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 爆發給上下游產業帶來了哪些機會?
近日,《十字路口》欄目迎來小宿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杜知恒(William)做客。在這場“智能體元年”的對話中,杜知恒回顧了自己從對沖基金經理到基礎設施創業者的跨界歷程,深度剖析了小宿科技如何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實現ARR超過2500萬美元、PNL實現盈虧平衡的成績。身處 AI Agent 元年第一天的早晨6:05,杜知恒如何從金融界轉身,憑借Agent Infra產品矩陣迅速躋身行業頭部?以下,為您梳理這段創業故事,希望能對Agent和AI Infra行業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小宇宙收聽播客:
從對沖基金到AI基建:雙輪驅動的職業選擇
35歲的杜知恒(William)擁有令人意外的跨界履歷:清華航天航空與經濟學雙學位背景,曾任紅杉中國二級市場基金創始成員、家族辦公室CIO。2023年第三季度,他毅然投身創業大潮,加入小宿科技全職創業。
“投資與創業本質相通,都是對未來下注。”杜知恒如此解釋轉型邏輯。在觀察中國互聯網十年起伏后,他預判AI Agent將重構信息交互生態。當時小宿的AI業務尚處探索期,但其團隊在分布式計算領域的積累(兄弟公司為全球第二大CDN服務商)與商業落地能力,讓他看到基礎設施賽道的爆發潛力。
掘金Agent時代的“鏟子生意”
小宿科技的產品體系直擊Agent行業痛點:一是小宿智能搜索,專為機器交互設計的搜索API;二是 SkyRouter.ai 模型聚合平臺,降低模型管理調度的成本和門檻
“當用戶通過Agent規劃旅行時,傳統搜索引擎將淪為API工具。”杜知恒指出結構性變革——隨著Agent普及,90%的信息獲取入口將從C端轉向B端。這引發兩個關鍵變化:
搜索量級激增:單個Agent任務需拆解多輪搜索,調用次數呈十倍增長;
需求復雜化:傳統網頁搜索API無法滿足多模態、多語言、合規性等新需求。
正是因此,伴隨DeepSeek的爆發,今年2月微軟突然切斷部分中國廠商Bing API的訪問,印證了小宿的前瞻布局。憑借自己強大的市場戰略敏銳度,杜知恒提前通過并購成熟團隊快速構建了企業自研的搜索模型,并在5月率先推出支持多語言、圖文視頻混合檢索的智能搜索方案,精準地接住了Bing API退出的紅利,目前已服務國內超半數頭部AI廠商。
破解Agent時代的市場密碼
相較于海內外競爭者,小宿科技構筑了兩道鮮明的“護城河”:
1. 全球分布式基建網絡:難以復制的先發優勢
依托全球2800+分布式節點的深厚積累,小宿具備天然的全球覆蓋與低延遲能力。
獨特價值在于:這些節點提供傳統網絡加速,一站式解決Agent廠商的數據本地化合規(如GDPR)與全球用戶低延遲響應兩大核心痛點。這種與基礎設施深度綁定的節點部署能力,是多數純軟件層玩家難以企及的。
2. SkyRouter.ai:不止于聚合的智能調度平臺
在模型API聚合領域,SkyRouter.ai 的核心競爭力超越簡單的“連接器”角色。其優勢體現在三位一體:堅如磐石的穩定性;智能化的路由調度;精細化的成本管理。
杜知恒強調,這兩大能力——深度整合的全球物理設施網絡與高度智能化的軟件調度平臺——構成了小宿在激烈競爭中的核心戰略縱深,也是支撐其業務高速擴張的關鍵底氣。
Agent 市場:黎明才至,DAU不到移動互聯網 1%
盡管公司已在短短數月內實現2500萬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杜知恒依然對當前Agent市場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在他看來,這個行業“遠未迎來正午時分”,仍處在一個“黎明剛剛破曉”的階段。“即便是頭部AI Agent應用,它們的日活用戶(DAU)在整個數字生態中所占比重仍然微乎其微,”他告訴記者,“目前的DAU水平甚至不到移動互聯網早期爆款應用的1%。但這也意味著,未來至少存在百倍以上的增長潛力。”
他并非盲目樂觀,而是基于對現有爆發場景的清晰觀察。他總結出三個已經顯現增長勢頭的核心場景:編程助手:實時調用搜索補全代碼已成剛需;智能辦公:昆侖天工等企業通過Agent自動生成PPT/文檔;垂直信息流:如深言科技的“AI版今日頭條”需實時抓取多語種資訊
“真正的挑戰不是技術瓶頸,而是Agent產品尚未規?;炞CPMF(產品市場匹配)。”杜知恒指出,當頭部應用突破百萬DAU時,基建需求將呈指數級增長。
AI基建賽道:從算力戰爭到數據競逐
談及對未來三年的AI行業走勢,杜知恒做出明確判斷。他認為,從過去搶占GPU資源的“算力戰爭”,已經過渡到圍繞“數據主權”的新一輪角力,而這場變革的核心,是Agent正在重構整個信息獲取的入口。
微軟近期在中國關閉Bing搜索API,強推Copilot與Azure的綁定策略,被杜知恒視為一個信號——巨頭們正試圖牢牢掌控Agent時代的底層入口和平臺生態。而長期以來,Google在To B搜索API領域的缺位,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真空市場。伴隨著AI Agent日益成為終端用戶與信息交互的中介,他預判:未來全球范圍內超過200億次的日搜索請求中,有80%甚至90%將不再由人發起,而是由Agent完成。這也意味著,搜索API調用量有望出現十倍數量級的躍升。
在這一趨勢下,基礎設施的價值重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IaaS層的算力堆疊已逐漸失去決定性意義,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實時調度信息、靈活調用模型的智能平臺。小宿正在構建的“智能搜索+模型路由”一體化架構,正是對這一變遷的回應:它既能為Agent提供結構化搜索結果,又可完成跨模型的智能調用和推理。
創始人感悟:戰略選擇與持續迭代
和多數AI創業者一樣,杜知恒也在高速變化的行業節奏中摸索前行。但不同的是,他始終堅持“慢思考、快執行”的節奏。在他的自我總結中,創業的蛻變來自一套“雙輪驅動哲學”:一半是興趣推動的冒險精神,另一半則是對復雜系統的冷靜建構。
在杜知恒看來,To B生意本質上是漸進式成功,沒有一夜成名的奇跡。“從0到0.1的客戶驗證,比融資PPT重要百倍。”因此,小宿團隊始終強調“以周為單位迭代產品、以季度重構知識圖譜”,用工程節奏匹配行業演化節奏。這種以變應變的能力,也成為他們在AI基礎設施賽道站穩腳跟的關鍵。
盡管外界普遍焦慮于AI創業的“內卷”和“競速”,杜知恒卻顯得格外從容。他曾是一名對沖基金操盤手,常年緊盯全球市場波動,如今卻能睡滿七小時。“因為我們知道,Agent生態的繁榮需要時間,與其焦慮,不如低頭砌磚。”在他看來,當客戶的日活用戶從十萬邁向百萬,基礎設施的價值就將呈指數級釋放,而小宿的角色,正是在這背后穩穩構建起“智能世界的底座”。
回顧過去幾年AI技術浪潮的起伏,不乏熱鬧的概念炒作與草莽式創業者的退場。而像小宿科技這樣既能搶占底層基礎設施先機,又在行業節奏更替中迅速完成戰略升級的創業公司,實屬少見。
如果未來Agent真如預期替代80%以上的搜索、任務和交互流量,那些在寒潮中堅持打磨技術、完成基礎建設的公司,將成為下一個百億美金的新巨頭。而小宿科技,或許正是那個值得被長期看好的名字。
關于小宿科技
小宿科技是全球領先的AI Agent基礎設施服務商,依托安全可靠、高效敏捷的技術架構,一站式提供Agent所需的實時搜索、模型聚合與算力服務。
旗下小宿智能搜索是專為Agent設計的多語言、多能力、一站式智能搜索服務平臺,搜索API月調用量數億次。Skyrouter.ai平臺已對接全球100多家主流模型,并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業務資源。目前,小宿科技已服務國內超過一半的頭部AI原生應用,成功助力全球近千家企業實現AI轉型升級。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