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于5月26日-29日在貴陽舉辦。數博會自2015年創辦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并于2017年正式升級為國家級展會活動。作為全球首個大數據主題博覽會,憑借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領先優勢,成為全球大數據發展的風向標和業界最具國際性和權威性的成果交流平臺。
*總書記向博覽會發來的賀信中指出,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對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需要把握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處理好大數據發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多方面挑戰。中國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愿同各國共享數字發展機遇,通過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與發展路徑。
在本次數博會期間,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貴陽學院、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數字科技產業工作委員會承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貴陽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等協辦的數博會“數據的確權、開放、共享、賦能——數據經濟的制度構建”論壇于5月28日在貴陽盛大召開。來自政府、企業、學術界的300余名資深學者、經濟學家、技術專家、產業代表、商屆領袖將齊聚一堂,圍繞“數據經濟的制度構建”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為推進數據經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論壇有三大亮點:第一,規格高。貴州省副省長王世杰,貴陽市委副書記、貴陽市市長陳晏等重要領導,這次論壇也匯聚了國內外頂級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Bill Roscoe,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副主席張景安院士等享譽國際的院士對區塊鏈和數據的開放、賦能發表精彩的演講。第二,國際影響力強。出席大會的嘉賓包括阿拉伯信息和通信技術組織秘書長Mohamed Ben Amor,聯合國國際電聯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主席、美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院主席文武,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牛津大學系統安全實驗室主任Ivan Martinovic,前美聯儲高級官員、美國斯坦福大學高級金融科技中心主任Lawrence Rufrano,早稻田大學教授汪偉等。第三,發布了一個源自貴陽的中國原創的數據理論:“共票經濟學”,這是楊東教授與人民大學團隊從2014年以來,參與貴陽大數據相關的實踐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源自貴陽的數據理論創新,這也是此次貴陽數博會的一大亮點。
領導致辭環節,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世杰同志做出重要講話,近年來貴州深入的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過去五年貴州的經濟增速年均增長10.4%,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連續八年保持全國的前三。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變化,被*總書記贊譽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在大數據產業發展方面,2014年到2018年間,大數據對貴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20%,全省大數據企業從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長至2018年的8500多家。當前貴州數據經濟領域的創新和市場培育日漸興起,必將帶來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業態,持續引領數據經濟向縱深發展。隨著數據的生命周期不斷的延長,產業聚集流通環節的各類主體也不斷的增多,面對隨之而來的諸多的數據安全挑戰,理清數據經濟的全過程,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和填補數據經濟的制度空白尤為重要,迫在眉睫。今天國內外眾多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將從確權、開放、共享、賦能的角度出發,為數據經濟制度的構建出謀劃策,凝聚智慧,必將進一步的理清數據在收集、使用、傳輸、交易、開放、共享等過程中,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為數據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智力的支持。
貴陽市委副書記、貴陽市市長陳晏同志指出,今年數博會,*主席再次發來賀信,這是*主席連續兩年為數博會發賀信。作為東道主,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無比的振奮和鼓舞。*主席的賀信為我們持續辦好數博會、發展好大數據產業注入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貴陽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通過舉辦數博會,打響了“中國數谷”品牌,匯聚了優質資源要素,助推了大數據戰略行動的實施。我們推進“四個強化”、做實“四個融合”,深耕五大領域、構建五大體系,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數據的確權、開放、共享、賦能——數據經濟的制度構建論壇,作為本屆數博會重要的專業論壇之一,緊扣“創新發展·數說未來”的大會主題,聚焦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難點、痛點,既有學術思想的交流碰撞,又有研究成果的最新發布,準備充分、含金量高,值得期待。參加今天論壇的各位嘉賓,都是來自國內外大數據領域的頂尖學者、業界精英,敬請大家充分發表獨特見解、碰撞智慧火花,把握大數據發展規律,深入探討數據確權、開放、共享、賦能的現實路徑,為推動大數據制度體系建設形成更多的理論成果、合作成果,讓論壇更加精彩圓滿。貴陽市將堅持“論干結合”,認真學習借鑒和用好論壇成果,以大數據制度創新,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創新,努力把“中國數谷”建設成為創新創業創造的夢想之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未來法治研究院院長王軼教授表示,歷史可以告訴未來,在人類歷史上,此前所發生的每一次工業革命和技術變革都既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更深刻的改變了國際的格局。想一想一百多年前,如果不是尚處在農業社會的中國與抓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尾巴的日本,以那樣的方式相遇,亞洲國際格局可能就不是一百多年前所塑造的那個模樣。再想一想20世紀的30年代,如果不是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日本和尚處在工業化進程中間的中國再次以那樣的方式相遇,大概就不會有中國人民艱苦卓越的多達十幾年的努力和奮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風起云涌,出現了很多我們此前聞所未聞的關鍵詞,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大概就跟我們這次博覽會有關,那就是數據。在民法專業領域內正在進行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我們的國家正在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撰工作。在成文法的法律傳統之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常常是要借助民法典的編撰,表達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對人類所面對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看法。這些基本問題包括我們是如何看待人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家的,我們是如何看待社會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國家的,我們是如何看待人類的,我們是如何看待自然的。在我們國家進行民法典編撰的過程中間,我們就要站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要把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對人類所面對的這一系列基本問題的看法表達出來,其中就包含對數據的看法。2017年的3月15日,在第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98.3%的高票表決通過,它將成為2020年編撰完成的民法典的總則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十一章206個條文中,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111條側重的是數據可能涉及到的人格權益的側面,第127條關注的是數據涉及到的財產權益的側面。數據就是一個多側面的令人著迷的這樣一個權益的課題。就像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到今天,如果過去40年中間,我們這個民族著重是向世界展示了我們的學習能力的話,40年之后,我們會發現我們面對的是人類都還沒有給出答案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中國人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一起,我們通過召開論壇,通過進行深入交流,共同研究良好合作等等這樣的方式,要給以往沒有答案的問題,要找到答案。貴州是個很神奇的地方,歷史上就留下了很多值得我們去回味的歷史事件。相信貴州包括貴陽在大數據產業中間所做出的可貴探索,和已經取得的令人羨慕的杰出成就,一定會讓這篇紅色文化的熱土,能夠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能夠在人類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背景下的探索中間,發揮出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創辦的第一所正規新型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人民大學一樣,始終同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2017年的9月8日為了回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法制所提出的挑戰,我們成立了未來法制研究院,集聚了人大法學院一批優秀的學者,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去回應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法制所帶來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深入思考,認真研究,廣泛交流,已經取得了跟我們最初設立的初衷相吻合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成果。人民大學法學院和貴陽和貴州像今天這樣的交集,我相信既能夠推動貴州和貴陽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也能夠推動人民大學法學院在未來法治領域中間的發展。楊東教授在論壇上公布一個重要的理論研究成果——共票經濟學,就是人民大學法學院和貴州這個神奇的土地交際的時候產生的一個原創性的理論成果。
中國工程院李幼平院士在書面發言中指出,Web發明人T.B.Lee說:萬維網創造了不少機遇,大大提高了生活便捷程度,也讓邊緣化人群得到發聲的機會;但同時,網絡上騙子橫行,有些人借機煽動仇恨,而且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也變得更加容易。T.B.Lee自我擔責的科學精神,促使我們得到感悟:改善區塊鏈之路,在于改善網絡本身。信任,尤其是讓原本互不信任的雙方都“不得不信”,需要拿出“真實、唯一、可信”的(數學證明+物理證明),不能僅僅局限于數學證明。中本聰的比特幣和當前的區塊鏈,只滿足于基于哈希函數的數學證明,缺失物理證明,在全社會大面積推廣存在不安全風險。只有(時間+位置)才具備“確定無疑”的排它性或唯一性,滿足天然的唯一性,方能“無人可推翻”,所有人都“不得不信”每一個人身邊的手機,中國的北斗和美國的GPS都有能力提供真實性唯一性的時間、位置數據。今天,向全世界每一個人提供物證證明的時代正在逐步來臨。在法律學科的刑法里,本來就有物證科學(forensic Science)手段的說法,在人工智能時代,證明對象逐漸拓展,在網絡領域至少拓展為“事、物、人、時,地”等五要素。近20年,我國從三方面掌握物證證明技術。首先,是唯一性指認時間、位置的北斗GPS技術(已有軍用標準);其次,是唯一性指認自然人的eID技術(已進入立法進程),最后,唯一性指認某一網頁的UCL技術(已有國家標準)??梢哉f,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一件大小事情,在中國都有可能得到“任何人不得不信”的人工智能“唯一性數字指認”。物證證明通過衛星轉發通達全球、全網,不但網絡空間的安全、可信、隱私問題可能得以破解,而且人類有望逐漸走入互相信任的全新年代。
接下來,楊東教授代表本次論壇發布重要研究成果——《區塊鏈與共票經濟學:新經濟時代》,該書是全球首部源自貴陽的,中國原創的數據理論創新著作,由英國著名出版社出版,全球發行。楊東教授根據其自2014年以來參與貴陽的大數據交易、區塊鏈技術應用、雙創四眾等實踐案例和模式探索的基礎上,進行概念創新和理論突破,提出了共票經濟學的數據理論,旨在跳出數據傳統民法所有權邊界,不糾結于數據的權屬問題,通過專注于數據的共享、賦能讓數據充分流動起來以實現更大的利益分配。本書開創性地提出數據經濟的核心是數據經濟,并通過“共票”制度加以實現。“共票”是基于區塊鏈等技術對數據進行確權、定價、交易、開放、共享、賦能,實現集政府、勞動者、投資者、消費者與管理者多位一體的數據共享分配機制。類似于股票、鈔票、糧票的三票合一,具有共享、共治、共識的特點,符合共產主義理想?;谥袊鴮嵺`的原創的“共票”理論,推動數據應用回歸本源,真正促使各方實現數據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并通過"共票"釋放數據經濟與未來社會的制度創新潛能,使數據真正成為數據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楊東教授在介紹論壇研究成果中指出,數據的價值不僅僅是在這種信息的開放上,關鍵還在于說1+1大于2的數據的共享,實現一個生產要素的升值。我們認為已經進入了一個數據經濟,甚至數字文明的時代,它跟工業經濟工業文明最大的區別就是,數據的價值比工業革命時代的石油、煤礦、資本可能更加寶貴。因為石油、煤礦不僅會有局限性,而且還會污染環境,但數據的價值能夠1+1大于2,使數據源源不斷的中國的這樣一種數據的后發優勢,人口優勢和市場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因為貴陽是中國第一個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城市和省份,也是中國第一個發布區塊鏈白皮書的地方政府。這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見,因為中國目前區塊鏈專利是全球最多的,中國網信辦也發布了全世界第一個區塊鏈信息管理辦法,楊東教授本人也參與了該辦法的制定工作。貴陽在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和應用,恐怕不僅僅在中國,在全世界恐怕也是走在比較前列的。共票經濟學理論就成長于貴陽這片沃土。
共票經濟學提出一方面需要借助所有權的理論,另一方面還需要在所有權理論之外,因為現在數據的權屬問題很難解決這個數據到底水平誰的,是消費者的,還是企業的,還是政府的,這個難以界定。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說率先實現數據價值的共享之后的利益的實現,如果利益實現基礎之上把增加的另一部分能夠分配給消費者,老百姓,政府和企業的話,那么就能夠實現一種數據的共享。所以基于區塊鏈這樣一個制度,能夠構建數字經濟底層的一個基礎,使得大數據交易能夠具體落地。通過區塊鏈技術能夠讓各方,包括勞動者,消費者能夠在數據價值實現過程當中得到一定的利益的回報。有點像積分,但是比積分更先進一點。它具備了以前我們用的糧票,這個憑證可以購買商品,同時因為在全球的區塊鏈上可以流通,具備一定數字貨幣的功能。另外它具備了價值的利益的表現,類似于幾百年前工業革命時代,股票權益來表達石油、土地、勞動力投入之后的一種權利的回報。我們認為數字經濟時代需要有一種新的組織架構和新的利益分配機制,能夠把數據最大限度集中起來,數據能夠一定的發揮更大的價值。幾百年前是通過公司制和股票制把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各類資源結合起來,但是今天需要考慮一個新的組織方式和新的利益分配機制,能夠把數據最大規模的進行集中。但是其一要保證隱私得到保護,個人信息得到保護,其二最大限度共享,使得參與各方相對公平的得到更多的利益的匯報。如果沒有這一套機制,數據可能就各自在政府內部,在各個機構當中就浪費了。所以數據的共享和利用更需要有利益的合理的分配機制。這個分配機制應該說它是能夠共享的,也就是說打破了目前現在個人隱私數據信息被這些大的平臺壟斷,幾百年前資本家剝削剩余價值,今天可能是大的平臺,互聯網企業剝削數據的價值。目前數據已經成為全球競爭的資源的重要要素。
所以關鍵在于怎么實現讓老百姓分享互聯網數據經濟利益帶來的回報,這也是從制度層面,從法律層面需要有一些探討和探索。這就是我們過去2014年以來在貴陽的,包括眾籌交易所,包括大數據交易所,從數據,從金融等多維度角度去探索的一些實踐,之前已經撰寫了各類不同的相關的著作。這是我們人民大學,跟經濟學院等相關機構一直做了一些探索。我們初步認為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底層的技術,它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發展的一個基礎性技術。這個基礎性技術能夠實現個人隱私保護和數據的共享,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源源不斷產生的數據得到有效利用。否則數據的價值就可能浪費。我們基于共票的概念也創造一個新的單詞叫COKEN,現在英文當中沒有一個英文單詞能夠準確表達說數據的價值這樣一種利益的機制。所以我們認為基于貴陽的實踐,我們認為應該有一個的英文單詞,所以初步我們創了一個詞叫COKEN。當然這個不一定對,但是至少我們應該提出來,數據價值得到回報以后怎么用一個新的詞表達,這樣讓老百姓認識到數據是能夠有價值的。就像幾百年前股票股份一樣,能夠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共寫數據,而不是我們的數據隱私被侵犯和剝削。所以需要基于這樣一個COKEN制度來構建一整套的制度設計,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去探索了人類社會過去幾百年來在生產要素方面的歷史的演進過程。
王世杰副省長、倪光南院士、陳晏市長、貴州省科技廳廖飛廳長、貴州省科協巡視員馬長青、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俊、貴陽學院黨委書記呂保平、貴陽學院校長毛有碧、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教授、Mohamed Ben Amor秘書長、Ivan Martinovic教授、前美聯儲高級官員Lawrence Rufrano、聯合國國際電聯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主席文武等參加發布儀式,并對共票理論的提出做出較高評價,肯定了“共票”的價值與意義。
在嘉賓演講環節中,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針對“自主可控與網絡安全”發表演講,指出應當全面踐行*的網絡安全觀,認清中國網信領域的總態勢,加快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完善自主可控的制度保證,繼續推動開源芯片促進芯片業的創新。我們在數據經濟發展之中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不斷總結,保證我們數據經濟的發展能夠和數據安全同步推進,實現數據經濟最好的對經濟社會的貢獻。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Bill Roscoe在視頻發言中,指出隨著社區的繁榮,研究的深入,不同應用蓬勃發展,對于區塊鏈技術的局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針對區塊鏈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共識機制、性能、隱私和安全、治理機制和跨鏈技術等方面。區塊鏈技術有優點,也有缺點,仍在不斷發展演進中。目前看,區塊鏈若要實現真正落地,支撐實際業務,在技術層面仍需大量改進工作。Roscoe院士對未來貴陽等中國地區結合區塊鏈加強數據安全,特別是進一步應用共票經濟學理論充滿了期待。
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張雯指出,互聯網法院是什么?除了審理11類案件之外,我們有一個核心職責就是用互聯網技術來審理互聯網案件。這是一個核心的審判方式的變革。我們為什么要進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呢?實際上在中央深改組給我們的意見當中,通過技術的加持,賦能審判方式結構性的變化,給人民群眾帶來訴訟的便利。通過互聯網法院我們搭建了一個可以在外網上的一個訴訟平臺,通過這樣的訴訟平臺,我們現在已經通過解決了網上的可以解決立案,網上送達,網上開庭,網上判決,網上聽審,網上發送判決書,網上電子卷宗的生成,以及網上電子上訴。我們為什么要做天平鏈,是因為數據是容易被篡改的,在司法過程中被篡改的數據很容易引發庭審中間的混亂,我們技術判斷會加大,當事人的真正權益和審理周期都會加劇,所以我們9月9日掛牌的時候,它是以我們為發起單位的聯盟鏈,我們已經有18家接入單位,25家應用接入單位。它能夠解決電子證據先天不足,它對證據固化和主動治理都會發揮很好的作用。技術實際上是一個路徑,最終的核心價值還是公平和正義。我們非常同意這句話。通過區塊鏈確認的證據是不是一定就是必然的事實,或者是應當支持的事實呢?我覺得這也是需要考量的一個問題。比如之前如果他的數據是不真實的怎么辦,現在數據的篡改時間非常短,它可以實現一個數據瞬間改變然后上傳的。那么法官既要引用技術,還不能迷信于技術,所以我們現在在技術的保障上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跟北京互聯網法院跨鏈的數據要進行真實性鑒定,然后我們把規則門檻降得低一些,把模型做得好用一些,便宜一些,也會吸引第三方的存證平臺和進行跨鏈。這樣能夠從技術支持上保證我們的安全。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牛津大學系統安全實驗室主任Ivan Martinovic指出,我們現在在大數據的時代面臨的主要的挑戰就是如何能夠去提供這樣的服務,來進行數字世界的管理,同時又保證我們不會去失去對數據的控制。因為有人在提供的這些對數字數據管理這樣復雜的服務。另外一點我們需要對這些服務能夠保持信任,有一些新的技術能夠幫助我們去解決信任問題,然而還需要更多的工作。比如說監管方需要選擇合適的技術,行業跟從業者也需要去發展這些技術。還是有一些問題暫時沒有辦法得到解決,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去研究,比如說在隱私和安全性之間該如何平衡對數據的可用性之間如何平衡,我們如何去創造并且管理一個很強的數據之間的關系,來保證數據的可信度。此次的楊東教授提出的共票經濟學理論有助于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
阿拉伯信息和通信技術組織秘書長Mohamed Ben Amor認為,目前阿拉伯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關系是在歷史上面就淵源流長的,自從在中國與阿拉伯海灣與阿拉伯海和紅海之間的絲綢之路的通商已經超過3千多年的歷史,而且一直也都是在阿拉伯國家和中國之間的一種科學交流與貿易,目前這種交流變得越來越寬廣,也一直在持續著。我們之間的交流并不是只有貿易,也包括了知識和科學領域。我們的戰略愿景是基于數字轉型,數字創新,數字包容和數字信任。自從阿拉伯信息與通信組織建立以來,我們一直和國際組織開展各項合作協議的簽署,確保阿拉伯的公民都會有非常大的成為數字經濟一部分的興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在中阿合作論壇的框架下,就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表現出了共同興趣,從2015年開始定期簽署諒解備忘錄,建立了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機制。今年通過這項合作,我們建立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北斗GNSS中心,也就是在突尼斯建立的AICTO,是在201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這個項目是想要為阿拉伯的用戶們提供一個公開的平臺,來獲得對于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比如說培訓、展覽、測試和評估等等,加強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以及相關的服務和應用。相信共票經濟學能夠有力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
聯合國國際電聯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主席,美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院主席文武提出,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數字支付方式由于其便利性,正迅速減少現金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然而,對于數百萬來中國的外國客人,信用卡則不是一個有效的選擇。很快,這些游客將難以支付基本服務的費用。貨幣實驗室的未來正在啟動一個項目,在電信、金融機構以及央行等監管機構之間建立一個適當的監管框架,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使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可以使用數字支付和身份基礎設施“漫游”世界零錢,第一個項目將在中國進行測試。共票也是該項目一個實驗方向。
斯坦福大學高級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前美聯儲高級官員Lawrence Rufrano認為,大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很多時候也看到初創公司來說現在這些大公司雖然非常的成熟,但是我們一定會打破它的壟斷,我們要用新的系統去取代老的系統,因為我們的新系統是更加優秀的,這不是沒可能,但是只有當這個系統真正上線之后我們才可以進行有效的評估。新技術至少在近期必須與現有技術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可以去實現一個比較平緩的,比較順利的過渡時期。在硅谷有兩種文化,一種是現有的技術公司的文化,然后是一些破壞者的文化。這些破壞者他們具有一些顛覆性的想法,能夠帶來很大的改變。共票經濟學理論也是一個具有顛覆性可能的有趣的學術觀點。
早稻田大學汪偉助理教授提出,如今,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在暢想階段,它們正成為產業新風口,掀起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當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完成從學術研究到產業轉化的轉身,機器人創業在新時代需要探求新的突破口。未來需要人工智能、機器人、互聯網三者融合在一起,需要探索人和機器的融合方式,這不僅僅是機器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發展起來,而需要人和機器人有一個嶄新的相處模式。通過這樣,機器人才能走出實驗室,走向大規模的產業應用。
螞蟻金服智能科技事業部總監張振宇認為,大家都談到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一個開放和合作的世界,但是在數據和開放合作過程當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第一個就是數據安全問題,數據的管理方一般都是一家企業,它在數據合作過程中不愿意把自己的數據移到自己的企業之外,尤其是金融企業。政府他們也害怕數據放出去之后被濫用或者是被轉賣,第一個問題就是對于B端數據安全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隱私保護和合規,即使企業或者數據管理方愿意分享數據,但是如何保證C端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問題。最后一塊就是在整個行業界中間,數據共享的基礎設施以及標準,這個部分還是比較缺乏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去做一些事情,然后通過安全計算的領域,去幫助這三個難點的克服。
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數字科技工作委員會數據存儲中心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麥田云際 CEO衣泰陽表示,我們新時代之下的5G技術,5G將覆蓋全球,覆蓋每一個角落,給我們帶來新的趨勢,包括我們的家居、智能、交通我們的生態一切,包括智慧城市都會有大的改變,但是我們會形成新的趨勢,新的數據存儲的趨勢。
飛揚天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濤對于如何結合數字科技開創紅商經濟新時代做了精彩演講。
在嘉賓討論環節,圍繞“如何理解數據的確權?數據的權利邊界是什么?數據應該怎樣去開放和共享?區塊鏈在數據賦能環節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等重要議題,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吳大華,貴陽學院黨委書記呂保平,貴陽學院校長毛有碧,貴州省科協巡視員馬長青,公安部原十局局長艾安軍,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原正廳巡視員、世界數字經濟顧問趙忠抗,國務院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原常務副主任陳寶山,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原副秘書長兼正局級參贊杜克寧,北京互聯網法院審判辦公室主任孫銘溪,北京互聯網法院辦公室副主任、技術官孫偉,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俊,中國工商銀行貴州省分行紀委書記任建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副主任楊衛軍,貴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璞,宿遷市宿城區副區長王志丹,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吉豫副教授,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秘書長楊智寶,國研智庫數字經濟部副主任、北京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步超,貴陽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劉文獻,濟南教育電視臺臺長王希順,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數字科技產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趙俊華,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數字科技產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馬明輝,環球網大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汪霞,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張楠迪揚副教授等嘉賓聚焦數據本質和數據經濟,緊扣主題,結合共票經濟學理論,從數據的確權、開放、共享和賦能四個方面暢談數據經濟的制度構建。
本次數據經濟論壇可以用方向明確、基礎扎實、成果豐盛來概括。論壇上午9點開幕,直至下午1點結束前觀眾還人滿爆棚,氣氛火熱。數據經濟是各國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機遇,對于擴展新的經濟發展空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場具有標志意義的盛會將鏈接全球智慧,掀起數據經濟風暴,精準的把握新時代下大數據的發展趨勢,在國際化的氛圍中,凝聚智慧共識、形成智庫成果,全球首次發布共票經濟學理論英文專著,為數博會及數據經濟的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日前,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與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簽訂聯合實驗室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遙感、AI等技術,以及人才隊伍、技術產品等優質資源,開展農業農村領域相關基礎模型、作物農情遙感監測產品及農業氣象服務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日前,2022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大會以“種鑄強芯,數領未來”為主題,開設多場數字農業云端專題論壇,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出席”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論壇“,同與會嘉賓分享了農業大數據的創新應用。
毫無疑問,隨著以Kubernetes為代表的云原生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云原生數據量和重要性不斷提高,使得企業對云原生數據庫服務的需求日漸增長。
近期,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技術交易所雙重指導,UXPA中國主辦的2022年第六屆GXA好體驗獎評選結果揭曉,元年科技憑借元年數據智能管理平臺榮獲“最佳企業賦能獎”,該獎項旨在挖掘當代杰出用戶體驗作品,表彰利用創新思維、堅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企業,填補了國內專業級別用戶體驗社會化獎項的空白。
2022年11月18日,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創新賽事——2022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圓滿落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
把脈中國數據智能化
2023年,幾乎可以被定義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大模型元年”。ChatGPT的全球爆紅,徹底點燃國內的大模型賽道,曾經的“創業英雄”、如今的商業領袖們親自下場,接連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與大模型布局。大模型火了,沉寂許久的互聯網行業又有了新的“戰事”。同時,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云市場的現狀,企業對
近日,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發布了《2022愛分析·數據智能廠商全景報告》,愛分析從技術研發能力、服務客戶數量、收入規模等維度對廠商進行了全面專業的評估
2022年11月18日,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創新賽事——2022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圓滿落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
2022年11月17日,在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的2022數據資產(廈門)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由廈門市互聯網域名應用服務產業協會和構信網(公信.中國)聯合主辦
近日,國內知名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正式發布《2022愛分析·信創廠商全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綜合考慮企業關注度、行業落地進展等因素,遴選出在信創市場中具備成熟解決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廠商。
10月31日下午,由數博會執委會主辦、數據觀(北京)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協辦的第四期數博思享會“實踐先行觀公共數據價值與應用”活動成功舉辦。
近日,由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簡稱大數據大賽)正式啟動。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