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音樂市場行情與現在大不相同。P2P音樂共享服務Napster被美國律師唱片工業協會“討伐”直到滅絕?;ヂ摼W廣播還未徹底普及,Pandora和iHeartRadio還需要花費兩年時間才能推出各自的電臺。整個音樂市場都處于苦苦掙扎的狀態,就連唱片企業都沒辦法來挽救業內頹勢。
但危機的出現也意味著機會的到來,這對于Spotify創始人Daniel Ek和Martin Lorentzon而言卻是一次機會。他們堅信,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讓我們去發現和聽音樂,很快,全球最大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正式誕生......
在Spotify發展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它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它比任何一家企業更快地推動著產品來滿足用戶需求以及響應市場。
在企業發展初期,Daniel Ek和Martin Lorentzon開啟思考,當時的音樂市場處于動蕩狀態,P2P音樂共享服務平臺Napster雖然受歡迎,但最終還是因為被“討伐”而宣布破產,理由正是因為它提供的是盜版音樂,屬于大規模侵犯版權。
Spotify的聰明之處在于,它在音樂市場的兩個極端中找到了一個細分市場。首先是P2P音樂共享服務Napster,雖然受歡迎,但它是違法的,即便用戶花了幾分鐘時間下載一首歌,但由于音質參差不齊,還存在安全隱患(例如,病毒、惡意軟件)盜版終究還是不受支持,喜歡音樂的人本質上是想聽到更好的音樂以及得到良好的音樂體驗。
其次是蘋果的iTunes,以每首歌2美元的價格賣給用戶,在這兩大極端下正是Spotify的機會。
Spotify可以立即交付音樂,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音頻,但不能下載,完全合法。為了提高用戶體驗,Spotify不僅與盜版競爭,甚至還要跟實體媒介競爭,因此,超級產品是Spotify獲得成功的基礎。
在打造超級產品過程中,為了創造無縫的聽歌體驗以及讓用戶無障礙地使用Spotify,在產品功能面向市場前,Spotify會聯系知名音樂博主,邀請他們試用產品,對產品進行灰度的超級產品戰略方法論的一環,專注于開發一款可靠的產品,并通過限制用戶邀請朋友的次數來得到增長,是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關鍵。
從企業發展來看,2008年的Spotify在瑞典正式面向市場,當時的全球音樂收入已經下降至169億美元,隨著銷售額的減少,以及能夠拯救音樂市場的機會越來越少,唱片企業的四大巨頭(索尼、環球、EMl和華納)加上幾個比較小的產品企業同意將所有產品的目錄提供給Spotify。作為回報,這四大巨頭企業將成為Spotify最大的股東。
對于唱片企業而言,支持Spotify并不會造成任何損失,即便這款產品失敗了,也不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更重要的是,傳統唱片企業根本不知道人們是如何消費和分享數字音樂的。他們看不到數字音樂發行的亮點。
隨著產品越來越受歡迎,Spotify甚至得到了與Facebook創始人進行合作的機會。那次的合作直接將Spotify的增長達到高峰。
不僅如此,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Spotify還建立了免費增值引擎,免費用戶可以在前六個月的時間內,每個月收聽20個小時的音樂,超過六個月后只能收聽10個小時的音樂,而且免費用戶無法聽同一首歌超過五次。
而訂閱用戶不僅消除了免費用戶的所有局限性和不足,甚至沒有廣告也沒有收聽限制,他們還可以在離線模式下聽歌,這對于當時的音樂市場來說是具有差異化的功能。
那段時間成為Spotify發展的關鍵,它們必須擁有更多的用戶才能進行大規模的擴張。在這個過程中,減少注冊過程中的阻礙對于擴大用戶群體至關重要,簡潔的界面只要點擊一下,讓注冊變得毫不費力。
2013年,Spotify面向所有用戶推出了移動流媒體服務,這是只有訂閱用戶才能使用的功能,如今突然對外開看似反直覺的做法,卻完全合乎情理。想要打造超級產品第一重點就是反直覺。不要你覺得,而是用戶覺得,向免費用戶提供高級功能讓Spotify的免費產品更具吸引力。同樣的做法在2014年再次出現,Spotify取消對全球所有賬戶的時間限制,讓Spotify的免費產品變得更好。
這時的Spotify面臨最大的挑戰如何減少付費用戶和免費用戶的差距,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意味著成本也在逐漸增加。那么Spotify想要立足于市場,只能更加嚴格地控制企業的成本問題,將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對此,Spotify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加倍努力開發新產品功能,讓Spotify體驗更加吸引用戶。
時至今日,隨著競爭日益激烈,Spotify致力于為用戶提高最好的音樂體驗的初心從未改變,根據用戶喜好和收聽習慣,每周為用戶提供三十首歌曲,讓產品更具粘性,對于每一位用戶來說也是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從本質上來看,Spotify并不是一家音樂企業,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科技企業,從分析每一個音軌的波形,深入學習技術,提供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的服務,Spotify證明了,想要做到夠大的規模做好自己的產品才是唯一的出路。
Spotify在一個主要的市場中發現了機會,并找到了自己的產品定位。
如果你有計劃打造一款超級產品或者想要進行創業,不防問自己幾個問題:
1)該市場潛力有多大?
2)你的目標用戶是誰?
3)你的競爭對手有哪些,他們有哪些是做不好的?
無論你的產品處于哪個發展階段,保持產品和戰略的一致性至關重要。
Spotify致力于打造超級產品,想要把最好的提供給用戶,這不僅有助于企業發展,通過提供直觀、有價值和引人入勝的體驗,讓產品備受歡迎,從而成為業內巨頭。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在線音樂成為數字經濟的主要模式之一。據《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數字音樂產業規模達到664億元;在線音樂用戶規模超過6.07億,網絡音樂用戶滲透率達到71.1%。
在家看球賽進球、激動、吶喊,被嫌棄;在家里追劇揪心、難過、哭泣,被嫌棄;還不如在家用電視K歌,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解壓神器——當貝酷狗音樂。這款迎合著家庭互娛的電視端音樂軟件
新年伊始,在線音樂市場就不太平??焓謱⑼菩乱魳稟pp"小森唱片",關聯公司已申請相關商標;而字節跳動也開始測試新音樂產品"飛樂"。趁著短視頻之勢,抖快也敢搶騰訊網易云音樂的飯碗了?和這些老牌流媒體相比,抖快的音樂實力又如何呢?
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已隨著版權爭奪戰的落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那些在版權上占據優勢的頭部音樂平臺,除了加強對版權內容的精細化運營之外,對原創音樂人的扶持也成為現階段的重中之重。對于音樂行業而言,如果說前者更加著眼于當下,那么后者則決定著未來。
近日,汽車對供應商的一則降本要求郵件流傳于網絡。該郵件稱,向該供應商所供貨產品提出降價需求,即從2025年1月1日起降價10%。事件一出,群情嘩然,然而,這只是國內市場內卷的冰山一角。國內許多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市場容量趨于飽和,企業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不得不采取各種競爭手段,如價格戰、廣告戰、輿
“變化是生命的元素,求變是生命的力量”,馬克·吐溫曾這樣解釋生命。而商場上何嘗不是如此,正因為世異則事異,求變也是企業的常態。近日,星巴克官宣布萊恩·尼科爾(BrianNiccol)將于9月9日接替拉什曼·納拉辛漢(LaxmanNarasimhan)成為新的董事長兼CEO。換帥消息一經傳出后,股價迎
訪談/崔大寶嘉賓/吳聲2017年至今,在每年立秋時節,吳聲都會以獨立演講的方式,發布年度商業方法研究成果,解讀新物種案例,洞察中國商業過去一年的變化和挑戰。時間荏苒,一晃,吳聲年度演講“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布”已經走過8載春秋。吳聲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站在商業戰場的邊緣,觀察、揣摩、洞察每一個
價值思維是做知識付費的關鍵,理解客戶需求并提供有用的價值感是吸引客戶的關鍵。課程內容關鍵在于引發學員重視,簡單幾點,他們就可以收錢。
秦剛老師好:我在保險公司做了21年,別人的產品都是有形的,我的產品是無形的。我不知道這種無形的產品,如何嫁接互聯網去賣。我線下做的很好,但是我去年得了肺癌,有1年半沒有上班,等于是跟客戶脫節了。我現在一直做直播,一直做短視頻。我做短視頻和直播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證明自己還活著,還能為別人提供服務。后來
秦剛老師:您好,我是圣媛,在北京。2006年我讀研的時候,進入體重管理這個行業,當時是一家私營企業。2008年,美國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體重管理咨詢公司進入中國,我所在的私營企業被這家外企收購。我本人也進入這家外企,成為了它在中國的首批員工。它的瘦身理念更多是以生活習慣為主,用團體課程的方式進行干預。
秦剛老師:您好。我是賣土豬的白雪公主,在山腳下和您連麥。我來自山西,本職工作是一個高中教師,為了幫助弟弟給農民工發工資,導致我負債97.3萬。從那之后,我過上了天天背債的日子。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的高中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00元,97萬的負債什么時候才能還完,我一個人的時候,經常偷偷地哭。后來,我
最近錄了幾個大健康創業的短視頻,發現有好幾個多年沒有聯系我的朋友,開始主動聯系我。這些朋友是在我做it網站的時候,他們在做it的經銷商,有賣it的配件,有賣it的原裝機等等。他們為什么聯系我?很簡單,因為他們現在也開始在大健康領域創業,他們看到我開始講大健康創業的話題,非常的感興趣,開始主動聯系我。
創業,一般理解,狹義講是指創辦了個企業,廣義是指創造一番事業。我之所以把“創業”加了個雙引號,除了上面狹義或者廣義之外,我覺得像個體工作室、個人IP、自由職業甚至線下各類路邊攤也可以算。當然絕大部分人不會同意,他們會認為這哪里是創業,這就是生存。不管是理解成創業,還是生存,為什么都要先找用戶需求?先
關注盧松松,會經常給你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觀點。這是盧松松視頻號會員專區一位朋友的提問,我覺得中年人都可以看一看:松哥,你好,我在深圳,年齡38歲。我是從seo轉做銷售,工資不是很高,做的也很煎熬。目前這個行業屬于制造業,非標定制加工。我在這個行業7年了,對行業比較了解,想自己創業,但是這個行業屬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