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王者榮耀》、“PAPI醬”……每個IP標簽都讓人耳熟能詳,甚至留有深刻印象,這些獨立IP背后卻隱含著巨大商業價值。單就以2020年大火手游“陰陽師”為例,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其IP價值評估就高達702.2億元,并且仍具備充足的升值空間。
互聯網時代,IP成為商業運轉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民宿行業憑借自身的多樣性與可變性,成為大文旅產業中IP價值融合的著陸點。“動畫IP+民宿”、“電影IP+民宿”、“游戲IP+民宿”等組合形式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展開,民宿創新發展模式也來到新的十字路口。
一、IP時代,民宿的東風
IP時代來臨前夜,民宿行業經歷迅猛發展,甚至吸引不少都市白領高管為心中的夢想與情懷辭去工作投身其中,這也反映出民宿本身的個性化情感寄托與底層基因的多樣性。但行業市場野蠻生長的背后也隱藏著新的問題與挑戰。
一方面不少民宿在個性化的道路上過于注重外表裝飾,卻忽略人文內核的打造,從而導致裝修風格的同質化。比如原本想打造差異化的“少女專屬”民宿,最終千篇一律全都是“粉色墻紙+油畫+氣球”的形式,廉價的裝飾不但無法形成特色,更沒有瞄準“少女心”群體的真正需求。
另一方面的問題則截然相反,過于追求個性使得民宿內部風格雜亂無章,無法形成有力的品牌與集群效應,更與用戶實際的功能性場景需求相悖,初次新奇體驗過后,難以在用戶的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并形成留存與復購。
IP時代的到來,為解決民宿行業發展的內部矛盾提供強有力的“抓手”。最鮮明的體現就是近來大火的民宿類綜藝IP,不但為民宿行業導入流量,更形成一陣“民宿熱”?!断蛲纳睢?、《親愛的客?!穾Щ鹑鐬o沽湖、阿爾山、桃花源景區等一批小眾旅游民宿IP;《青春旅社》中的浙江莫干山景區民宿群,憑借綜藝宣傳與“歸隱”IP綁定,形成獨特的都市精英仙野隱居的網紅民宿IP。這些大綜藝節目讓更多不同類型風格的民宿出現在用戶與行業玩家的視野中,解決民宿行業IP培養與品牌提升問題。
二、外部IP,聯合與融合
民宿的住宿單元相對獨立且可塑性強,從外部引入IP進行聯合或融合的方式較為常見。但是根據不同情況,民宿與IP的綁定方式各有不同。
首先,傳統景區IP與民宿的融合形式最為常見,但隨著旅游住宿行業的發展,又出現新的變化。小眾景區IP開始不斷出圈,背后暗藏的是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由過去一股腦蜂擁爭搶稀缺的旅游資源,變為追求多元化、小眾化的自由發現之旅。景區IP變得分散且獨立,也使得小眾景區民宿與之綁定的關聯性更強,但依附關系更為平等,甚至有利于打破IP固有邊界,內部孵化民宿獨立品牌。
其次,大牌生活IP與民宿的聯合越來越受到行業重視,但更多集中在民宿相關的業態IP。如網易嚴選與有家民宿的雙向聯合,在民宿中融入多個類目的家居產品,結合不同場景提供對應產品的下單入口,開啟“旅行+居住+消費”的聯合模式。這種IP聯合模式要求雙方主體地位相當,互有價值,但是民宿與IP的關聯性較弱。
另一種模式為購買大牌生活類IP產品,借助其口碑與功能性進行民宿品牌融合,比如木鳥民宿平臺上就有房東打造米家智能化民宿。從電視到空氣凈化器,甚至包括路由器均為小米品牌,用戶可以通過米家App與民宿內小米全家桶一鍵智能連接,讓民宿與小米科技生活IP進行融合,形成充滿科技感的智能化特色民宿。
再者,熱門娛樂IP與民宿的融合更為深入。既包括與“動畫IP”、“影視IP”的融合,更包含與新業態“劇本殺IP”、“電競IP”的融合。其中迪士尼IP的帶動作用最為成功,例如上海迪士尼樂園周邊民宿就與其產生深度聯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IP融合。在民宿預訂平臺搜索“迪士尼樂園”,可以發現許多帶有迪士尼IP的“公主房”、“卡通親子房”,為用戶打通動畫與現實的界限,將線上感知融入進線下場景。再如另一個熱門IP——正在建設中的“北京環球影城度假區”,未開先火,現在愛彼迎、木鳥民宿、途家等多家民宿預訂平臺已有上百家相關民宿投入其中,足見一個好IP是多么的炙手可熱。
三、內部IP,孕育與成長
民宿借力IP,但不能依賴IP,畢竟“IP+民宿”的融合并不是萬能解藥,未來的發展還是需要內化建設,打造自身的品牌,打通民宿和IP融合的最后一環。
目前來看,集群化與品牌化已成為民宿的發展趨勢。如何將其中的民宿IP與品牌價值提煉精化,將是民宿行業前進路上的重要挑戰。
網紅民宿可以認為是早期民宿與IP融合的雛形,憑借個性化與多元化的優勢,網紅民宿成為用戶心中的翹楚,甚至熱門出游季節一房難求。但傳統網紅民宿相對分散,力量并不集中,無法成為“現象級”住宿IP。
民宿預訂平臺卻可通過資源整合,將網紅民宿集中推介,形成合力。目前國內幾家頭部預訂平臺在此方面都有建設,但從用戶反饋情況來看,木鳥民宿平臺的網紅民宿版塊打造更具特色,不但對網紅民宿風格種類進行細分,還將網紅民宿IP作為重要產品進行推介,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同時,民宿集聚化與品牌化趨勢也推動著民宿IP的建立。經過2020年疫情的教育,民宿行業重新洗牌,小有規模的民宿品牌趁勢抄底吞并退場玩家,大規模品牌化趨勢愈加明顯,既推動原有民宿品牌IP的成長,又孕育一批新的民宿IP。比如過云山居、花間堂、原舍等品牌,都是經過長期打磨,積累良好的用戶口碑,從而提高聲量,形成相對獨立的網紅民宿IP。
最后,隨著行業的發展,除了民宿本身硬性設施的建設,軟性服務都有成為獨立IP的趨勢。例如木鳥民宿平臺的“地主之誼”IP,就是將過去民宿行業主打的人情味具象為一種服務,房客會得到房東的熱情款待,包括但不限于接送站、熱門景點推薦、導游、趕海等免費增值服務,讓用戶既能像當地人一樣感受生活,又能收獲一份特殊的友誼,久而久之就在用戶心中成為一種代表優質服務的“IP”符號。
從整體來看,無論民宿與IP之間選擇融合還是原創,可以形成良性共生。IP負責存留用戶腦海中的情感認同,民宿則可成為大多數IP提供極佳的消費場景,快速切入用戶強調體驗的線下市場,從而使民宿的作用場景從第一空間延伸到第三空間。同時民宿行業內部IP的孵化,還可以反向以集群化、品牌化的能量密度,帶動區域旅游市場的發展,最終實現行業共贏的良好局面。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