業。但是提供一個平臺談何容易,從哪里出發,選擇什么樣的路徑都是學問,也是嚴峻的考驗。九章云極以產品為驅動,以工具為滲透,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數據科學平臺提供商,為金融、交通、運營商、互聯網等各行業客戶提供數據分析能力、實時能力和AI能力的建設。
2018年對于九章云極來說是收獲之年:一方面,需求側機會大漲,銷售機會增加;另一方面,九章云極服務客戶的廣度和深度都在擴大,產品交付周期平均減少30%,產品線更加豐富,并實現了快速迭代。
更大的“藍海”
除了繼續服務不斷擴大和成熟的數據科學家隊伍以外,九章云極看到了更大的“藍海”,即從工具切入,實現模型的生產化,讓建模走入生產環境,成為“一等公民”。未來,企業的每一項業務可能都會涉及數據分析,比如每一項金融交易發生前都要經過數據分析和檢測。“企業在完成了從工具到平臺的過渡后,模型生產化勢在必行。數據建模是最重要的抓手。”方磊表示。
隨著云計算逐步深入人心,數據在云中進行分析也成為一種新的流行。在公有云更發達的國外市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但從當前的主流情況看,大多數的分析還是在本地數據中心完成,這主要是出于數據監管和行業規范的要求。“即便是在云中進行數據分析,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SaaS模式,更多是采用專屬云。 ”方磊舉例說,“我們為美國硅谷的客戶提供云上數據分析服務,客戶就是自己采購的虛擬機。說到底,客戶還是愿意將數據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今,邊緣云越來越熱,數據在哪里產生就在哪里處理和分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端側進行分析,比如典型的交通卡口的車牌識別,清楚的圖像就可以在本地進行快速處理,而難于處理的圖像可以傳到云上進行識別。端云結合,由系統智能地決定在哪里進行處理是最優化的,這是未來的趨勢。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說,需要的是一個透明的分析層,只解決與分析有關的問題,而底層的設備、數據到底在端還是云上,分析人員完全不用操心。方磊介紹說,目前九章云極雖然沒有一個所謂的邊緣分析產品,但是有可以應用于邊緣設備上的模型。
九章云極的官網引用了方磊曾經發給員工的郵件中的一段話:“我們每個九章云極人都如同20歲的少年,保持好奇、天真和相信。因為好奇,我們可以投入學習去探索未知;因為天真,我們不理會別人告訴我們的不可以,敢于擁抱不確定性,最終成為一個相信自己并且也可以讓伙伴信任的人。”
這段話道出了九章云極成長的源動力。“我不想在公司做了十年以后,以過來人的姿態告訴別人,哪些是不可以改變的;我希望在十年后告訴別人,這十年我們改變了什么。”方磊如是說。永遠朝氣蓬勃,保持好奇、探索,這就是九章云極的DNA。這才是一家公司邁溝過坎的真正秘訣所在。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2023年7月6日,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023)在上海開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屆大會的備受矚目的話題,據悉,在昇騰AI大模型的創新研發中,華為聯手26家行業領軍企業,組建了一支協同創新的“AI明星隊”,云天勵飛作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杰出代表,和互聯網大廠、運營商、科研院所等優秀團隊
這幾個月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現出的能力令世界驚嘆。自從2016年AlphaGo戰勝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經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橫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讓AI這個名詞重回C位。過去在AI1.0時代,主要通過訓練模型來實現圖像識別、聲音識別、語言處理等特
文:互聯網江湖作者:志剛2023年的IoT需要一個新故事。6月29日,涂鴉智能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企業級戰略PaaS2.0,希望通過一個平臺+四大開發服務,建立起IoT生態。對于這場發布會,市場的態度是積極的。美東時間6月29日收盤,涂鴉智能美股股價上漲5.6%,來到1.87美元/股。近日股價穩定
2020年底,王慧文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時,外界本以為這位伴隨中國互聯網發展而持續創業20年的人物即將告別創業舞臺。但是,一個曾經多次創業,正值壯年的互聯網老將心中的創業熱情是難以熄滅的。
把脈中國數據智能化
2023年,幾乎可以被定義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大模型元年”。ChatGPT的全球爆紅,徹底點燃國內的大模型賽道,曾經的“創業英雄”、如今的商業領袖們親自下場,接連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與大模型布局。大模型火了,沉寂許久的互聯網行業又有了新的“戰事”。同時,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云市場的現狀,企業對
近日,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發布了《2022愛分析·數據智能廠商全景報告》,愛分析從技術研發能力、服務客戶數量、收入規模等維度對廠商進行了全面專業的評估
2022年11月18日,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創新賽事——2022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圓滿落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
2022年11月17日,在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的2022數據資產(廈門)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由廈門市互聯網域名應用服務產業協會和構信網(公信.中國)聯合主辦
近日,國內知名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正式發布《2022愛分析·信創廠商全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綜合考慮企業關注度、行業落地進展等因素,遴選出在信創市場中具備成熟解決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廠商。
10月31日下午,由數博會執委會主辦、數據觀(北京)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協辦的第四期數博思享會“實踐先行觀公共數據價值與應用”活動成功舉辦。
近日,由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簡稱大數據大賽)正式啟動。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