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響鈴
文 | 響鈴說
近日,“大屏”賽道戰火重燃,連續多個品牌發布了自家全新大屏產品,很顯然對于“客廳大屏”時代的到來,各方都展現出了足夠的信心。而這一波新品的出現,也延續了這些年大屏產品的一貫風格,即“沒有最大、只有更大”,每一家的迭代新品相較之前的產品在尺寸上都有突破。
品牌方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當然也是因為市場需求。AVC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從線上到線下,大尺寸電視市場表現都極為耀眼,65寸以上多個尺寸都呈現爆發趨勢,特別是65寸產品已經在線下市場力壓55寸成為銷量第一。
但是“大屏”產品光“大”還是不夠,“后鏈路”的協同亦是重中之重,像本次華為發布的華為智慧屏V Pro同時,華為終端云服務圍繞家庭娛樂場景的應用升級也成為一大亮點,軟硬件雙核驅動,成為華為突破當前賽道競爭的選擇方式。
讓用戶全面回歸客廳,還差一個契機
當前國內電視行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低迷之中,2021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更是跌至12年來最低。今年開局下滑勢態仍在延續,一季度全渠道零售量規模為883.1萬臺,同比下降10.8%;零售額規模為277億元,同比下降11.0%。
不過,銷售端的低迷并不能成為這兩年國內電視行業的總結陳詞,亮點亦有不少。例如,大屏設備的崛起,AVC數據顯示2021年各類大尺寸電視都出現一定漲幅,65寸產品銷量增長24.3%、75寸增長76.2%、80寸以上產品增長達到111.8%。
其次是用戶數量及用戶收視時長增長。4月25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2021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互聯網電視用戶已達到10.83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3.4%。收視時長方面,從2020年開始,電視收視就出現了大幅提升,一直到2021年用戶每日戶均收視時長都保持在了5.83h左右,而大屏用戶的日均收視時長更是達到6.84h。
最后,則是OTT廣告份額出現逆市增長,并反超PC成為行業中的一抹亮色,同時也說明資本對于賽道未來的認可。
但是,如果基于以上數據,就認為“用戶回流”已是板上釘釘,也為時尚早。當前集中于客廳場景的絕大多數用戶仍是老年人和兒童,更多年輕人則將大部分業余娛樂時間依舊花在了手機、平板、PC上,可見讓“所有用戶”回歸“客廳娛樂”,還差一個契機。
之所以會有如此情況,或許與大屏產品天然所產生“割裂”有關,或稱之為“不具備用戶體驗的完整性”。該如何理解?當前“物聯網”發展風頭正盛,用戶對硬件的體驗開始不受局限,但以往電視產品,受制于客廳場景的局限性,能發揮的功能非常有限,與智能手機、平板設備的聯動幾乎沒有,更進一步來說就是年輕用戶看來“電視沒有留得住他們的可玩性”,基于此電視開始被年輕用戶慢慢孤立于“常用生態”之外。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除了硬件上的適配,軟件生態的打通也至關重要。而這場發布會上,我們看到華為正在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華為的優勢在于,此前已經通過智能手機、平板等設備構筑了強大的自有應用和生態,只需將此生態接入大屏設備,那么大屏端的體驗將變得完善。于是華為終端云服務再一次出現,至此華為實現了大屏端與其它終端的“生態一體”,由此大屏給予用戶的體驗不再單一。
可見,華為雖然是行業的“后浪”,但在打破行業認知,推動行業競爭模式轉變方面,卻成為了“前浪”,而華為之所以能創造出這種契機,關鍵是對用戶需求的洞察。
表面是需求“大屏娛樂”,其實是需求“生活場景”
在各類短視頻平臺興起、數據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反映出的其實當代用戶在工作壓力、生活成本重擔之下,生活方式的被迫改變,例如,他們都在漸漸遠離曾經以“客廳為主”的家庭休息區。
但通過短視頻,碎片化地彌補自身休閑娛樂的生活剛需,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嗎?或者說他們僅僅是需求“娛樂方式”嗎?
1、用“影視”構建私人空間
與短視頻平臺一樣,當前還有一批“陌生人”社交軟件,也打著年輕人“自留地”的旗號招搖過市,也確實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駐足,然而他們真的就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停留在這些“殺時間”的軟件上?
何嘗又不是閑暇中家庭場景下的“無事可做”,“客廳”也越來越像一個“擺設”,本質上還是內容的缺乏,或者說不滿意。過去,在家里用電視看看文藝片還湊合,看大片?體驗感趨近于無,原因也很簡單,畫質拉胯、色彩失真、音效平淡等等都是問題。
而隨著華為最新智慧屏V Pro的出現,這些問題正在被逐一攻破。華為視頻AiMax正從畫質、色彩、音效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用戶家庭場景中的觀影體驗。畫質上,華為視頻AiMax影院通過語義感知細節生成技術、動態時域噪聲抑制技術等,會對人臉、字幕、紋理等顯著性區域進行優化,讓細節拉滿,使用戶體驗到真正的4K高清畫質;色彩方面,華為視頻AiMax影院實現對色彩、亮度、對比度進行逐幀優化,讓用戶體驗HDR Vivid色彩;最關鍵的音效,搭載的Audio Vivid沉浸式三維音效打破了聲道限制,讓聲音在三維空間的任何位置精準再現,無論是獅子的吼聲、犀牛的叫聲均可作為獨立的音頻對象而存在,強化后聲音的位置感和層次感,實現在家也有影院級的臨場感。
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影院級觀影,誰又會一天到晚刷手機呢?
2、用“交互”共享家庭時光
當前家庭場景中還有幾個問題日漸突出,其一是我國雙職工家庭數量越來越多,并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也因此在大量家庭中,父母陪伴及教養幼兒的時間大大縮減,然而目前在家庭場景中,并沒有一個方案能幫助父母解決這一問題。
那客廳大屏又有什么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在華為看來三維AI體感游戲或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華為智慧屏V Pro中搭載了最新的華為游戲中心,為用戶帶來多款三維AI體感游戲和手柄游戲,華為智慧屏V Pro還升級支持雙人追焦系統,可識別雙人骨骼節點,如全新《蹲向高空》等雙人實時PK體感游戲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體驗。
另外,就是居民對于健康的需求正在爆發,劉畊宏當下所引起的全民健身風潮正是一個證明。
而華為智慧屏V Pro也正在嘗試通過游戲方式讓全民健身更加普及化,其內置了大量單人體感游戲如《艾米冒險王》、《艾米網球》及《全民向前沖》等,使用戶無需去到健身房,更無需指導,在家中即使是一個人也能體驗“快樂健身”。
顯然以AI體感游戲的方式拉近“親子距離”,一邊游戲一邊也達到了運動、健身的效果,相比純粹的肌肉重復,這種模式更具樂趣。這種全新體驗,也是華為基于客廳大屏為用戶帶去的又一生活方式。
3、用“音樂”找回青蔥歲月
工作與家庭的兩點一線,或許并不是我們的主動選擇,但自“黑天鵝”侵襲以來,一切的戶外活動都被按下了靜止鍵。
想想你有多久沒去過音樂節、演唱會了?是不是連ktv也變成了低頻娛樂?特別是對于年輕人而言他們迫切需求一個釋放空間,而華為現在通過華為智慧屏V Pro,將它帶到了家中。
在華為終端云服務的作用下,全新華為智慧屏V Pro內置了K歌功能,搭配2-4個Sound X音箱可實現組網K歌,“唱響家”賦予家庭客廳專業效果及極致體驗。
在即將到來的夏日,雖然沒法去外面“放肆”,但在家中邀上三五好友,幾瓶冰鎮的啤酒,再來上一份小龍蝦,搭配華為智慧屏V Pro配備的百萬級K歌曲庫,第一時間暢享熱劇新歌,覆蓋搖滾、少兒、民謠、校園、網絡熱歌、特色榜單等眾多類型及多樣曲風,在哪里不能放飛自我?
可以看到,華為智慧屏正以滿足家庭場景下不同用戶需求為角度,不斷像用戶靠近,而所提供的絕不僅僅只是“娛樂方式”,更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憑什么抓住用戶?且看華為終端云服務的“主觀能動性”
然而,光有內容就足以抓住用戶并能為他們重新構建生活方式嗎?當然不夠。
當下正值“懶人主義”崛起,所謂“懶人主義”并不是說真的懶,而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幫自己“減負”,體現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娛樂也需如此。而除了搭建生活場景,華為抓住用戶靠的正是幫他們達成“懶”的最優解。
1、深度學習算法“讀懂”用戶
一直以來,用戶對于內容的需求都是“千人千面”,有人喜歡電影、有人喜歡體育,無法要求所以用戶都一樣,也不可能一樣。并且,面對品類繁多的檢索頁面,絕大多數用戶在一通漫無目的的翻頁后,最終都選擇默默放下了手中的遙控,那么要如何才能幫助這些人做到最優解?
華為智慧助手•今天,正是為此而生。首先,基于海量數據與深度學習算法帶來精準化的推薦功能,可同時涵蓋多垂域多場景優質服務,它能基于時間、人群、情感等多維場景,給用戶個性化的最優推薦,比如早晨會向老人推薦新聞、時政內容,晚上給年輕人來點娛樂新聞打發時間等等。
表面上看華為提供的是差異化的服務,其實真正的內核在于華為“懂用戶”。
2、全場景端體驗“解放”用戶
除了“懂用戶”,還要“解放”用戶。過去,無論軟件硬件,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一個設備一個帳號、一個軟件一個帳號,多帳號帶來不光是難記、易丟,登錄起來也麻煩。
華為在打通硬件生態的同時,也實現了一個帳號多端互通,在華為手機、智慧屏、Pad等終端設備上登錄同一個華為帳號,可以實現各設備間的收藏夾內容、播放記錄等信息自動同步,用戶可隨時隨地跨設備觀看影音,減少操作的繁瑣性。并且,不同于某些平臺,會員權益分移動版、PC版,而華為則打通了多終端設備同一帳號下的會員權益,如華為視頻超鉆套餐,就包含“華為視頻、芒果TV、優酷、騰訊視頻”四大平臺影視會員權益,一個帳號,一次購買,暢享多個內容平臺體驗。
這一系列的動作下來都可以稱之為華為的“操作解放”,此外在一些細節方面,華為還帶來了“體驗解放”。比如大屏K歌場景,即便在KTV也需要到中控面板點歌、切歌,而華為K歌,只需一句語音命令,即可一步直達K歌應用,點歌、切歌也都能由語音完成;
又比如觀影場景,華為視頻助手可實現將華為視頻內容在華為智慧屏與手機之間進行雙向流轉投屏,投屏過程中,視頻助手能夠實現用手機進行裸眼VR、自由視角等內容的視角控制,而這種由創新交互帶來的全新體驗,又處處流露出華為對“懶”的新理解。
總而言之,技術上的“主觀能動性”成為了華為把握用戶最強有力的抓手。
打破傳統電視的場景局限,是行業目前的一致方向,而華為智慧屏協同華為終端云服務,通過“內容+服務+體驗”的全新模式,正在為用戶帶去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讓客廳大屏成為生活和回憶的載體,讓用戶全面回歸客廳,華為走在了前列。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響鈴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志特約評論員;
5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