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元旦的臨近,“凈網2020”行動也正式進入尾聲。在這一年里,國家進一步強化對網絡違法犯罪打擊和網絡空間秩序整治力度,有力凈化了網絡空間,營造了清朗的網絡環境。然而在復盤案例中,我們卻發現部分作為“受害者”的企業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柳州市某院校因不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未落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保護措施,導致學校官網遭黑客攻擊入侵,植入賭博網站的非法暗鏈。公安機關依據《網絡安全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依法處以警告處罰,責令限期整改。
江蘇無錫一上市企業使用的辦公系統及網站管理員登陸采用弱口令,且未采取初次登錄必須更改密碼或強制所設密碼強度等保護措施,導致公司存儲的用戶個人信息極易被黑客采取撞庫方式竊取,后依法被無錫網安部門行政處罰。
深圳寶安的兩家企業遭遇境外黑客入侵,而后發送勒索郵件,要求支付比特幣來解密系統,寶安網警偵查發現,涉案公司存在大量的網絡漏洞和安全問題,按照“凈網2020專項行動”的要求啟動“一案雙查”,以不履行網絡安全義務,違反《網絡安全法》給予該兩家公司行政警告處罰。

那么為什么不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的企業會受到處罰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企業為何一定要認真履行網絡安全保護和信息安全監管義務?不履行會帶來什么嚴重后果?造成什么損失?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此又是如何規定的?

企業為何一定要認真履行網絡安全保護和信息安全監管義務?
網絡運營者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這一屬性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滲透而被強化,其安全狀態對整個社會的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企業作為網絡運營者,所掌握、控制的網絡資源不是企業私有財產,而是社會公共產品,一旦遭到侵害就是威脅到社會公共安全。
不履行會帶來什么嚴重后果?造成什么損失?
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網絡越來越滲入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安全越來越成為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不承擔網絡安全保護和信息安全監管義務,會造成網站遭黑客攻擊篡改;用戶信息和重要數據泄露;影響企業單位正常運營,造成經濟損失;關鍵信息基礎設備停擺,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等等問題。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此又是如何規定的?

因此,作為企業主,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開展網絡安全工作,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這不僅是對自己企業負責,也是對社會公共安全的負責。
Coremail論客作為國內郵件領域的領頭羊,一直深耕于郵件安全領域,為廣大企事業單位提供安全、穩定的郵件安全服務。目前,Coremail論客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郵件安全解決方案,擁有“自建郵件系統、企業郵箱、郵件歸檔系統、郵件投遞系統、海外云鏡像加速、多活”等系列郵件安全產品服務,為客戶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同時Coremail論客技術團隊包含了大批中國電子郵件元老級技術專家,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目前企業擁有33項發明專利以及32項軟件著作權。通過了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027001認證,獲得了可信云企業級SaaS服務認證證書以及國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統產品檢測證書及檢測報告等多項認證。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在扎根郵件安全領域的道路上,Coremail論客持續投入產品研發,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安全的郵件解決方案,保護客戶郵件隱私郵件安全。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