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美國教育學家馬克?普倫斯基(Marc Prensky)出版了《數字原生與數字移民》(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一書,首次提出了“數字原住民”和“數字移民”兩大概念,用來定義跨時代的兩代人處理計算機、互聯網的方式差距。
22年后,數字原生的一代已經成長為社會主力人群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是,技術推動了生產力的變革,兩代人處理新技術的差距從生活領域蔓延到生產領域。一批生來就帶著數字化基因的企業崛起,但同時,大量有數字化需求、缺少工具和能力的傳統企業,在時代邊緣謹慎試探。
數字原生時代,企業急需一則快速跨越鴻溝的方法,代碼能力仿佛在幾年之間成為了一切的關鍵:有了代碼,企業數字化就有了“磚瓦”,所有傳統的業務流程也有了再造的可能性。但,代碼能力本身就是一道巨大的天塹,即使不談成本和人員配置,傳統行業的一大特征是場景化,“show the code”也滿足不了千奇百怪的需求。
最好的辦法,還是企業掌握自主能力?,F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創新無非就是讓昂貴的東西變便宜,或讓高門檻的事物放下身段。如果全代碼能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那么像預制菜一樣的“半成品”,是否能賦予大多數人創造數字化產品的能力?尤其是不少業務流程重復性比較高,系統內的建設有規律可循,假設能釋放這部分生產力,反而可以讓更多人把精力放到業務本身的創新上去。
秉持著這種樸素的初心,國內最早的一批低代碼探索者迎著迷霧出發了。其中,就包括奧哲創始人兼CEO徐平俊。經過漫長的摸索、試錯、迭代,企業數字化領域終于收獲了自己的“神器”:低代碼。
顧名思義,在提供豐富能力組件的基礎上,讓客戶通過簡單的圖形化拖拽或者參數配置,就能搭建自己的應用,并疊加多種應用和平臺建立生態系統。奧哲也因布局優勢,成為領域內數一數二的頭部企業。
但問題還沒完,當低代碼回到場景中,關于擴展能力、業務流融合能力等問題的吐槽之聲依舊不斷??雌饋?,要給傳統企業創造融入數字原生世界的條件,并沒有那么容易。
被誤解是低代碼的宿命,被選擇是低代碼的終局
被誤解是低代碼的宿命,這句話用來回應“低代碼無用論”——一個已經掌握了極強主動代碼能力的人,很難和那些被排斥在技術壁壘之外的個體和群體共情,所以也無法理解僅僅用一系列拖拽就搭建出一個能在業務里跑起來的demo有什么意義。
但事實上,低代碼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應用原本就是自下而上的。Gartner曾公布一組關于低代碼應用場景的調查,排在前幾名的均為表單和數據收集,取代紙張、電子郵件或電子表格這樣的基礎性用例。重要的并不在于用例的高級,而是要穩定承載用戶的需求。
云南建投第二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建投安二司)是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大型建設單位,主營工業安裝和機電安裝等。作為一家傳統施工企業,其數字化核心需求,也是核心難點,是對旗下18萬農民工、400家供應商,以及高度復雜的項目信息的管理。
從代碼角度看,實現這些功能或許不難,但找來合適的供應商,開發適用于施工場景的信息系統,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是,一家傳統施工企業信息顯然沒有長期供養技術團隊的意義,可交給外包,對使用場景的適配大概率會打折扣。
最終,為建投安二司提供數字化能力的,是奧哲旗下定位為中小企業組織業務數字化的一站式平臺——氚云。氚云是典型的低代碼平臺,其組件用來滿足農民工實名制管理、供應商線上管理等功能綽綽有余,還能進一步把業務數據沉淀復用,讓傳統施工企業從業務中獲得更多參考。
從一個基礎但頗具難度的需求出發,在構建直擊核心需求的應用的過程中,夯實了企業數字化架構的基礎,這是奧哲低代碼帶來的價值。潛臺詞是,對很多需求有限但固定的中小企業以及特定行業企業來說,“高級技術選手”眼中的一個個demo,其實就能帶來業務上的有效支持。
一個細節是,在奧哲以及旗下氚云等產品的客戶名錄中,出現最多的不是那些天然對親近技術、樂于擁抱變化的新經濟公司,反而有很多在大眾看來傳統甚至保守的公司。
正因為這些公司的特點,一方面有多維度的數字化需求,一方面也強調個性化的應用,它們成為了對低代碼接納最明顯的一類客戶。而從奧哲的角度出發,低代碼提供的是“共創+賦能”。
奧哲創始人兼CEO徐平俊曾在與華創資本的對話中提到:“我們的核心客戶群體是數字化能力強或期待通過數字化實現彎道超車的行業或企業。頭部的大型企業對數字化的投入和重視程度很高,而中小型企業則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精特新企業,具備工匠精神并注重管理;另一類是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如我們服務的客戶云丁和妃魚。”簡而言之,都是擁有主動性的角色。
基于這種友好關系,奧哲真正讓低代碼得到了廣泛認可。根據公開報道,截止目前,中國 500 強企業中六成以上企業使用奧哲·云樞構建企業核心應用系統;氚云連續 6 年居釘釘全品類銷售第一, 2022 年雙 11 期間,氚云全渠道 GMV 甚至實現了 2032 萬元,較 2021 年同期激增 29.5%”。
技術普惠、創新平權,奧哲提供靈魂而非軀殼
越過功能層面,奧哲的低代碼為何能引起不同等級、不同行業、不同需求體量的客戶的共鳴?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低代碼本身更應該算作工具的一環,它還需要一些要素的補齊,才能成為征服客戶的解決方案。
在奧哲的藍圖里,這被形容為“低代碼平臺+解決方案+方法論”。如果說低代碼的使用只是數字化的軀殼,那么圍繞低代碼構建起來的這個體系,才是真正的數字化靈魂?;蛘哒f,真正能改變客戶數字化現狀的,是工具背后的能力,是一系列工具發展出的應用管理平臺。
當應用到達一定數量級后,嵌入企業業務網絡的它們將幫助企業形成全數字化閉環,并進一步讓企業可以全盤透視自身業務,逐漸從數據和流程中發掘創新點。這樣一來,奧哲的價值就是,讓每個客戶運用技術的能力再強一點,離創新的距離再短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就商業化而言,低代碼同樣不能只停留在工具層面。
從SaaS行業的本質出發,尤其是在廠商收入和商業模式健康發展層面,SaaS行業有客戶生命周期&終生價值、年經常性收入(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凈收入留存率(NDR,Net Dollar Retention)等核心指標。再從指標倒推,我們不難得出結論,SaaS企業的成功核心并不在于一次選擇,而在于連續選擇、長期選擇,以及產品訂閱的擴大化。
而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這些行為的動力一定在于業務的成功。所以,為了推動客戶從使用產品完善自身的數字化系統,到最終實現業務成功,氚云提供了標準化產品之外的靈活定制服務。
比如,在低代碼行業化層面,氚云能提供的不只是基礎功能模塊,還有行業專屬方案模板,目前已有可自定義修改的模板近百款。而為了讓傳統客戶更好地把低代碼用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項目上,氚云的客戶成功團隊會提供全應用周期的分析服務體系,借全國超過1300家服務商,在最后一公里階段幫助客戶完成應用的收尾。不僅如此,氚云還有針對人才與能力的認證體系和方案訓練營,授人以魚更授之以漁。
回歸奧哲整體服務層面,一條貫穿其業務的核心思想是,在交付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通過培訓等手段,把數字化該有的思維、創新意識等等,一并交到客戶手中。這樣,客戶將更深度地參與業務技術化的全過程,并靈活運用自己的經驗,完成進一步的升級迭代。
隨著產業升級日益縱深化,低代碼也被賦予了更大的價值、面對更大的挑戰。但在奧哲的方法論中,只要堅守自己的這些哲學,一切問題終將被發展的車輪碾過,無影無蹤。
文章來源:松果財經(公眾號:songguocaijing1)旨在提供活潑、深度的財經商業價值解析,做一個有態度的行業觀察者!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