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距離最后的關口只差一天。
6 月 25 日,OpenAI通知部分開發者,將從7月9日起阻止來自其不支持地區的API 流量,不幸的是,目前OpenAI僅向161個國家和地區開放API,中國恰好未包含其中。這意味著,中國的開發者們將不能使用來自OpenAI的API服務。
這份“禁令”,有人將其與曾經的“芯片”斷供相類比,認識到國產大模型發展的重要性;也有人設想未來,看到了國產大模型崛起的機會與即將面臨的嚴峻挑戰。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或許就是OpenAI這個大模型領軍者的能量。
不過作為追隨者的國產廠商,歷經兩年的發展已經變得有模有樣。在OpenAI禁令下達的不久后,這些廠商已動作起來,試圖吃掉OpenAI遺漏的盤子。那么,這個盤他們真的能接得住嗎?
搶客競賽
OpenAI禁令對大模型行業有何影響?
一邊是部分開發者的層層擔憂,一邊卻又是大模型廠商的躍躍欲試。
目前,國內使用OpenAI的技術主要有兩種渠道,一種是對接OpenAI官方提供的API;一種是對接微軟智能云Azure提供的OpenAI技術。當下,雖然第一種渠道被關閉,但第二種渠道仍然暢通,甚至微軟內部員工表示,今年包括中華地區在內,工作重心是推OpenAI。
這意味著,OpenAI禁令的影響在開發者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事實上,對開發者影響大的反倒是禁令發布后國內廠商們的動作。
當一條街上最受認可、人流量最大的飯店被關了之后,會發生什么?周圍的飯店會趁著這個機會大力促銷搶客?,F在的大模型領域就是如此。
隨著OpenAI禁令的公布,大模型廠商迅速行動起來,推出了自己的遷移方案,甚至有的還拋出了零成本遷移服務,主打的就是一個“來就行了”。
其中,最先動起來的是百度智能云千帆,推出“0元遷移+服務”的豪華套餐。其中,文心旗艦大模型首次免費,針對OpenAI遷移用戶贈送與OpenAI使用規模對等的更高級旗艦模型使用包,在7月25日24點前適用。
大廠中,阿里云也不甘示弱,承諾提供“最具性價比的中國大模型替代方案”,通義千問為中國開發者提供2200萬免費Tokens和專屬遷移服務;騰訊云宣布為新遷移企業用戶免費贈送1億騰訊混元大模型tokens(標記),并提供免費專屬遷移工具和服務。
此外,智譜、零一萬物、百川智能、月之暗面等也加入到這場接盤之爭中,拋出了“特別搬家計劃”“Yi API二折平替計劃”“零成本遷移計劃”等。其中,月之暗面發文表示,“Kimi開放平臺接口完全兼容 OpenAl,最快五分鐘實現絲滑搬家。”
這些新老廠商們有著自己的底氣。如果說發展早期,國內廠商許多“套殼”OpenAI,將技術化為己用,甚至大廠都有過這樣的傳聞,那么經過發展,當下國內廠商已經具備了獨立自主的實力。
如周鴻祎所說,“國內在早期大模型訓練時,會用OpenAI來生成一些微調的數據,相當于把OpenAI GPT-4的能力‘蒸餾’到國內本地大模型里,但這是在大模型發展早期?,F在大模型的很多訓練方法、數據、工具都已經發展非常成熟了,這樣做的廠商應該也不太多了。”
從行業端來看,這次OpenAl禁令,除了讓一些仍然繼續“套殼”的廠商生存艱難外,對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產廠商反倒是利好:一,給他們空出了一點兒盤子;二,敦促他們繼續加強自主研發投入。
曾經在團購、共享出行、共享單車這些領域上演的百團大戰,如今正在大模型領域上演,且戰況更加激烈。
最近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 2024)上,參展大模型的數量由去年的30多款,迅速增長到百款,其中有阿里、華為、百度、商湯、騰訊、網易這些老牌大廠,也有智譜、百川智能、階躍星辰這些新勢力。
“這個WAIC是我參加以來最火的一次”,百川智能技術聯合創始人謝劍在一場論壇中感慨道。
火熱的市場,催化著這些廠商不斷迭代,此次大會期間,華為、快手、商湯、騰訊、網易、B站等廠商各展所長,或從嫻熟的業務入手,或從精通的視頻起步,或發揮自己在語音能力上的優勢……
中小廠同樣有自己的競賽智慧。有廠商表示,2023年做了20多個應用場景測試,而今年僅保留和聚焦了“企業營銷大模型”這一場景,并不斷進行深挖,解決最困擾企業發展的獲客成本問題。
如果說2023年是大模型的誕生元年,那么2024年就是大模型的應用元年。所有人都試圖找準自己的優勢,更快找到自己與產業、與商業的落地點。OpenAl禁令后的搶客競賽,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競爭新日常。
落地之戰
從團購到外賣,從共享出行到共享單車,中國互聯網的每次競爭,都離不開價格戰的影子。降價搶客戶——市場份額提升——漲價賺利潤,這幾乎是每次行業競爭的基本路徑,互聯網廠商們對此已經形成依賴。
大模型上,似乎也是如此。OpenAl禁令后的搶客競賽,其實不過是大模型價格戰的縮影。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廠商就掀起了一輪大模型降價潮,可以對標GPT-4等全球主流模型的自研模型,它們將價格從每單位幾分降到了幾厘。
百度就宣布文心大模型4.0 Turbo(ERNIE 4.0 Turbo)面向企業客戶全面開放,輸入輸出價格分別是0.03元/千Tokens、0.06元/千Tokens。
當然,這些聰明的大模型廠商們,并沒有對大模型降價效果寄予像其他行業那樣的厚望,與團購、外賣、共享出行這些更偏向C端的行業相比,更偏向B端的大模型投入更高,用戶對價格的敏感性也并沒有那么高。
一個共識是,AI將是一次巨大的成本驅動型的生產力革命,但企業在使用AI并不是成本驅動,而是由能否產生業務價值來決定。通俗地來說,企業使用AI是為了降成本,為了更高的生產效率,但企業使用AI并不像普通人那么在乎錢,而更在乎好不好用。
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何曉東的看法,代表了一大部分業內人士的心聲:“大模型價格戰短期來講確實會繁榮生態,但長期來講一定不是長久之計,現在的價格可能連電費都不一定付得起。”
可以預見,大模型的價格戰將在理性與謹慎中展開。華泰證券在一份研報中也持這一觀點:“我們認為,國產廠商在這波降價中,并不會盲目打價格戰,仍然會考慮成本等因素。”
截至今年5月,通過對各大模型廠商的降價模型進行統計后,華泰發現,降價甚至免費的并不是模型廠商最先進的模型,往往是Lite輕量版或本身價格較低的模型。同時,“降價幅度較大(80%以上)的多是國內互聯網大廠,擁有自有的云算力基礎設施。”
意不在價格戰,那么國內廠商的這些降價動作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模型兼顧C端和B端屬性,OpenAI的ChatGPT可以在全球普通科技愛好者中掀起一輪機器人對話熱潮,也可以與蘋果、微軟合作。前者讓大模型這個概念爆火,讓OpenAI估值暴漲,讓全球資本看到大模型的無限前景;后者讓大模型落地到產業中,讓它可以商業化。
現在許多大模型廠商都有面向C端的聊天機器人,這成為它們向普通用戶展示自身能力的窗口。但大多數廠商都像OpenAI一樣將當前的發展重心放在了商業化上,其優先級甚至超越了模型能力的發展。據外媒報道,OpenAI 正在考慮將其治理結構轉變為一家營利性企業。
尤其是對于中國廠商來說,商業化普及必須加速。原因有二:
一,投入大。大模型投入動輒數十億、數百億,再大的企業都不能長期單純投入不產出,所以需要一邊深入基礎研究,一邊做應用研究,將技術盡快轉化為成果,促進技術與市場的正向循環;
二,贏者通吃。大模型是一個贏者通吃的市場,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在商業化上慢人一步就必須耗費更大的成本搶回份額,甚至還可能步步慢。
而無論是成長為超級應用,還是發展為深入產業的超級模型,大模型商業化普及的前提是用戶/客戶普及。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當新應用上線時,市場應從成長性的維度出發,觀測用戶規模和活躍度、下載量、產品迭代等指標,關注應用的發展潛力,弱化對付費用戶規模、付費滲透率等營利性指標的考慮。
降價,永遠是刺激消費,提升普及率的有效方式,在大模型領域也不例外。據阿里云CTO周靖人透露,降價后大批客戶在阿里云上直接調用大模型,近兩個月,通義千問開源模型下載量增長2倍,突破2000萬次,阿里云百煉服務客戶數從9萬增長至23萬,漲幅超150%。
有用戶/客戶就有生態,有生態就有規模和增長。作為API資源供給方,AI開放平臺存在一個這樣的飛輪:更多的API產品、更低的調用單價——更好的AI能力和體驗——更多的開發者入駐——形成更大的產業生態——反哺AI平臺壯大——更多產品、更低單價……
價格競賽背后,打響的是一場商業化落地之戰,更是未來門票的搶奪戰。誰能搶到更多的客戶,落地更多的場景和產業,誰就在競賽中更有優勢。
結語
在打響價格競賽、搶客競賽的同時,大模型廠商不能忽視的還有另一個關鍵之戰:技術之戰。
降價競爭的背后是技術之戰。單純犧牲自身利潤的降價是莽夫之舉,正面的案例是優化架構中的各個部件,降低訓練成本、推理成本。
競爭的終極是技術之戰。大模型是一個人才密集、技術密集的行業,頂級的技術幾乎是一切競爭的先決條件,造輪子、買沙發式拼汽車的糊弄方式在這里一定不適用,別人不會留著時間等你,用戶也沒有耐心等你。
現在才是競爭加速的初始階段,但也是關鍵階段?;蛘哒f,任何時候都是關鍵階段。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北京時間6月25日凌晨,多個地區的OpenAI用戶收到了一封來自官方的郵件。郵件顯示:“您所使用的APl流量來自OpenAl目前不支持的地區。我們將從7月9日開始采取額外措施,阻止來自不在我們支持的國家和地區列表中的地區的APl接口?!彼^的API,就是應用程序編程接口。開發者通過使用OpenAI的
每一次新舊代際轉換時,都會上演這樣的一幕:“暢想很多,落地很少”,AI原生應用似乎也不例外。關于AI原生應用的呼聲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但普通用戶對“AI原生”依然陌生。除了新業態普及的周期性,AI原生應用的爆發與否還涉及另一個議題,即怎么降低AI原生應用開發的難度和門檻。剛剛結束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
近期,蘋果發布M4芯片,號稱“比當今任何AIPC的任何神經引擎都強!”緊隨其后微軟攜“Copilot+PCs”的概念加入AIPC激戰。截至目前,包括聯想、惠普、華為等多家主流PC廠商在內,已經至少推出了超50款AIPC產品。AI重塑行業的機遇,誰都不想錯過。對于企業來說,能否積極擁抱AIPC十分關鍵
5月9日,在北京阿里云AI智領者峰會上,阿里云CTO周靖人公布百煉大模型平臺最新進展。百煉平臺從模型開發、應用開發到算力底座全面升級,更加易用、更加開放,引入更多模型,還率先兼容LlamaIndex等開源框架,企業可自由替換能力組件來適配自身系統。針對當下企業最關注的RAG鏈路,百煉提供靈活開放的企
我花了2天時間,把松松最近1年的爆款文案+關鍵詞+情緒+口頭禪整理出來,4000多字的Prompt,都是一點點打出來的,再投喂到AI大模型里。使用的平臺包括:通義千問、文心一言、智譜清言。接下來我吐槽下這3家AI模型的創建指令(Prompt)的體驗:(注,本文只說指令功能,不說其他)(1)智譜清言智
“人工智能的商業模式,是要創造一個市場,而非一個算法”。這是世界AI泰斗MichaelI.Jordan的觀點。而當前的全球AI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中美雙方,卻也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技術路徑,前者執著于前沿技術的探索,后者則發力應用優化和商業化落地。南轅北轍的兩個方向,或許已經無法直接進行排位先后、優
智能體進化發展了一年,現在的RPA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從實在智能最新發布的實在Agent7.0,看RPAAgent的迭代升級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這款AIAgent真的實現了流程全自動化AIAgent構建到執行全自動化,持續進化RPAAgent再次降低智能體應用門檻實在智能重磅發布實
崔大寶|節點財經創始人進入2024年,大模型似乎有熄火之勢:資本市場,與之關聯的概念炒不動了,英偉達股價動輒暴跌重挫,引發“泡沫戳破”的擔憂;消費市場,BATH們的推新活動少了,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慢了,民眾的關注度降了……熱鬧的大概只剩下兩場酣仗:自5月15日字節跳動宣布“以厘計費”,打響國內大模型
文|智能相對論作者|陳泊丞好消息!你心心念念的事業單位發錄取公告了!壞消息!他們沒錄你,錄了個數字人。圖片來源網絡隨著數字人技術的突破,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和機構開始用上了“數字員工”。甚至很多中國人心心念念的“鐵飯碗”,也被這些數字人給捧上了。數字人捧上了“鐵飯碗”簡單翻看一下全國各地事業單位的“錄
黑芝麻智能敲鐘后,港交所門口又有一些智駕芯片企業引發關注。據悉,近日地平線已通過中國證監會IPO備案,擬發行不超過11.5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預計籌集約5億美元資金。從天眼查可以了解到,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供
8月21日,萬眾矚目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暨博覽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這場為期5天,集“展覽”“論壇”“賽事”于一體的機器人盛會,反映了當下機器人領域的繁榮生態。據官方統計數據,今年現場逛展觀眾高達25萬人次,比去年增加25%。機器人行業有多火?看看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火爆程度便可知
瞄準場景需求,打造國內領先的自主可控、高質量超大載重高烈度環境特種智能系留無人平臺。卓翼智能亮相HICOOL峰會以科技實力榮摘創業大賽一等獎這個比賽5年培育出16家“獨角獸”HICOOL2024全球創業者峰會暨創業大賽已于8月25日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大賽共吸引了124個國家和地區的7406個創業項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無錫市作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之一,正通過構建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齊備的產業生態,為產業技術創新應用提供強大支撐,通過“AI+”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與多個產業交叉融合,實現技術落地和產業化,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智造
近日,2024龍蜥操作系統大會(OpenAnolisConference)在北京圓滿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開源發展委員會、中關村科學城委員會、海淀區委網信辦、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指導,龍蜥社區主辦,阿里云、浪潮信息、Intel、中興通訊、Arm、中科方德等24家理事單位共同承辦,主題為“進化