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響鈴
來源 | 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當互聯網與產業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新引擎。
在長沙,2019年,深耕巖土工程自動化監測領域的湖南湘銀河傳感科技有限公司,借助湘智云補貼, “嘗鮮”數字化升級,基于騰訊云與小程序,研發出新一代智能監測大數據平臺。
在董事長張馳看來,上云是大趨勢,第一步首先要“上云”看看。通過云啟產業基地以及“湘智云”補貼,他們解決了“想轉而不懂轉”的問題 。 完成數字化升級后,湘銀河“首先改變了公司的業務形態,其次降低了30%左右的成本費用,第三得到了更多的數字化資源扶持。”
截至目前,長沙已經有超過237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獲取湘智云補貼發放和技術培訓。筆者Base長沙,這里試圖以長沙本土實踐為突破口,復盤中小企業如何通過成熟的數字化工具、資源和技術,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 產業鏈各個環節,又是如何通過優勢互補,彼此作用,推動數字化加速落地。
深耕本土產業需求
2018年11月,長沙市人民政府與騰訊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長沙城市超級大腦,并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等方面展開廣泛合作。騰訊(長沙)智慧產業總部落戶湖南湘江新區,云啟產業基地同步在長沙落地。
其中,云啟產業基地,成為具有騰訊產業數字化工具箱能力的區域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以湘銀河為例,過去他們通過采用傳統單機、自建服務器模式,來提供巖土工程自動化監測服務。在成功申請獲得“湘智云”補貼并兌現相關騰訊云產品后,他們改道“上云”。通過云存儲,單個項目每年監測數據可提升至百萬條,海量歷史數據為同類型監測項目智能分析提供了可能,地圖云為監測項目提供定位管理能力,視頻云補充了結構安全監測的現場畫面……這些可以迅速幫助湘銀河實現快速突破,結合行業經驗,找到“垂直領域”精細化數字化管理的突破口。
張馳表示,有了“湘智云”補貼和技術支持,公司上云門檻大幅降低。他認為,傳統企業如果客戶比較分散,可以嘗試把業務上云,不僅能解決遠程運維、售后等問題,使用起來確實更方便。
除了 “湘智云”補貼,云啟基地還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數字化轉型培訓等一系列方式,結合本地運營合作伙伴深入一線服務,助力眾多本地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長沙基地運營方總經理徐智峰表示,以前的補貼更多是一種“后發”機制,先決定上云,再申請補貼。但伴隨“數字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必選項”,還需要主動走出去,發現“最迫切”的一線場景需求,提升補貼、技術支持到達效率。同時,結合基地入駐企業及騰訊自身能力,將各場景數字解決方案“本土化”,讓數字化能力到達“最后一公里”。
如果說過去,數字化是一種產業發展共識,那么現在城市一線的實景,讓數字化能力可以實現更精準的輸出,與城市發展、企業需求進行適配 ,解決本土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不會轉不敢轉不能轉的問題,為當地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打造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作為區域落地載體,云啟產業基地聚合騰訊在資金、資源、技術、能力、商機等方面的生態資源,聯合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助力地方產業數字化升級。
其中,生態建設和能力輸出是關鍵,“外引”、“內孵”是基地發展的重要手段。 騰訊云啟產業基地(長沙)通過引入道一云、騰云悅智等騰訊產業生態伙伴落地長沙,并扶持云暢科技等本地企業,構建出一個聚集服務本地數字化轉型的“聯合小組”。
過去一段時間,云啟產業基地為長沙引入了不少騰訊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加速實現生態共創、產業共建,形成完整的智慧與產業互聯網生態集聚,為湖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入駐基地的騰訊產業生態合作伙伴,他們參與了騰訊在長沙的各個項目,如“城市超級大腦”、“嗨游長沙”、“湘就業”等。例如,道一云把“第二總部”搬來長沙,100多人的團隊全部入駐云啟產業基地辦公。道一信息長沙公司總經理王漢生表示: “在長沙設立分公司,有利于提高區域服務質量,吸引本地研發人才。”
圍繞數字化的核心,這些入駐企業之間會延展出其他合作,充分發揮聯動效應,共同為地方產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促進各方業務更深地扎根湖南。
疫情期間,面對復工復產的嚴峻挑戰時,云暢科技配合騰訊云協同開發了“湘就業”小程序。在此過程中,云啟產業基地充分發揮產業協同價值,以騰訊萬應低代碼開發平臺為基礎,配合騰訊針對疫情設立的“戰疫開發者公益聯盟”補貼資金,助力云暢科技敏捷開發與高效協作。“湘就業”小程序從開發到內測僅耗時18個小時,48小時內閃電上線。截至9月8日,“湘就業”平臺累計入駐企業4067家,共發布崗位9639個,可招聘人數數十萬人。
其次,云啟產業基地帶動產業創新,人才培育,全力構建產業互聯網“產學研用”新生態。 通過騰訊及其合作伙伴的落地,一方面將數字化人才引入長沙,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創新大賽、共建實驗室、開放人才招聘等形式,帶動本地專業人才成長,雙向驅動為本地的產業數字化加“專”。
今年9月,云啟產業基地承辦的“長沙銀行杯”騰訊云啟創新大賽?;陂L沙銀行自身及客戶企業真實的數字化需求,高校師生和社會化開發團隊通過騰訊萬應工場低代碼平臺等工具,為企業打造場景應用。除了獎金,騰訊聯合多家合作伙伴為優秀參賽團隊提供上百個工作崗位的綠色通道,助力本地數字化人才培育及就業。
作為新一線城市,長沙性比價較高的房價常常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在網絡評論中,在談及長沙房價時,往往也會附帶談一下長沙工作機會不足,尤其在互聯網科技等領域無法容納逃離北上廣深人才的就業需求。當產業數字化轉型愈趨明顯,“外引”企業會帶來直接就業機會,“內孵”企業也推動本土科技企業雇主成長,人才容納能力同步加強。
除了住房,長沙的教育資源在全國也排在前列??梢钥吹?,在產業互聯網十分重要的產學研方面,云啟基地還有一些高校合作的動作。例如,在主打的AI方面與大學合作,計劃在部分院校的高年級開設相關課程,提供全新的產業實踐知識,推動產學研融合,另一方面,畢業學生也可以通過專業能力提升,獲得更優質的就業機會。
第三,整合內外部培訓資源,聯合業界優秀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制定體系化的數字化轉型課程,實現本土落地。 今年,騰訊云啟數字化轉型計劃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者,為他們提供敏捷性、適應性兼具的領導力及管理課程,面向各行各業的企業內部數字化應用人才,為他們提供結合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實踐融合的培養課程。這些課程,助力企業管理人員,更深刻地理解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明確數字化轉型方向及實施策略。截至目前,通過全國云啟基地的線下覆蓋及輻射能力,騰訊云啟數字化轉型計劃已經先后在珠海、沈陽、南京、長沙等地舉行了五期,覆蓋了200余家企業的300多位企業負責人。
在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及騰訊公司雙方的合作與推動下,目前已有6家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優質創新企業落地入駐騰訊云啟產業基地。同時通過“湘智云”服務,與800余家企業建立聯系,以多元化手段助力當地企業加速字化落地。
2020年,騰訊云啟產業基地還在南京、珠海等超過10個城市,落地產業服務,助力數百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未來,騰訊云啟產業基地將基于“長沙模式”,依據各地產業特色,結合當地政策、產業、研究資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發展模式和智慧產業集群,助力區域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志特約評論員;
5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