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核查顯示,所謂“兩天帶貨19.9萬”純屬謠言,當事人母女賬號均無直播帶貨記錄。
一則記錄“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歡呼”的視頻在6月25日引爆網絡。視頻中,河南考生家庭因高考成績揭曉而洋溢著喜悅,母親發文坦言:“不怕你們笑話,這是我們考得最好的一次。”
然而,溫馨畫面迅速被爭議淹沒。隨著視頻走紅,部分網友質疑當事人家庭借低分炒作牟利,“剛有熱度就開啟密集直播帶貨”“短短兩天帶貨19.9萬”等說法甚囂塵上,相關話題沖上熱搜榜。
面對輿論風暴,抖音平臺于7月2日發布核查聲明,為這場風波帶來關鍵反轉。
01 事件發酵,從感動到質疑的急速轉變
事件始于6月25日凌晨至上午,女孩母親連續發布四條視頻,真實記錄了女兒高考成績揭曉時全家歡呼的場景。這些充滿溫情的畫面迅速獲得人民日報等媒體轉發,網友紛紛點贊“贏在了心態”。
當日下午,女孩以個人賬號發布視頻,確認自己就是“高考288分”事件當事人。當晚,母親賬號開啟直播分享心路歷程,這本是正常的情感表達,卻意外點燃了輿論火藥桶。
質疑聲接踵而至:“低分狂歡是否在傳遞錯誤價值觀?”“是否準備帶貨變現?”更有網友爆料稱其“走紅后注冊多個賬號一起直播”“兩天帶貨19.9萬”。爭議迅速蓋過感動,甚至導致部分媒體刪除相關報道。
02 平臺介入,核查還原事實真相
6月26日,抖音平臺依據《抖音社區熱點信息和賬號治理規則》啟動專項核查機制。核查重點聚焦兩大核心問題:成績真實性及商業化質疑。
成績驗證方面,平臺聯系女孩母親后,獲得了高考成績查詢錄屏及準考證等關鍵證據,最終確認288分成績真實無誤。
商業化核查結果更令人意外:母親賬號自2022年起持續發布探店視頻,并非臨時蹭熱創建。在6月25日事件發酵當天,該賬號雖曾發布一條探店視頻,但僅產生16筆訂單,且該內容現已不可見。
更關鍵的是,2025年該賬號僅直播一次,即6月25日晚的情感分享直播,全程未帶貨、未索要打賞。女孩賬號于6月17日注冊后無任何開播記錄,事件發酵后也未發布任何商業化內容。
平臺明確結論:“剛有熱度就密集帶貨”“兩天帶貨19.9萬”等傳言均不成立。
03 平臺治理,不實信息的阻擊戰
面對洶涌輿情,抖音啟動了熱點信息治理機制,對“借低分炒作牟利”等不實標簽展開清理。
平臺在聲明中坦承能力邊界:“部分信息超出平臺所能核實掌握的范圍”。但承諾持續觀察相關賬號,依據社區規則動態研判處置。
治理行動背后是平臺對內容生態的平衡考量——既保護用戶真實表達空間,又防范惡意炒作扭曲價值觀。抖音強調將“確保平臺內容真實、健康”作為核心準則。
04 余波未平,價值觀之爭仍在繼續
盡管平臺澄清了商業變現質疑,但關于“288分是否值得歡呼”的價值觀辯論仍在發酵。
有網友質疑:“既然成績早在預期之內,為何要當作人生重要時刻發布?”教育工作者則提出更深層思考:在肯定積極心態的同時,是否也應正視學業投入不足的問題?
事件當事人母親在7月3日凌晨發布視頻回應,稱發布初衷只是“記錄女兒人生重要時刻”,并感謝平臺澄清傳言。她表示賬號將回歸日常生活分享,無意利用爭議流量。
鍵盤敲擊間,一場由16單交易引發的輿論風暴逐漸平息。抖音核查報告如手術刀般精準解剖了傳言肌理:母親賬號三年探店記錄安靜躺在服務器里,女兒賬號空白得甚至沒有一場直播。
當流量裹挾真相狂奔時,平臺治理機制成了最后的剎車片。喧囂過后,那個記錄平凡家庭真實喜悅的視頻,終于等到了清白的證明。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