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vljxk"><rt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delect id="vljxk"></delect></rt><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noframes id="vljxk"><noframes id="vljxk"><rt id="vljxk"></rt>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商 >  電商培訓 >  正文

菜鳥向上順豐向下,46.6億入股申通的阿里能否一統江湖?

 2019-03-14 11:23  來源: A5用戶投稿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電商和快遞從來都是此消彼長的,隨著電商產業的線上流量增長放緩,快遞業開始逐步升級造勢,以助推電商產業向“快、省、好”遞進,從當下主流的快遞業來看,菜鳥、順豐、京東都在進行著各自方式的升維之戰。

阿里“吃”下四通 新快遞江湖格局顯現

3月11日上午,申通快遞在深交所發布公告,阿里巴巴將投資46.65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與2015年5月阿里曾聯手云鋒基金,投資圓通,持股約11%;2018年5月,阿里、菜鳥等又聯手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占10%。以及阿里還投資過百世快遞的布局來看,成功入股申通快遞后,阿里在物流投資方面已正式集齊中通、圓通、申通,為其智能物流網絡添上了一塊重要拼圖。

截至目前,以2018年三季度公布的營收數據計算,圓通、中通、申通同時也是中國在A股上市的民營快遞業第二至第四位的企業,如若加上美股上市的百世(三季度營收71.89億元人民幣),四家快遞公司營收合計224.42億,與順豐228.64億元不相上下。京東快遞的入局打亂了節奏但沒有失衡。隨著馬云通吃“四通”后,現有的平衡很可能被打破,順豐、京東的焦慮在所難免。

升維之戰迫在眉睫:菜鳥由快至好,順豐由好至快

從目前菜鳥和順豐的格局來看,可以說二者不相上下,為了引領行業走向更高維度,菜鳥和順豐勢必會以各自優勢為托底進行未來戰略布局的推進。

從菜鳥一開始涉足物流領域的想法是為了解決自身在物流領域的短板,服務自身電商業務的需求,后來目標進一步提升,開始要做智能物流骨干網建設,而這其中物流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正如馬云去年公開說:“菜鳥將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我們會投入上千億元人民幣來打造這件事情,如果千億不夠,會投資幾千億。”

阿里此次入股申通以后,可以說其構建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越來越完整,加上此前披露的消息,阿里巴巴、菜鳥智能物流網絡還吸引了全球3000多家物流企業參與其中,與中國郵政、俄羅斯郵政、西班牙郵政等全球主要國家的郵政網絡達成戰略合作,與新加坡航空、阿聯酋航空、空橋航空等全球主流航空公司建立空運網絡深度合作,與中歐班列、東南亞和澳洲海運專線網絡形成了常態化運輸合作。

從目前阿里的布局來看,菜鳥已經將競爭對手之外的主流快遞盡收懷中,在版圖線線路完整的情況下,菜鳥網絡已具備了發揮數據驅動的基礎,其目標實現24小時內送貨必達、全球72小時達的想法也將被加速推進。即全新的物流數據雷達不僅可以監控中轉站,還可以監控到行政縣區和服務網點的層面,監控范圍從“主動脈”覆蓋到“毛細血管”,這些數據將幫助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做決策,通過線路預測幫助各大快遞公司分撥點不爆倉,并有利于提升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服務質量。商家也可以通過數據雷達對物流訂單實施管理,攬收率、在途率、簽收率等一目了然。

但極快的快遞配送并不代表極好的,因為從用戶的角度出發,一次完美的購物流程,不僅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物超所值的物品,還需要在最后一公里快遞員和用戶的交涉中完成其購物體驗,現階段菜鳥可以說正在利用數據驅動完成前半段的布局,以確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地位,一旦這種布局形成既定的模式,下一步的菜鳥將逐步利用數據價值向極好的方向發展,例如通過數據化流程,讓用戶對快遞人員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從而形成按分獎勵制度,進而優化服務水準。

與菜鳥不同的是,順豐采用的自營模式在一開始就對快遞員進行了標準化處理,通過這種服務水平不僅給用戶留下了好的印象,而且也奠定了順豐在業界的服務口碑。

從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來看,順豐、通達系、京東在內的10家快遞企業中,順豐排名第一,申通位列倒數第三,僅好于德邦快遞和優速快遞。

可以說順豐在業界的服務口碑是毋庸置疑的,但根據最新業績快報,盡管909.43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上漲了27.6%,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下跌了4.57%。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順豐自2017年2月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年度凈利潤下滑?;乜雌?017年業績同樣堪憂。財報顯示,順豐2017年業務量同比增長18.3%,低于行業平均增速的22%,市場份額下降0.5個百分點,跌至7.6%。此前,順豐的業務量排在“三通一達”之后,而到2017年,排名卻被百世超越。

為了提高自己的營收能力,順豐控股和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集團”)的聯名品牌“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順豐敦豪”)日前在上海首次公開亮相,意味著順豐正式入局供應鏈領域。這樣的話,順豐就可以利用高效的外部供應鏈服務平臺、借助專業的供應鏈管理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改進企業的內部供應鏈架構,提升供應鏈的運行效率,降低供應鏈的運行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的營收能力。

快遞新江湖顯現,阿里能否通吃天下?

以現有的主流物流形式來看,京東正在進行著自己的倉儲能力提升,而順豐則主攻快遞、冷運和倉儲等服務,定位于物流,融通金融和流通商業,至于菜鳥項目一直被業內戲稱為“馬云眼中的最后一個夢”。2015年底,菜鳥網絡在成立2年多后推出了中國首個物流云平臺,這是一個基于云計算的物流基礎信息服務平臺,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安全穩定的云設施環境,幫助快遞企業和物流訂單涉及的所有鏈路成員建立連接、沉淀數據,在此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的智能產品,這樣來看順豐和京東的物流業務與菜鳥的智能物流運營商方面存在交集,可以說不屬于完全競爭關系,未來有很大的合作可能性。

而且從菜鳥未來的布局來看,主要由“天網+地網+人網”構成,三大網絡為電商和物流企業搭建起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平臺,從而提供高效協同的物流服務。菜鳥網絡正在圍繞“天網”、“地網”、“人網”三個維度,將消費者、電商客戶、物流伙伴聯結起來,打造一張面向全球的物流大網,為未來的商業打造物流基礎設施。同時天網數據將為地網各項業務的高效運轉提供支撐,地網也將產生數據反哺到天網數據分享平臺,為更多合作伙伴所用,以之前接入菜鳥網絡的快遞公司、倉配服務商、日日順、蘇寧物流、落地配公司等來看,阿里的目標是打造“像水電煤一樣的智能物流網絡”,所以加入菜鳥網絡的快遞公司通過使用電子面單、四級地址庫等產品對接倉儲、用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信息化、提高了效率,這對于順豐和京東未來在運輸方面的價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中國快遞向下一個500億件邁進,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單獨完成這項任務,必須要像建高鐵路網一樣建設智能物流骨干網,把所有物流要素連接起來,發揮協同效應。此次入股申通的阿里,未來將會很好的發揮菜鳥數據網絡的驅動作用,從而讓更多的運輸企業協同作戰,至于順豐、京東等公司,我相信隨著菜鳥的不斷高飛,中國的智慧物流布局遲早會統一戰線!

(微信公眾號:longgfei)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相關文章

  • 菜鳥高飛,先攻自營

    近日,快遞行業又有大事發生了。

    標簽:
    菜鳥物流
  • 自營快遞+全球布局,菜鳥展露新野心

    本就紅火的國內快遞市場,迎來一位新玩家。6月28日,菜鳥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集團CEO萬霖宣布了兩項重磅消息:一是菜鳥集團已經獲得快遞牌照,將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二是菜鳥將加速國際快遞的發展,對海外重點區域進行深耕。2013年,阿里巴巴聯合四通一達、順豐等快遞企業,成立了菜鳥網

    標簽:
    菜鳥物流
  • 官宣自營品質快遞服務,菜鳥顯露“鴻鵠之志”?

    菜鳥迎來分拆發展后又一重磅動作。6月28日,菜鳥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現場,宣布推出自營的品質快遞業務:菜鳥速遞。菜鳥集團CEO萬霖確認,已經獲得“快遞牌照”。菜鳥速遞的推出處于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它作為阿里拆分后上市條件最成熟的業務,已在5月獲得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啟動上市計劃,同時又在6月初拿下申通快遞

    標簽:
    菜鳥物流
  • 關于菜鳥上市的三大猜想|港股觀察站

    文/零度出品/節點資本組伴隨阿里改革討論聲而來的,還有對體系內部最先上市企業是誰的猜想。根據阿里張勇所言,只要有機會,每一個業務主體都可能獨立上市。兩個項目引發了市場的關注,其一是阿里云,一個直接且關鍵的信息是,該項目直接由張勇帶隊,足以說明阿里內部對其的重視程度。而另一個則是菜鳥。市場給菜鳥投了第

    標簽:
    菜鳥物流
  • 京東、菜鳥、極兔,物流公司開啟赴京支援物流配送

    近幾周以來,北京地區因疫情影響,快遞業正在迎接新一輪挑戰。為此,各家物流公司都在積極調動全國快遞小哥支援。12月14日下午,京東從全國調集的首批1000余名快遞小哥已陸續抵達北京,定向增援北京市內的快遞配送等工作。這1000余名快遞小哥來自上海、廣東、陜西、湖南、福建、四川、云南、黑龍江、海南等全國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