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圓通牽頭承建的物流領域首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物流信息互聯互通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為快遞物流行業創新發展不斷輸出力量,做出積極貢獻,其中更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行業科研人才。其中自然不乏優秀的女性科研人員,比如丁桂花、孫建英。
以研究為抗疫提供 智慧 支持

作為持續觀察研究物流及供應鏈領域的資深從業者,研究員丁桂花在疫情發后火速采訪圓通速遞武漢網管中心,并迅速收集整理應急供應鏈相關文獻資料,從而在第一時間編寫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應急供應鏈體系建設研究報告》。報告于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物流與供應鏈專委會主辦的“上海物流日”會議暨表彰儀式上正式發布,為行業帶來極大參考價值。經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協會評定,該報告獲得2020年度郵政行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評定,該報告還獲得第十九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三等獎。

經過對圓通速遞疫區網管中心、行業專家、咨詢機構的采訪和實地調研后,丁桂花牽頭撰寫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應急供應鏈體系建設研究報告》在5月6日“上海建設開放、穩定、安全物流供應的大會”上正式發布。
該報告提出了防疫應急供應鏈體系建設策略的“4個原則及9條措施”,包括協調協同原則;預急于平原則;全程可視化原則和全球采購供應原則。9條措施包括,設立統一的防疫供應鏈管理組織機構;構建完善的法規標準體系;構建疫后評估機制,完善保障制度、流程和標準;構建并完善應急供應鏈知識庫;完善全球范圍內多樣化的采儲機制;加快口罩等防疫物資產品標準在全球范圍內的互認,統一物資的全球化標準體系;重視醫廢等逆向物流系統建設,形成閉環運作;充分發揮國家物流樞紐的應急保障功能;充分發揮社會供應保障力量,培養一批應急骨干企業。
丁桂花指出,疫情、應急狀態下,物流業務面臨著與平時狀態完全不同的作業環境,一方面要求快速準確高效,另一方面,又要嚴防貨物、人員“攜毒”運輸,對于道路通行優先權、貨物倉儲分撥有其特殊要求。2003年“非典”、本次新冠疫情,我們也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主管部門應形成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文本,成為國家制定政策或法律的基礎。有了政策、法律為依托,各地方政府以及企業在應急狀態下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地把物資送到最前線。
物流行業需要更多“麥克萊恩”式的創新

當下,快遞物流行業正處于從勞動密集型轉型為科技密集型產業的關鍵時期,通過自發研究團體標準,有助于從包裝、運輸、分揀、配送、采購等全流程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圓通速遞就曾獲評快遞行業內首個標準化試點單位,并持續以標準化為抓手提高服務與管理水平。
物流標準化專家孫建英表示,我國的標準以推薦性標準為主,標準的實用性、適用性,是未來主管部門需要著重注意的點。國標是對產品、服務的最基本的要求,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應體現更高的技術要求。從國標、行標、地標再到團標、企標的一整套標準體系搭建,為社會公眾和主管部門迅速判斷產品服務的質量等級提供了有利依據。
標準的用途到底有多大?孫建英直言:“團體標準已經為中國企業技術裝備走出國門帶來了新的動力。”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處于下游的快遞及快遞自動化設備產業的發展也可謂是“一日千里”。目前我國頭部快遞企業的核心樞紐多已完成了自動化轉型升級,這些自動化設備廠商正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出海到我們臨近的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為當地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快遞業提供技術支持。但面對這么多快遞設備廠家,當地的企業和政府在辨別優劣上曾一度遇到困難,采購來的交叉帶分揀機設備質量良莠不齊。在熱帶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下,分揀線零部件往往幾個月就發生了嚴重銹蝕。一些設備廠商粗制濫造,分揀線布局不符合當地快件業務的需求。
青浦圓桌會議走訪總部設在泰國曼谷的“亞太郵聯”,該組織是負責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之間的郵政事務的國際組織。通過與他們探討戰略合作,輸出團體標準中英文版本,助力中國技術設備走出國門。孫建英參與制定并發布的《自動化設備采購合同規范》針對設備的性能、質量、布局等做了嚴格規范,為我國自動化分揀設備出口提供了有利支持。據了解,東南亞一些企業已經優先采購滿足此標準的相關企業產品。
“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標準的評價體系建設,從‘好不好’、‘用不用’這兩個維度來判斷我們每年持續增長的標準是否具備社會效益。”孫建英透露。她進一步解釋道,在快遞行業,諸如綠色包裝中的可降解產品,標準制定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企業出于成本、市場等因素,并沒有很好的執行到位,這就造成了我國“推廣類”的標準越來越多,但是實際執行層面往往是另外一個局面。針對這一情況,主管部門應用政策引導和經濟補助等手段,從點到面,推動標準進行行業試點與普及。例如,當時商務部在推動1.2m*1m的托盤標準,企業需要針對產品包裝設計、載具設計等許多方面進行改造,涉及成本高昂。商務部為了減輕企業負擔,促進標準有效執行,通過提供經費補貼,最終形成了今日大家普遍遵守的托盤運輸標準體系,促進我國流通成本進一步降低。
孫建英建言,物流領域需要更多中國的“麥克萊恩”來進一步推動流通體系的標準化進程。隨著標準化帶來的物流成本降低,未來,相信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能夠產生越來越多的世界級企業,將象征高端產品服務體驗的“中國制造”獻給整個世界。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