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剛剛結束的兩會上,“金融科技”成為熱門詞匯。
多位代表委員在發言和提案中,對金融科技、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雷軍提到,企業要加強運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能力,降低服務成本。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馬化騰在提案中則表示,我國金融科技市場主體要苦練內功,持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積極應對金融開放背景下的國際競爭與挑戰。
事實上,近些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金融科技在金融機構的營銷獲客、產品設計、風險管理等各個環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與此同時,金融科技主體也越來越成為金融市場大系統里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螞蟻金融、京東數科、騰訊金融科技都已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重要合作伙伴。作為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51公積金也在堅持利用自身在公積金綜合服務領域的獨特優勢,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升級。
輸出定制化Fintech解決方案 合作銀行逾40家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灼識咨詢的調研報告,51公積金是中國首個主要通過向金融合作伙伴提供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產生收入的公積金綜合服務平臺。
公司資料顯示,從垂直的公積金客群切入,51公積金通過查詢服務獲取到廣泛而高價值的用戶群,如今用戶數已經超過7000萬。以此為基礎,51公積金衍生了貸款促成、信用卡申請、風險管理、導流等綜合服務,形成一個動態穩定的生態系統。
當前,51公積金累計與150+金融機構達成合作關系,包括40+銀行,其中不乏廣發銀行、浦發銀行等合作期4年以上的“老客戶”。
51公積金之所以獲得眾多機構青睞,在于其有能力在信貸、信用卡等多金融場景下輸出定制化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在精準獲客、聯合產品設計、風險管理等環節上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持,深度賦能在線消費金融機構。
深度賦能在線消費金融 助力銀行數字化升級
金融科技企業賦能的本質,是借助技術手段來切實強化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尤其是精準營銷和風險管理。先進的營銷和風險管理能力可以幫助銀行形成“篩選優質用戶——降低壞賬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優質服務——獲取更多優勢用戶”的正向循環,助力銀行更有效地開展在線消費金融服務。
51公積金打造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能夠從多維度標簽中篩選出優質潛在用戶,同時采納智能演算法,基于與用戶有關的5000多個潛在變量、12個類別的全面風險管理模型,以更精確的方式對用戶進行風險識別,從而協助銀行對信貸流程進行全面有效的風險管理,助力銀行提升數字化風控水平。
在市場要求金融科技企業的服務能力更加細致化、專業化的背景下,包括51公積金在內的垂直領域金融科技公司也將持續深耕行業,修煉內功,以期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