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我國高度重視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已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構建。加之雙碳政策和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全球領先的通信服務商積極響應。
在東數西算這一宏觀戰略下,崛起了云計算、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等諸多風口,風口之下不少領域投資機會顯現。
新格局孕育新機會
隨著重中之重的“東數西算” 已經啟動,它將驅動算力網絡的高速發展。尤其是隨著算力需求持續高位增長,摩爾定律的逐漸失效,對算力資源的利用提效變得日趨重要。
同時它涵蓋的產業鏈條長、門類廣,涉及到土建工程、信息通信及IT設備(服務器、存儲器傳輸、數據通信等)、基礎軟件等板塊。對數據中心、計算、存儲、數據通信、光傳輸等產品有較高建設需求。
其中算力資源運用的前提和基礎又落在數據傳輸與處理上,5G網絡的鋪設、數據中心的建成最終成為了底層中最重要的一環。
信息通信設備、存儲器等產業的發展拉動數據中心的建設,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疊加算力需求的擴容直接利好數據中心廠商,同時也將進一步驅動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等ICT基礎設施設備采購需求增加,這也讓不少ICT廠家從中受益。
隨著國內知名ICT廠商紛紛入場,他們又是如何把握新機遇的?
ICT玩家們布局動作提速
在國內,ICT企業又大致分為三大類別,分別是電信運營商、設備生產商,以及互聯網企業。
其中電信運營商依托于豐富的客戶關系和網絡資源優勢,向政企及個人提供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的信息互通、應用交互等服務。近期三大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伴隨公司資本投入結構的優化,以及持續加大云產業鏈投入,主張“以網強算,網為主,帶動算力發展”的策略,聚焦于物聯網、云計算、數字政府、智慧城市、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等領域。
而設備生產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華為、中興通訊。作為通信運營商的中上游產業,主要為下游運營商提供芯片、光器件、核心網設備、接入網設備、終端設備等核心元件及設備整機。近年來,隨著本行業廠商的合作模式逐漸向ODM、JDM 模式轉變,這對應用類ICT 終端廠商的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一類的互聯網企業以BAT為代表了,在東數西算背景下進一步崛起的工業互聯網、云計算是BAT的主要戰場。從供給端看,發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陸續發布自研平臺阿里云、騰訊云、百度智能云深入探索工業領域,將互聯網技術和經驗與制造企業實際場景相融合。
具體到實際應用場景就愈加豐富了。
近期,在長三角區域核心數據節點——中國電信杭州大數據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為中國電信領先大數據領域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協同發展,加快推動浙江數字產業化。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助力甘肅慶陽推進“東數西算”戰略落地,目前已完成慶陽政務云平臺建設,有力推動了全市信息系統和數據集約化建設。據悉,華為目前已完成50多個委辦局、110多個業務系統及應用遷移上云,資源利用率提升60%,業務上線周期縮短90%,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大幅度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
除了華為之外,在“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后,中興通訊充分發揮其自身端到端ICT解決方案上的優勢,繼續聚焦為各行業提供ICT基礎能力,圍繞芯片、算法和架構等通信領域的底層基礎技術,建設極致性能體驗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相關產品構筑算力網絡的基礎平臺。
同時與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電信運營商、云數據中心建設運營方等產業鏈合作伙伴通力合作,一起發揮在綠色節能、算力調度、生態建設等方面的作用。
比如在算力調度方面,中興通訊可提供業界領先的云網解決方案。公司將圍繞芯片、算法和架構等通信領域的底層基礎技術,建設極致性能體驗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提供相關產品構筑算力網絡的基礎平臺。
在生態建設方面,中興通訊深入行業場景,基于連接和算力的兩大核心能力,通過智能平臺和數據中臺等,為行業賦能;攜手合作伙伴,廣泛進行工業、交通、能源、金融、教育、醫療、商業等數字化場景探索,共建基于一體化算力網絡的應用和生態。
從不同場景的應用來看,頭部玩家們都有不少的動作,長遠來看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影響?
前瞻性布局價值幾何?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正式拉開帷幕,可預見到的是涉及到數據中心建設、數據傳輸和存儲等領域將迎來一波發展契機。
據投中網報道:有研報認為,“東數西算”預計未來5年或將帶動每年千億元的投資,對相關產業拉動作用會達到1:8。
目前東數西算戰略中8個樞紐的相關省份,中興通訊在IDC、傳輸、數據通信、通信基站等產品都有規模商用。
據悉中興通訊5G基站于2021上半年發貨量更是排名全球第二,5G核心網2021上半年全球收入排名第二;光網絡2021年Q1全球運營商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城域分組光傳輸產品及端到端的FTTP解決方案繼續保持最高水平Leader評級。2021年全年更是實現營收1145.2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達到68.1億元,同比增長60%。數據的亮眼可見“東數西算”概念下搶籌之成功。
此外中興通訊服務器和數字通信等IT設備的綠色低碳設計,圍繞芯片、算法和架構等通信領域的底層基礎技術進行的研發突破,以及通過深入行業場景,基于連接和算力的兩大核心能力的融合等諸多舉措,在協助提升國家整體算力、節能減排、協調東西部發展上均起到重大影響。
基于西部通訊設備的、5G網絡等在西部地區的擴建和鋪設,從而提升連接速率和降低時延,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數據量增長的同時,單位面積內的可聯網設備成倍增加,海量原始數據被收集。龐大的數據流和多應用端互聯得以承載并被監測和深度分析。東西部算力水平將于未來逐步提升并達到相對均衡的局面。
以IoT/車聯網板塊為例,招商證券研報數據顯示,自動駕駛汽車平均每天可能產生1到15TB的數據,基于道路的機器人出租車的日容量更是有可能躍升至450TB。如此龐大的數據量難以在西部自有條件下進行有效處理,通過加大算力設施在西部的建設力度,提升西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關產業被帶動并轉移,輔助西部緊追東部高速發展的步伐。
其中產業集群大多集中在中部和東部地區,通過優化東西部各樞紐節點之間的網絡傳輸,高時延數據傳輸至西部進行處理,充分利用和開發西部現有資源,同時節省東部算力資源,延展東部發展空間,并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通過統籌規劃東部數據向西部的合理流動,形成東西部共同平衡發展的格局。
結語
作為國家級戰略工程,“東數西算”相應的生態系統構建是一個中長期的復雜過程,需要全產業鏈的配合。ICT廠商作為重要一環,率先發力是大家所樂見的。而在ICT領域,隨著中興通訊、華為、烽火通信等頭部玩家們發揮頭雁作用,推動西部地區算力網絡的發展也會起到積極作用,未來他們的價值也會得到進一步釋放。
文章來源:港股研究社(公眾號:gang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港股企業,對港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作為云計算技術落地的重要基礎設施成果,云服務器近年來獲得的飛速發展有目共睹。云服務器需求量的激增引發行業競爭的加劇,甚至很多服務商將VPS更名為云服務器混淆視聽,濫竽充數。為保證我們互聯網服務的正常創建和運行,優質的云服務器是基礎保障,那么選擇云服務器要考慮哪些因素呢?一、你的網站目標群體你的網站目
4月23日,IDC發布《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占據前四的分別為阿里云(40.6%)、華為云(11.0%)、騰訊云(11.0%)、中國電信(8.7%)。
云服務器已經成為數據存儲和備份的一種主流方式,對于許多需要存儲、保護和管理數據的企業和行業來說,它是個不錯的選擇。無論您是任何行業的企業,都可以通過云服務器實現在數據存儲和災難恢復方面的優化和成本的降低。
把脈中國數據智能化
2023年,幾乎可以被定義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大模型元年”。ChatGPT的全球爆紅,徹底點燃國內的大模型賽道,曾經的“創業英雄”、如今的商業領袖們親自下場,接連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與大模型布局。大模型火了,沉寂許久的互聯網行業又有了新的“戰事”。同時,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云市場的現狀,企業對
近日,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發布了《2022愛分析·數據智能廠商全景報告》,愛分析從技術研發能力、服務客戶數量、收入規模等維度對廠商進行了全面專業的評估
2022年11月18日,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創新賽事——2022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圓滿落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孫文龍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
2022年11月17日,在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的2022數據資產(廈門)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數據確權”為主題,由廈門市互聯網域名應用服務產業協會和構信網(公信.中國)聯合主辦
近日,國內知名數字化市場研究咨詢機構愛分析正式發布《2022愛分析·信創廠商全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綜合考慮企業關注度、行業落地進展等因素,遴選出在信創市場中具備成熟解決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廠商。
10月31日下午,由數博會執委會主辦、數據觀(北京)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協辦的第四期數博思享會“實踐先行觀公共數據價值與應用”活動成功舉辦。
近日,由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大數據大賽”(簡稱大數據大賽)正式啟動。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
廣州光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中臺產品GI大數據中臺V2.0產品是國內率先推出符合新創標準的中臺產品,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全新打造,集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服務、管理為一體的旗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