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螳螂觀察
作者|圖霖
BAT、今日頭條等巨頭在內容賽道打得火熱之際,新玩家們還在不斷入場。這之中,頂著“出海尖子生”光環的觸寶,稱得上是這條賽道上頗為“特殊”的“新玩家”。
2019年,從輸入法等工具型應用起家的觸寶,正式進軍內容賽道,瞬間引發熱議。
眾所周知,工具型平臺和內容型平臺在流量打法、運營邏輯等層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性。前者可以僅憑“簡單、便捷”就吸引甚至留住用戶,后者則需要平臺持續輸出高質量內容,才可能留住用戶。而這些,于觸寶而言,顯然是新考驗。
近日,觸寶公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經審計之2021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從財報數據來看,觸寶已經重新盈利,并且內容版塊逐漸承擔起了營收主力。
那么,從做工具到做內容,觸寶是如何度過轉型“陣痛期”的?作為內容賽道的“后來者”,觸寶真能從容應對未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一、Q2重回盈利軌道,手游與網文挑起營收“大梁”
財報顯示,觸寶2021年二季度凈收入為8322萬美元,經調整凈利潤為110萬美元,上季度經調整凈虧損1109萬美元,本季度扭虧。
具體到產品層面,轉型以后的觸寶,將精力放到了以手游、網文和場景化內容為主的內容生態上。數據顯示,觸寶內容系列產品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已經高達99%。
而在本季度,觸寶之所以能重新盈利,離不開手游、網文業務的助推。
手游方面,Catwalk Beauty在海外市場的表現,起到了不小的貢獻。這款由觸寶的海外游戲工作室Smillage研發的“女性向跑酷手游”,一度霸榜海外五十余個國家。同時,據觸寶方面表示,Smillage在一季度也在持續生產單個游戲月收入百萬美金級別的爆款。
基于此,本季度,觸寶的游戲業務收入較上季度實現了25%的增長,營收貢獻度也已過半,達到了55%。
不過,“爆款”手游的誕生,既離不開公司實力,也離不開一定的市場運氣。
Catwalk Beauty能在海外順利走紅,更多是基于觸寶在“女性向游戲”和“跑酷類游戲”中找到了平衡。Catwalk Beauty之后,用戶對觸寶的期待值會拉得更高,如何留住用戶,成了關鍵問題。
為維持游戲業務的增長勢頭,觸寶在Smillage之外,還投資了啡咖工作室和多樂工作室,希望通過與多家第三方CP進行合作,建立綜合性賦能平臺,進而為業務變現出力。
網文方面,瘋讀平臺在Q2開啟了立體化發行模式,接入了外部站點,包括與傳統網文渠道達成合作等。同時,瘋讀還拓展了新媒體渠道,以進一步推廣瘋讀的原創內容,提升平臺影響力。
這一系列新動作的反饋如何呢?
財報顯示,Q2觸寶網絡文學類產品收入貢獻度達到37%。用戶活躍度也有了提升。2021年6月,觸寶內容系列產品的DAU為2350萬。其中,公司的網絡小說產品的平均DAU達到了670萬。
得益于用戶活躍度的提升,觸寶二季度的每日ARPU也實現了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50%。
此外,觸寶在Q2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也得到了收窄,占總收入的比例為72%,低于上季度的87%,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4%。
據財報顯示,這主要是由于觸寶在獲取新用戶和保留現有用戶方面的戰略取得了成效,因而減少了用戶獲取成本。
總體來看,觸寶在Q2交出了一份比Q1更不錯的成績單,內容生態也顯現出了更大的增長潛力。不過,“螳螂觀察”認為,這并不意味著觸寶可以掉以輕心。如何保持這一增長態勢,真正在內容賽道站穩腳跟,才是接下去的重點課題。
二、內容生態釋放變現紅利,觸寶如何才能“后來者居上”?
在內容賽道,手游和網文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游戲玩家總數將達680百萬人,其中預計661百萬人為移動游戲玩家。同時,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大報告·下》2020年12月,免費網文App行業用戶規模也已達到1.4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2%。
可以看到,不論是手游還是免費網文,觸寶都算是踩準了風口。只是,機遇向來與挑戰并存。2019年才正式轉型做內容的觸寶,在手游和網文上其實都未搶占到市場先機。作為“后來者”,觸寶如何才能吃上這波內容變現的紅利呢?
細看觸寶在內容生態上的布局,其實有些“劍走偏鋒”。 手游沒有強行擠進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而是從更有優勢的海外市場出發。網文也舍棄了付費閱讀這塊“肥肉”,通過瘋讀切入了免費閱讀市場。
這實際上和此前觸寶在輸入法上的“打法”類似。彼時,搜狗輸入法在國內“風生水起”,觸寶并未選擇“正面出擊”,轉而去往海外推出了“觸寶輸入法”,最終成功打開市場。
除此之外,觸寶的“矩陣式”布局,也為其在內容賽道爭取到了更大的機遇。單一的手游或者網文,的確難以讓觸寶在短時間內從賽道突圍,但組合起來,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譬如,圈層覆蓋可以更廣。手游層面,觸寶已經覆蓋了模擬經營、跑酷、消除、塔防、放置、益智等多個游戲品類,可以照顧到更多玩家的喜好。網文層面,瘋讀的IP孵化取得了較大拓展,既切入了有聲場景,也開始著手影視拍攝。
再譬如,協同效應更具價值。優質內容IP的孵化,對觸寶而言,可以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既能切入網文所在的有聲、影視場景,也能切入游戲場景。這將對用戶增長、用戶粘性增強起到正向驅動作用,讓觸寶未來的產品價值與變現潛力更具持續性。
當然,內容賽道的多元布局是否奏效,最終依然要落腳到變現能力上來。依靠優質內容吸引用戶的同時,平臺還需要“精耕細作”,才能留住用戶、提升轉化。
今年,觸寶推出的“新人作家培養計劃”,為的就是讓更多新人創作者從純粹的"愛好式"創作進階為"專業化"的創作,進而提升瘋讀平臺優質內容的數量。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平臺變現能力,觸寶在精細化運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在變現模式上,觸寶長期探索的的IAA模式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各項變現工具及廣告平臺的競價變現效率,可以結合自身游戲及流量特征,充分發揮優勢。在變現渠道上,觸寶旗下的瘋讀平臺也與外部站點合作,融入了更多生態,既能提升IP影響力,也能提升平臺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觸寶在游戲和網文市場已經逐步摸索出了合適的發展路徑,但整個內容市場依舊面臨著低質量IP扎堆恰爛錢、競爭環境日漸烏煙瘴氣等問題。
以網絡文學為例。去年,國家網信辦網站發布的《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就對網絡文學的出版作出了進一步規范,包括建立健全內容審核機制、嚴格規范登載發布行為等等。
但上述問題并非一日形成,自然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根除。這對包括觸寶在內的所有內容玩家來說,其實都是長期考驗。
三、巨頭環伺,唯有“長期主義者”才能走得更遠
相較改善整個內容市場的競爭環境這樣的“長線任務”,如何在巨頭環伺的情況下,占領更大的生存空間,或許才是觸寶亟待完成的任務。
當前,騰訊、網易、米哈游等企業,基本霸占了國內頭部的手游市場,后續新玩家要與之抗衡,可謂十分不易。
免費網文方面,字節系有番茄小說,百度系有七貓小說,騰訊系有飛讀小說。一個個看似嶄新的平臺背后,站著的都是“大佬”。番茄可以借字節的流量,七貓可以借百度的渠道,飛讀由于背靠閱文,在IP引流上也具有天然優勢。
這對觸寶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畢竟,巨頭們爭相入局,這個市場更可能越做越大。
不同于其他賽道,內容賽道有著明顯的高壁壘、高粘性特征。“螳螂觀察”認為,只有“長期主義者”才可能走得更遠。
長期主義者,其內心想到的回報曲線不是線性曲線,而是一個指數曲線,即前期波瀾不驚,后期增長迅猛。
不論是最早的外賣還是之后的電商,巨頭們慣用的打法就是“瘋狂燒錢”,也就是花錢買流量。這樣做固然省事,但也容易擾亂市場競爭環境、不利于沉淀忠實用戶。
面對巨頭們的來勢洶洶,相較臨陣磨槍,穩扎穩打修煉“內生力”,可能更值得觸寶嘗試。
首先,“用戶力”是底蘊支撐。 不論是此前工具型的輸入法,還是當前生態型的內容,觸寶在吸納新用戶、留住老用戶、提升用戶粘性層面,都逐漸積累了經驗。Q2的ARPU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就是最好的佐證。而強大的用戶力也將成為觸寶在未來發展中的最大底氣。
其次,“數據力”為發展賦能。 技術研發實力對平臺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觸寶早期在研發層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其不論是做輸入法還是做內容,都能“以不變應萬變”。實際上,這也是觸寶可以平穩度過轉型“陣痛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產品力”讓價值凸顯。 產品本質上是為了提升平臺收益而存在,作為內容平臺,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需要“兩手抓”。質量層面,Q2瘋讀原創作品占全平臺內容比例環比上升10%。數量層面,觸寶在2021年下半年,預計在國內市場推出超15款游戲產品,在海外市場推出超20款游戲產品。
總而言之,作為“跨界玩家”,觸寶在內容賽道的布局已初步成型,變現優勢也逐步明顯。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繼續沉淀“內生力”,以盡快在這一賽道站穩腳跟。
“出海尖子生”觸寶能否再創奇跡,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添加微信:Tanglangcj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螳螂觀察(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